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文 | 直言不會

“知道國產劇磕CP女孩有多慘嗎?”

昨晚,國產懸疑劇《原生之罪》迎來大結局,可卻並不如觀眾預期中的美好。“原生之罪女孩”的憤怒更是將“池震死了”、“原生之罪大結局”等話題一一送進微博熱搜榜,源源不斷的傷心和聲討吞噬了各條相關微博下的評論。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作為2018壓軸之作,自帶流量的《原生之罪》早在上線官宣之前便令大眾翹首以盼。可隨著劇情的推進,口碑也越來越兩極化,豆瓣評分目前為6.3分,打三星的佔多數。終於,在完結當晚,大眾對該劇的不滿傾瀉而出,其中尤以磕CP的追劇女孩們為盛,畢竟這部劇作主打的看點,除了犯罪懸疑題材外便是近年來大熱的社會主義“兄弟情”。

可隨著劇情的完結,劇中仍有坑未填、有線未捋清楚,就連一直甜膩的兄弟情也沒能善終,因此原生之罪女孩兒們將矛頭直指《原生之罪》編劇予以洩憤。的確,回首國產劇磕CP女孩的2018年,前有《鎮魂》現有《原生之罪》,她們的年終總結唯有兩個字:心碎。

主打女性向的“兄弟情”擦邊球,卻難以再現《鎮魂》盛況

“有哪個太太能寫一篇原生之罪編劇和鎮魂編劇的文嗎?他們必須鎖死。”作為2018夏天的爆款網劇,《鎮魂》主打懸疑、雙男主,《原生之罪》亦然,兩者都是一部針對性較為明顯的“女性向”懸疑劇。

回溯《鎮魂》,這部劇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製作水平較為粗陋、劇情存在BUG、整個故事高開低走、結局腦洞太大無法自圓其說;同樣,該劇的特點也十分突出,基於演員與小說人物的較高貼合度,一時間由白宇和朱一龍所組的“巍瀾CP”掀起全民浪潮,與其社會主義“兄弟情”相關的同人內容、表情包、網絡段子、視頻剪輯等素材層出不窮,再加上原著粉、劇粉和CP粉在各大社交平臺的“推波助瀾”,《鎮魂》和“鎮魂女孩”霸佔了整個暑期頭部熱度。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前有《鎮魂》的成功出圈,因此本就是雙男主線的《原生之罪》有意無意地也將宣傳點放在了“兄弟情”上。由尹正所飾演的刑警大隊隊長陸離,因父親被指控為連環殺人案殺手,因此性格孤僻,不苟言笑。翟天臨飾演的池震,本是一名律師,卻因鑽法律空子被陸離抓到後被剝奪了終身律師資格,隨後由替黑社會看場子的小頭目變成刑警隊一員,生性放蕩不羈、頭腦靈活,同時,殺害其姐姐的兇手官方判定為陸離父親。

按理說,性格反差較大又有隱形矛盾的二人本因水火不相容,卻在一次又一次推理破案過程中贏得了對方的信任,成為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對於絕大部分自帶濾鏡的女性觀眾來說,無論是《鎮魂》還是《原生之罪》,二者劇情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如何互動,以及夠不夠甜。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當時,《鎮魂》熱播時,朱一龍和白宇的微博互動作為宣傳手段可謂是開創了先河,並直接催化了後續表情包大戰、P圖、寫文等粉絲的磕CP行為。尹正和翟天臨兩人也沿襲了這一“傳統”。《原生之罪》剛剛上線,網上便有剪刀手創作了兩人的同人視頻,且二人時不時的微博艾特、評論互動,更是營造出一個又一個令CP粉熱血噴張的曖昧氛圍。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雖男男主角打著“兄弟情”擦邊球的互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相較於《鎮魂》開創先河般的熱度而言,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原因無他,任何事物的出圈和爆火都講究個天時地利與人和,而《鎮魂》早已珠玉在前,況且就劇作自身而言,《原生之罪》的表現實在令人遺憾。

《原生之罪》陷“邏輯原罪”,2018懸疑劇“集體降溫”?

