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版《春天的故事》

冯小刚版《春天的故事》

冯小刚并不一帆风顺,转业之后一段时间赋闲,别的本事不说,厨艺大有进展。拍电影则一波三折,一会儿赚钱,一会儿亏钱,有时候看准了,卯足劲往前冲,扑通一声掉坑里,防不胜防,——关键还不是防就能顶得住的事儿。

参与《编辑部的故事》大火,跟着拍续集《万事如意》,冯小刚琢磨3天,写了10天,完成剧本。1996年11月,《编辑部的故事》原班人马到齐,赵宝刚导演手拿剧本,耳夹铅笔,一声“给灯”,灯光亮;一声“对词”,戏开场。时隔六年,演员们面面相觑,恍如隔世。次年春节,《万事如意》播出,收视率不低,好似从前存款,现在吃利息。冯小刚称,由于剧本原因,戏很一般,仗着盛名,效果马马虎虎。影片开创了贺岁片先河,与郑晓龙的创意分不开。说己之短,道人之长,难得。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几部电影都没通过,数百万投资打水漂,随着《万事如意》爆红,冯小刚终于迎来事业井喷期,《甲方乙方》让他名声大噪。

1997年8月14日开机,11月初进棚混录,12月《甲方乙方》上映,1988年元旦期间,单日票房80万以上,中国导演协会为《甲方乙方》庆功,众多导演到场,副会长滕文骥说:这不是为你个人,是为了鼓励大家为中国电影救市。

心花怒放的冯小刚比着当红歌曲《春天的故事》套词:“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奇迹般地堆起了票房的金山。”

《甲方乙方》初名《比火还热的心》,冯小刚曾经用来恭维准备投资的牟其中,结果投资不了了之,牟其中的炸开喜马拉雅山的创意,被用在了冯小刚另一部电影《不见不散》中,可谓物尽其用。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贡献了影片的最终名称,在影片开机前,张去台湾,香港机场转机时突然想到,打电话给冯小刚,一拍即合,甲方乙方是日常用词,用在电影里,别开生面。

之后五年,冯小刚相继拍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陈凯歌跟冯小刚说,最喜欢《甲方乙方》里一句话: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时间的流逝谁也没办法;能够怀念,并乐意怀念,才是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