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按照慣例,國慶大閱兵10年舉辦一次,99年、09年都是如此,預計明年,建國70週年的時候也會舉辦一次舉世矚目的國慶大閱兵。很多軍迷都會關心19年閱兵會出現哪些新裝備,小編在上篇大膽預測了8件可能出現的新裝備,有些最近又有曝光,像下面這輛“巨木運輸車”。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收到了很多軍迷熱情留言,比如閱兵以國產裝備為主S-400會被雪藏,再比如轟-20毫無消息必定缺席。於是小編採納建議,對餘下預測進行調整:

9.輕型坦克

新輕坦曝光率不低,但還沒有正式出現在閃光燈下。雖然有明星產品99改,我們依然需要新輕坦。一方面,南方或者是西南山區等這些地貌非常不適合重型坦克作戰,面對這些潛在威脅,裝備新型105毫米坦克炮的輕量級選手足矣,反擊戰中62式輕型坦克確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另一方面,軍改中組建的大量中型和輕型合成旅也需要重型火力支援,可由運20空運的體格和重量,讓其更適合伴隨快速反應部隊作戰。有圖爆出,海軍陸戰隊也看上了新輕坦,如此看來,明年作為陸軍選手,還是海軍選手,還得商量商量。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陸戰隊迷彩

10.三軍通用直升機—直20

直20是20飛機及俱樂部的重要會員,屬10噸級通用直升機,從外形看,與UH-60黑鷹直升機存在難以割捨的血緣關係。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不錯,80年代,引進黑鷹直升機後,中國一直沒有停止逆向研發的腳步,無奈黑鷹的動力、材料、可靠性都大大超過當時國內的技術水平,以至於黑鷹默默在軍隊堅持了30年。在米17系列高原型入役之前,黑鷹是最可靠的高原天使,承擔了大量搶險救災、轉運傷員任務。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直20雖然和黑鷹神似,畢竟是幾十年後的產物,具備顯著的後發優勢,細節如氣動外形也發生很多變化。直20具備很好的通用性,10噸級非常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在防務展上,直20作為未來艦載機已經赫然在列。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11.模塊化“喀秋莎”

火箭炮一直都是中國軍工的強項,03式遠火強大的實力、優異的表現,讓集團軍級是否應該裝備戰術導彈的爭論停了下來。要說03式的缺點,一個字-GUI!一枚普通炮彈75萬 ,一個營一次齊射,相當於漫天寶馬7系在飛,1個億進去了。殺雞焉用牛刀,旅級最強火力是新型122毫米模塊化火箭炮,共2款。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PHZ10型採用與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09式35毫米自行高炮相同的通用履帶式底盤,用於重型機械化部隊;PHL11型採用SX2190型6×6軍用越野車底盤,裝備快速反應部隊。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為什麼要升級為模塊化火箭炮?您知道火箭彈多長嗎?裝填火箭彈實在是太費勁了,戰場上哪有那個功夫?當然,平時為了節約成本,可以繼續實用鋼製定向器。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模塊化122已至,模塊化300還遠嗎?更大口徑精度5米的制導火箭還遠嗎(呵呵,這不就是戰術導彈嗎)?微博上有人說AR3型370毫米和300毫米雙口徑多管火箭炮會是繼任者,還有人說已經入列了。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370mm火箭彈發射

12.無人機(原是空軍奶牛—伊爾78)

小編聽取軍迷建議,讓進口裝備低調一點,遂把伊爾-78換乘了無人機,不過從馬賽克下殲20的隱藏型加油管,可以看出加油機對於戰略空軍的重要性。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曾亮相閱兵的攻擊-1(翼龍1)無人機

15年9.3閱兵中亮相的攻擊-1(翼龍1)和BZK-005在當時性能並不突出,屬於成熟裝備。3年過去了,中國無人機在國際市場頻頻斬獲大膽,中東土豪動輒上百架的購買數量讓軍迷大呼過癮,無人機儼然已是火炮外,中國軍工出口的最亮名片。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彩虹-5無人機

