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聪明的小狗,20天左右往返上海至洛阳,只为主人寄家书

说到用动物传送书信,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飞鸽传书,利用鸽子传送书信这种方式来说是相当快了。但要说到用狗来传送书信,几乎上就很少人知道了。日本人有《忠犬八公》的故事,中国人如果要说最聪明忠心的犬,我觉得这条能为主人传送书信的犬当排第一。

这条狗的主人叫陆机,说到陆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过看过《三国演义》的一定听说个有个人物陆逊,对的,东吴著名大臣陆逊就是陆机的爷爷。陆家在当时是个大家族,陆机的祖父陆逊,陆机的父亲陆抗都是那个时代最风云的人物。261年,陆机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

史上最聪明的小狗,20天左右往返上海至洛阳,只为主人寄家书

陆机出生时,三国基本已经到了末期了。263年,蜀汉被灭。蜀汉被灭后,东吴的被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东吴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最后在暴君孙皓的统治下于280年被西晋所灭。

东吴被灭时,陆机刚好20岁。这个时候,他没有出仕晋朝,而是在家闭门勤学。勤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289年,陆机和弟弟陆云还是去了晋朝的首都洛阳去。这兄弟两人是名门世族之后,一入洛阳就引起了轰动。当时的大名士西晋的太常司空张华非常欣赏这两兄弟,故当时有说法:二陆入洛,三张减价。

走进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以他们兄弟二人的名气,毫不费力的就进入了官场。在陆机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因为长时间没有家里人的消息,于是想写家书给家里人。他对着家里的一条名叫“黄耳”的狗说:“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史上最聪明的小狗,20天左右往返上海至洛阳,只为主人寄家书

这条名叫“黄耳”的狗是陆机还在家乡时,因为喜欢打猎,门客送了这条狗给他。“黄耳”非常通人性,有一次,陆机借给300里外的一个人,没想到一天它就认路跑回来了。陆机去洛阳时,把“黄耳”一起带过去了。

史上最聪明的小狗,20天左右往返上海至洛阳,只为主人寄家书

当陆机问这条狗能否为自己寄书信时,“黄耳”摇尾巴。于是陆机写好书信,装在竹筒上,然后系在它的脖子上。“黄耳”非常聪明,系好了之后飞奔的走向了陆机家乡。

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

到了陆机家里看到陆机家人后,对着陆机家人叫了几声。陆机的家人取出竹筒看书信。看完之后,“黄耳”又叫。于是,陆机的家人又写回信,写好后放回竹筒系在“黄耳”脖子上。“黄耳”之后又返回洛阳,整个来回用了20天左右。当时的人来回的话是要用50天,而“黄耳”的20天左右真的是非常快了。从这后,“黄耳”经常为陆机传送书信。

史上最聪明的小狗,20天左右往返上海至洛阳,只为主人寄家书

陆机的家乡有的说是在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有的说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不过这条狗传信的故事在《松江府志》中有记载,加上当时的吴郡管辖范围就包括现在的上海,以到洛阳的距离来算,苏州和上海也没差多远,就算作上海吧。而从洛阳到上海现在计算有1000公里,那“黄耳”一来一回足足有2000公里。

“黄耳”死了后,陆机用棺木装载它运回老家安葬,那个埋葬的地方叫“黄耳冢”。后来很多诗人的诗篇中都有提到过“黄耳”,唐朝的李贺曾写:犬书曾去洛,鹤病悔逊秦。元代的张翥也写: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