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憶1955年手拿紅寶書,心念毛主席的戰友,心願此生再去台山島


父親出生於1937年,1955年當兵,在福建當兵,當時交通落後,從河南到福建坐火車,需要七天七夜,火車經過黃河、長江的時候都需要用輪渡,有時候,排隊等輪渡到都需要大半天,來到上海還需要轉車

父親當兵走時候,家裡窮,吃不飽飯,上了三年小學,就輟學了。在部隊的熔爐上,由一個沒文化的普通一兵,成長為一名軍官,所以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黨和毛主席的恩情

父親當兵時候,18歲,在部隊服役21年後轉業到河南老家鄉政府工作,把自己的青春歲月,都獻給了部隊,獻給了那個遠在東海里,在地圖上,不放大,就找不到的小小台山島

這是父親當年的軍官照,自信堅毅,意氣風發

父親給我講過一個故事,當年他們駐守在一個海島,淡水和糧食都需要用船從大陸運輸,當時海峽兩岸呈敵對態勢,兩邊都是戒備森嚴,每天如臨大敵一般。一年冬天大霧,父親他們從大陸出發,坐補給船返回他們的守備連隊時候,迷失的方向,靠近一個島,準備靠岸,有人發現守島士兵裝扮不同,仔細觀察,才發現誤闖到了國軍駐紮的島嶼,立即悄悄原路撤回,返航路上,才發現每個人的衣服緊張得都溼透了。如果被對方發現,就全船覆沒了


那個時代的人,精神面貌很好,一個個精神抖擻。

我小時候問他,那麼喜歡部隊,為什麼轉業回來,他說,他是家裡最小,不放心年邁的父母,想為父母盡孝,讓他痛下決心轉業回家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年他回家探親,三歲的姐姐死活不讓他抱,他抱就哭鬧,不認識他,他感覺給部隊奉獻21年青春了,愧對父母妻兒太多,所以他歸隊後,謝絕領導的提拔和挽留,執意要退伍回家

那個時代的人,很有儀式感,歡送戰友榮調,歡迎戰友歸隊,都要整裝照相,他們把照相當成很嚴肅的事情。手拿紅寶書,精神奕奕的面對鏡頭

父親在部隊21年,那是他最好的芳華,以至於回家工作多年,他還對部隊的事和人念念不忘,部隊官兵一致,人際關係簡單,戰友來自五湖四海親如兄弟。他適應能力慢,我感覺有點一根筋,跟不上形式,套用現在的一句流行語,不會與時俱進,他懷念部隊的熱火朝天,懷念那個時代,看不慣地方複雜的社會關係,看不慣蠅營狗苟,不會溜鬚拍馬,所以一直得不到提拔,他最為遺憾的是,轉業後,再也沒有回到過魂牽夢繞的那個福建小海島

照片裡的人,如果健在,應該都已白髮蒼蒼,步履蹣跚,或許很多人已經不在。但是他們把無悔的青春奉獻給了軍隊,他們光榮過、自豪過,這種與生俱來的榮耀,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我想起了一位美國著名將軍說過的一句話:老兵不死他們只會凋零!獻給這些當年的老兵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