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1

2018年的下半場,美團點評運勢不錯。

一件叫“安全”的奢侈品從天而降。

在它穿越風暴團安然上市後,資本市場的大風暴跟著就來了,全球股市狂瀉不止。

市值是損失不少,但滴滴、頭條等小巨頭,資本通路也被阻隔,一時上市無望。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晴天修屋頂。

10月30日,美團點評以一封內部信上市後第一次架構調整。

它在戰略上聚焦Food+Platform(吃+平臺),並以“吃”為核心,組建用戶平臺,以及到店、到家兩大事業群;新業務側,快驢和小象兩個事業部探索供應鏈和生鮮業務;同時成立LBS平臺,把交通、配送相關部門劃入。

一年前,融合後的美團點評提出新使命,“吃得更好,活得更好”。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調整後的架構,讓美團點評更方便苦練內功。

畢竟,大公司之間,摩擦和對撞遲早會發生。

2

對美團點評來說,吃得更好是當下。它擁有全球最大的關於“吃”的超級平臺。

但最美的風景,總是在懸崖邊上。

尤其在戰略聚焦之後,它要面對一個世界性的大陰謀——人們吃飽了,卻吃不好。

陰謀的醞釀者,是另一群大公司。他們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玩弄民眾。

歷經數年後,他們製造出的很多錯誤觀念,已經被全世界的民眾接受。

比如,減肥是不是要少吃多運動?其實,大部分減肥不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貪吃或是運動不夠。

2014年,美國紀錄片《Fed up(甜蜜的負擔)》,揭露了這場由美國以製糖業為主的食品公司們,編織並持續了四十多年的陰謀。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1970年,一位美國議員發佈報告說,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中過多的脂肪、膽固醇和糖,建議人們減少攝入。

消息傳入製糖業。他們迫使在政府新的膳食指南中刪去了相關內容,甚至鼓勵民眾購買低脂高糖食品。這個行業素有支持政治的傳統。

但他們還不滿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又炮製了“少吃多動”理論。把胖的鍋,甩給運動量和卡路里,反正和糖沒關係。

所謂的“低脂低卡”,就是那些工業化生產出的,有各種添加劑的高糖食品。那些去掉了脂肪的食物,真是太難吃了,為了好吃,就玩兒命加糖。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糖是一種慢性成癮食品,能保證你吃了還想吃,瘦的吃胖,胖的吃病,病的吃死……

但是,食品“工業”能日益壯大,大佬們的錢倒越賺越多。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也曾發現問題,要戳穿這個驚天謊言。

大佬們故技重施,美國再以停止繳納拖欠的4.06億美元會費要挾。最終世衛報告中,10%的糖分攝入建議被提高到了25%。

從1980年到2014年,美國已經推廣了30多年的全民運動和低脂低卡飲食,但肥胖依然像一場瘟疫般蔓延。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美國兒童也成為受害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肥胖。不時有9、10歲的兒童,因心臟病、中風死亡。

3

中國也在全球食品大工業之中。

而且,中國“吃不好”的問題更復雜一些,因為中國人著急。

吃飽之後,人們很快開始追求健康。經典美式謠言的惡果在醞釀中,史詩般的中式謠言又滾滾而來。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健身圈的很多人正處於“非沙拉不吃、非雞胸肉不吃”的營養飢渴。許多都市人群堅信牛油果的自白,“我難吃、價貴、脂肪高,但我是個好水果。”

前一個是為了賣蛋白粉?後一個是為了賣牛油果?至於綠豆治百病,五毛特效保健品之類的謠言……不用再舉例了。

只有利慾薰心,還是熟悉的配方。

一週前,上海中芯國際學校被爆孩子們的午餐黴變。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這是一所年花費近10萬元的私立學校,選的當然是那些具備強大工業化生產能力的“優質”供應商。

鑑於同樣的理由,上海大部分“貴族學校”都選了那家。最近的消息是,這些學校換了供應商,相關公司被立案調查。

這些都不關美團點評的事。但美團點評是中國唯一關於“吃”的超級平臺,很容易被“鍋”誤傷。

它想負起責任。一年前美團點評宣告新使命時,還提出要向“社會企業”進化(社會企業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增加社會福利,而不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但他面對的是個超級大BOSS。

猶如“少吃多動”,陰謀背後的原罪——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傳統商業運行的基本法則。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曾用冷淡的文字,解釋了一個皇朝從興盛走向頹衰的原因。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萬曆十五年,亦是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段小節,但實質上確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上市後,美團點評也有一個易於忽視的小動作。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美團打出了“營養扶貧”概念,和聯合國糧食署一起啟動了一個公益項目,關注湘西貧困地區3到6歲兒童的營養狀況。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這些孩子既不是嬰兒,也沒上小學,容易被忽略。

這個“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包括募集營養補助金、提供一年營養補助、開展健康飲食課堂和為貧困農戶創收四大模塊。

前兩項是錢的問題——用美團、大眾點評兩個APP和美團公益官網上的該項目入口,還有美團點評平臺上的公益套餐,為孩子們募集資金——大公司基本都能做到。

後兩項是能力問題——帶公益餐廳的大廚定期下鄉,培訓幼兒園老師並留下菜單,再組織當地採買 ——其它公司做不到。

整個項目中,美團的任務是居中連接和整合。

類似的任務,都要求操作者有個完整生態,並能在很多細微末節上有控制力、影響力。

首批公益餐廳,全部來自大眾點評的頂級餐廳榜單“黑珍珠”。比如,首坐公館、意大利魔鏡、皇朝會、Morton’s莫爾頓牛排坊,還有不久前剛因能做大餐出名的西郊5號。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他們的主廚廚藝精湛,而且更善於營養搭配。如果其它餐廳特約,工作兩三週再留下一份菜單,要付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現在由他們,定製營養午餐菜單,並在當地培訓,把成本控制在4元一份。相關食材、廚具等,由當地幼兒園採買,湘西小農戶可能因此多賺些錢。

這件小事,可能是未來大公司摩擦對撞中,美團點評護城河的關鍵。

美團點評新的到店事業群負責人張川,對外曾說,“公益我們真的是剛剛起步,只是試水。”

但事後,他和周圍人感慨,“如果超級平臺有了超級能力,很多不可能,真的會變得可能吧。”

這件小事也可能是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一方面,飢餓消除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


“吃得更好”這條路上,美團點評要先破除那些“吃不好”的陰謀


另一方面,2020年中國消滅“絕對貧困”後,扶貧的難點在“相對貧困”。它是在社會轉型中產生的其它貧困。比如,留守兒童的情感、親情缺失,農民工二代、三代的上升通路等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貧困孩子吃飽飯之後的營養問題。

“營養扶貧”的初心,可能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湘西大山裡的那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可能就是城市中的外賣小哥。美團點評只是想讓他們的孩子,吃得更健康一點。

這件小事可能指向偉大。

因為最終的偉大,總是來自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