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说起她,总是能讲上那么一点,但真要告诉其他人,却不知从何说起,陇南于你,于我,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但对于他\她,只有遥远而陌生。这条头条,也许让其它地方的人能对陇南有更多的了解!


陇南的地标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县天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武都万象洞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礼县秦皇湖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宕昌官鹅沟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县鸡峰山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县西峡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县三滩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县泰湖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康县阳坝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和晚霞湖


陇南历史文化

陇南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统一六国即有西道、故道、武都道和下辩道4个县级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始设武都郡。民国初,陇南各县隶属渭川道。据《史记》记载,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仇池,即我市西和县,成纪,即现在天水一带。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是秦先祖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和《史记》所载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系秦开国国君秦襄公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妇陵墓,它不但确定了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统一中国的摇篮,也揭开了陇南古代历史的神秘面纱。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位于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杜甫草堂,初建于北宋年间,在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为悠久。南宋时期,与岳飞、韩世中齐名的民族英雄吴玠、吴瞵、吴挺兄弟父子承先继后,驻师陇南、抗击金兵,形成东有岳飞、西有吴氏的抗金格局。在两当发现的王羲之家谱,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书圣家谱,对研究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两当的张果老登真洞,已成为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宕昌县哈达铺镇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中国革命在这里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决定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正确路线和光辉前程。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这里是人们缅怀先烈,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圣地,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的惆怅,先祖的业绩,铸造出陇南独特的人文胜迹,再现了陇南昔日的繁荣昌盛,她是陇南儿女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是历代陇南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足迹,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


陇南的美食

【乔粉面皮(米皮)】这是一种男女老少的喜爱的美食,大街小巷都有它的身影,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抵挡不住它对陇南人的吸引,无论严寒酷暑,清晨日暮,街边摊位长长的板凳上总是坐着众多陇南食客品尝着它的味道,有的摊位甚至要排长队呢。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酸菜】陇南的酸菜不同于四川酸菜,与东北酸菜也相差甚远,陇南酸菜为何时何人所作已无从考证。但是陇南人喜欢吃酸菜,却是出了名的。酸菜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在陇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酸菜面,酸菜拌汤,酸菜粉鱼都是酸菜风味里的相当受欢迎的好吃货。不论身在何方或经过多少时光母亲的手擀酸菜面始终是终身难忘的美味。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馍馍】对于西北人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主食,它几乎存在于陇南人每一天的生活中。从早晨起来的肉夹馍、埋砂馍、炕包、猪油饼,到正餐吃的馒头、锅盔,每一种关于馍的吃食都像极了陇南人的性格,肉夹馍丰富,猪油饼内涵,埋砂馍低调,炕包秀气,馒头柔软,锅盔实诚。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玉米面】母亲常说以前人们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的时候,玉米面是陇南人的主食,白米细面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的到,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玉米面,豆面反而成了难得吃到的美味。夏天里的一碗浆水粉鱼,冬天里的一碗馓面饭成了日常生活中盼望吃到味道。玉米面节节,荞面节节也是很久才能吃到一次。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洋芋】陇南洋芋虽不如定西洋芋那样个头大,能卖到国外去,但是,陇南人的吃却离不开洋芋,西和的粉条,武都的洋芋搅团都是陇南的男女老少钟爱的美食,洋芋炒粉条,麻辣手擀粉,酸辣土豆丝,烤洋芋,炸洋芋,洋芋搅团......在陇南人眼里,洋芋是百变的,是家里一年四季常备的菜。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面食】 陇南虽然是陇上江南,但陇南人的面种类还是非常丰富的,想吃啥就有啥!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吃饱饱的,令人精力充沛,一天的心情都棒棒哒!陇南的早餐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有人问陇南有啥好吃的?360种美食,对于每天纠结吃什么的人,活生生的患上了选择困难症...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民俗

白马民族的风俗民情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陇原大地上有一些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多样、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朴村庄,它们或在大山深处,或在大河之畔。在岁月的沉淀下,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村落无不显现出各自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特质。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和乞巧是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汉族民俗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体现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这就是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

康县梅园神舞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康县梅园神舞 以娱神为主要内容的神舞更为流行,故称为“梅园神舞”,以歌舞、说唱、杂耍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的传统民间歌舞。

两当号子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两当号子是是两当汉族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两当号子"曲调优美高亢,音域宽广,节奏明快,粗犷而极富变化,犹如咆哮的江河,飒爽的林涛,抑扬顿挫有致,歌者舞之,听者蹈之,犹有原始遗风。属于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成县木偶戏(木脑壳戏)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泥人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陇南,镶嵌在祖国腹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逢年庙会在都会唱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也就是鲁迅笔下的社戏。晚上乐曲声远远传来,声音异常悦耳。昨天晚饭后早早的上山看戏。去时戏还没有开始,只见庙会上人来人往,异常热闹。晚上8时左右,先听见锣鼓的声音,紧接着木偶一跳一跳的出来了,接着听见有人唱了起来,抑扬顿挫的,煞是好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