肥水自然不流外人田,中國裝備的新款無人機可以出來溜溜了,期待彩虹-5與翼龍-2。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13.戰機“中國心”

長久以來“心臟病”困擾著解放軍,特別是航空部隊,發動機是飛行性能的最大影響因素。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珠海航展上率先亮相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向世界宣告,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已經獲取了明顯進步,“心臟病”即將成為歷史。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注意機翼下方 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相信,今後不管是採用矢量噴管還是換裝渦扇-15的殲20都將陸續亮相,運20也不甘落後,渦扇20已經出現在中航工業贈予梁特首的模型上。這些“心”兵會出現在閱兵上嗎?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14.野戰防空系統

擁有法國血統的紅旗7在海軍已成過氣網紅,逐步被海紅旗10替代,陸軍已下放為旅屬防空火力,集團軍級防空主力是紅旗16,重裝合成旅採用道爾或紅旗17、自行高炮伴隨作戰。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紅旗17 移動發射

中型和輕型合成旅合成旅則比較尷尬,雙25和35牽引高炮,湊合下放的紅旗7肯定不是長久之計。雖然之前曝光過多款輪式自行高炮,終究沒有大量裝備,可能沒入陸軍法眼。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空中威脅比較大的情況下,我們非常需要新款輪式防空導彈,至少要像復仇者,最好可以伴隨作戰,甚至具備反火箭能力,紅旗17輪式版或紅旗10高機動版隨時可能出口轉內銷。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試驗中的紅旗17輪式版

15.三代軍車集體亮相

三代軍車花落誰家大部分已有定論。比如2代猛士高機動車系列,如標準軸距、長軸裝甲車、6輪驅動裝甲車等車款,已經形成涵蓋1.5噸-5噸的龐大車族。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2代猛士高機動車

10噸以下級,一汽MV3中標,並已亮相9.3閱兵;高機動全防護裝甲車(防雷車)結果不詳。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3代輕卡:一汽MV3

備受關注的三代重卡最近也有了結果,軍方要求較高,基本性能對標美軍HEMTT(Heavy Expanded Mobility Tactical Truck):一是標配裝甲駕駛室,加強防護性以應對越來越複雜的戰場環境;二是發動機佈置方式採用歐美戰術軍車常用的中置方式;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3代重卡:北奔版

三是配備全獨立懸掛,提高機動性;四是配備大馬力自動變速箱(最近幾年才突破技術瓶頸)。北奔、泰安、萬山、陝汽、重汽5家競標,陝汽和北奔笑到了最後。如果閱兵,三代重卡以及改裝的特種車輛一定會露面!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3代重卡:陝汽版

16.新一代槍族

95式步槍從誕生之日起就被爭論圍繞,有人說好,有人說毛病不少,比如瞄準基線高。通用機槍的問題讓對5.8毫米口徑的爭論越發激烈。20年過去了,確實也到了升級換代的關口,如同上面的三代軍車,卡車、步槍雖然不是最先進的裝備,但卻是基礎和根本,馬虎不得。北方工業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推出了NAR系列槍族,主要用於外貿。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流傳諜照

具體消息還是嚴格保密,各種渠道都認為制式步槍將再次迎來“有託時代”,有戰術導軌,可附掛多種戰術配件,類似於以色列TAR步槍(號稱人機功效極佳)。另外,珠海航展還展出了新款8.6毫米狙擊步槍,8.6毫米作為機槍口徑的呼聲也非常高。如果消息靠譜,很可能先少量試裝部隊並參加閱兵,持續改進後,逐步換裝。

建國70週年將至這些新裝備可能會公開露面(下)

新款8.6毫米狙擊步槍

如果小編有是遺漏,歡迎私信或留言。小編頭條號是RUSE兵者詭道,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