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抱怨是一種病,很容易養成習慣。失敗的人抱怨自己沒時間,沒空改變;成功的人努力爭取時間,時時改變。

在生活中,要學會不再說自己做不到什麼,而要學習思考「我要怎麼才做得到?」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抱怨最多的人,通常也是最無法掌握自己人生的人。抱怨只是一種逃避的行為,它讓你自已覺得責任不在自己身上。

人生無法決定生命的開始,你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環境,但只要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你能做的事情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不抱怨是一種態度的表現,是實踐自已人生的第一步,也是獲得幸福的秘訣。

如果你抱怨自己現在的生活不夠好,那麼你可能忘了自己現在的生活處境,就是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每個人過去的行為造就了自己的現在,如果你想抱怨,那麼你應該抱怨過去的自己為什麼不夠努力,沒有好好把握時間。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人生就從不抱怨開始,每個人應該好好實踐的「五個不」!

一、「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下

減少生命中你對他人的期待,可以大大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把選擇權交給別人、無法自己作決定的人,就是不想負責任的人。不作決定就不需要傷腦筋,結果不如期待的時候還能怪罪於他人,自己好全身而退;這種人當下可能很輕鬆,但他一輩子都不會成熟的。」

太在意別人的期待,容易讓我們無法忠於自我,讓自己做出會後悔的決定,最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二、「不」努力討好別人

我們常常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努力地討好其他人,但其實我們只需要忠於自己就可以了。

我們只需要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然後勇於做自己,坦承的面對他人,就能讓自己過得很好。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三、「不」說自己沒時間

時間走過了便不會再重來,把握時間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人生應該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活,因此,要坦誠地面對自己喜歡的事,你沒有時間去猶豫究竟是喜歡還是討厭,對於喜歡的事,不是用想的,而是憑感覺。」

當你認為自已沒有時間的時候,其實那只是代表你沒有做好時間管理。永遠不要說自己沒有時間,而是想辦法改善自己做事的效率,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重新找回對時間的感覺。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四、「不」安於自己的舒適區

安逸於舒適區最大的危害之一便是讓我們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卻不自知,也是讓我們停止進步的兇手之一,人要學著不斷地跳脫舒適區,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就必須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當你跨出自己的舒適區之後,你反而會覺得,原來這一點都沒什麼,跳脫舒適區反而讓你再也不害怕改變。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五、「不」再抱怨

「停止抱怨,就是不再讓自己的情緒,堆積成無法攀越的高山,不再放大自己的憂慮,停止用抱怨來滋養這些情緒。」

與其抱怨,不如開始行動、擺脫困境,「人際關係的問題之所以產生或惡化,都是因為處在關係中的當事人愛抱怨,不是向對方抱怨,就是抱怨對方。」

抱怨不會讓你更好,反而會將自己的人生弄糟,人生想朝更好的方向,就從實踐不再抱怨開始。

別再抱怨了,人生應該實踐的五個不人生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