“和《無證之罪》之間差了N個《白夜追兇》。”這則豆瓣熱度第一的短評很有代表性地道出了大眾對《原生之罪》的看法。

愛奇藝和萬年影業再度合作、韓三平再次監製、首次涉水網劇的葉偉民擔任導演、《喜歡你》的導演許宏宇擔任剪輯、動作指導更找來了《湄公河行動》的黃偉亮,僅從班底來看,《原生之罪》無疑是一部具備電影製作水準的高品質網劇。

同樣,在拍攝方面,因故事背景發生在架空的城市,所以《原生之罪》團隊特地前往馬來西亞,用導演葉偉民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的意思來說,幾乎每天都會下雨的馬來西亞,無論是環境還是整體的溼膩感,都特別符合劇作的氣質。從《原生之罪》的整體呈現上來看,這一點確實達到了預期效果。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陰暗壓抑的環境、跳躍多變的口音、人物內心的欲說還休,《原生之罪》無論是畫風還是整體氛圍的把控都給人以電影級質感。但該劇的故事邏輯確實一大敗筆。

《原生之罪》採用單元式的劇情結構,以每4集為一個小單元,用24集講述了6段耐人尋味犯罪故事。顯而易見的是,《原生之罪》意在通過一樁樁具有真實性、社會性的故事來挖掘犯罪動機背後的人性善惡。

單元劇模式早在《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時便有所呈現,且大獲成功,因此當同題材同類型的《原生之罪》出現時,觀眾對其劇情和邏輯等方面的要求自然更上一層樓。可目前來看,或是因政策背景的束縛,《原生之罪》並沒有達到大眾預期的水準。

首先是缺乏推理的嚴謹性。4集一個案子,且大多為連環兇殺案,必定會對劇集的節奏和推理邏輯有較高要求,可放眼《原生之罪》,前面的“孕婦毛衣針殺人案”和“騙保案”都結合了一定的社會熱點,邏輯還算順暢,但推理過程卻過於簡單,且摻雜了太多旁枝回憶,造成了整體懸疑水準的欠佳。

後面帶有“密室”元素的青年旅社殺人案以及帶有兄弟情的創業故事,放在市場中早已不算新鮮。更別說,到了劇集最後,前面鋪展開的個別線索並沒有講清楚,甚至存在諸多不合理的邏輯漏洞,主角之一池震之死更是草率到讓另一主角,陸離的扮演者尹正都忍不住在微博“控訴”。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總體來看,《原生之罪》豆瓣6.5的評分放在整個國產劇體系中還算中規中矩,但演員的過於亮眼以及故事邏輯不足所產生的落差,無疑成為了該劇沒能突圍爆火的一大原因。從微博熱搜也不難窺見,整部劇播完後,聲勢最大的只見兩位演員和所組的“陸池”CP。

當然,《原生之罪》的問題背後,是2018整個劇集市場所處的困境。

不難發現,自2014年網劇《暗黑者》掀起國產懸疑探案題材風潮後,風口之下的市場便迎來了該題材作品的噴發。從2015年的《心理罪》、2016年的《法醫秦明》和《餘罪》、到2017年《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的“三連爆”,近年來的懸疑劇市場幾乎每年都有爆款出現。2018年卻是個意外。

顯而易見的是,當懸疑劇創作達到一個受市場認可的高峰後,隨著觀眾口味和審美需求的水漲船高,對劇集的品質和創新性要求也相應的抬高不少。


前巍瀾後陸池、僅有CP熱的《原生之罪》背後,懸疑劇陷入集體降溫?

反觀2018年,《瘋人院》開局亮眼,卻熱度不足最終沒能突圍;《法醫秦明2》強勢迴歸卻沒能打破“續集魔咒”,最終表現平平;《悍城》令人眼前一亮卻未能達到全網熱的爆款程度;正在熱播的《古董局中局》口碑尚可,但同樣反響平平;更別說多次“跳檔”的《原生之罪》,整個2018的市場大環境著實不比往年,陷入“集體降溫”的尷尬處境。

將視線放置海外,近來掀起全球狂熱的《黑鏡:潘達斯奈基》,作為Netflix上線的《黑鏡》特別篇,以富有新意和交互性的互動模式讓受眾體驗了一把“決定”劇情走向的掌控感,簡單來說,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選擇不同便會面對不同的敘事路線和故事結局,因此該片雖然標註的時長為一個半小時,但鏡頭總量實際長達五個多小時。如此具有實驗性和創新性的嘗試,於國內市場而言何嘗不是一次借鑑?

受眾口味在變,市場在變,內容理應順勢求變。雖說“各劇有各命”,但“聽天命”的基礎條件,說到底還是要先“盡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