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潘步掌中轻,十里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这是一首藏头诗,是袁世凯的表侄,号称“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写给自己心上人的情诗,从诗里我们不难找出这个名字,那就是潘妃。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潘妃

潘妃,不是皇帝的妃子,却让袁世凯的表侄张伯驹如此迷恋她,后来甚至将上亿家产赠予她,她究竟有什么魅力?

其实潘妃原名潘白琴,出生在1915年,家里乃是苏州望族潘家,祖上潘世恩乃是乾隆年间的状元,经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历任各部尚书和军机大臣上行走,名副其实的宰相级别的人物。而自他以后,潘家成为“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闻名于世的真正望族。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潘家状元府邸

潘家虽是名门望族,但是到了潘白琴父亲这一代,已经像红楼梦中的贾府一般,“内囊早就尽上了”。幸好潘白琴的母亲有远见卓识,自幼培养这位女儿,让她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美女名媛,年轻的潘白琴甚至为了家庭开销要出去表演弹琴,她给自己起的艺名就叫潘妃,不过也正因此,她才能遇见张伯驹并俘获张伯驹的心。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更是北洋军阀元老,还创办了盐业银行,家底十分丰厚,有这样一个老爹,张伯驹与袁克定,张学良,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年轻的张伯驹

遇见潘妃之前,张伯驹痴迷文物古玩,喜欢玩弄女性,更爱读书写诗,是一个纨绔子弟,自从遇上了潘妃,他就只爱文物,读书和潘妃。

潘妃让张伯驹迷恋不是没有原因的,她不但天生丽质,是个美貌佳人,更是一位有着艺术天赋的画家,她的画作被张大千先生称赞为:“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同时两人都对书画文物有着痴迷。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潘妃的画作

潘妃和张伯驹金童玉女,佳偶天成,更是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志趣,从此以后,纨绔子弟张伯驹一心一意的疼爱这位爱人,两人相互探讨艺术心得,收藏历朝书画名品,为此几乎散尽家财。后来两人甚至拜访佛家大师,成为大师的俗家弟子,分别法号慧起,慧素,从此潘白琴就以潘素为名。

张伯驹和潘素结婚后,先后和两个小妾离婚,并给了她们重金安置她们,从此只有他们两人相伴,这样纯粹,这样一心一意的爱情,应该是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爱情。

张伯驹是一个文物痴,为了收藏书画文物花费了重金,在文物上的一掷千金也引来了别人的觊觎,1941年6月的一天,张伯驹被绑架了,绑匪狮子大开口,要潘素卖文物救夫,可是潘素听从了丈夫的嘱托,宁可到处借钱,甚至卖了自己陪嫁的首饰,都不肯变卖国宝,救出了丈夫后,潘素赢得了张伯驹更加的爱护和尊重。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张伯驹和潘素

张伯驹因为爱文物胜过自己的命,为了收藏文物基本上把家中的积蓄败光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停下收藏文物。有时甚至家中生计都成问题,需要靠潘素变卖首饰来买文物,潘素也从没有怨言。也正因此,后来,张伯驹将所有收藏的文物全部赠送给了爱妻潘素。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上亿元都不止。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两人散尽家财,潘素甚至变卖首饰,可以说是费劲了心血,然而建国后,潘素没有将文物据为己有,却主动将所有的藏品赠送给了故宫博物馆,甚至放弃了国家因此奖励给他们的二十万元奖励,要知道在建国初期,二十万元代表了什么。

本是宰相后人,嫁给袁世凯表侄,丈夫赠她上亿家产,她却分文不取

年老却依然恩爱的张伯驹和潘素

两人建国后为了艺术事业依然不停耕耘,潘素的画作曾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各国政要,她的青绿山水画堪称一绝。

1982年,一代文物收藏家张伯驹去世,十年后,曾经的民国第一才女潘素也去世了,虽然斯人已去,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他们为国家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至今让后人感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