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想聯俄製華 日媒:對俄羅斯來說,中國是日本比不了的重要鄰國!

“令人憤慨!”

沒錯,就是這四個字。

美聯社當地時間15日的一篇報道,如是提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有關“日俄聯手處理中國威脅”的直接回擊。

而日本《產經新聞》一篇關於日俄領土談判的專欄則發出感慨:“對俄羅斯來說,中國是日本比不了的重要鄰國”!

本是日俄兩國間的領土談判,為何卻無端提及談判桌外的中國?

想必多數人看到這句話,都會有此疑問。

事實上,無論是1月14日舉行的最新談判,還是雙方以往的交涉,日本幾乎一次都沒忘強拉上中國。

安倍想聯俄製華 日媒:對俄羅斯來說,中國是日本比不了的重要鄰國!

談判陷僵局,日“甩鍋”中國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不能完全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的國家”!

在16日的記者會上,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毫不掩飾對日本的不滿。

拉夫羅夫立場強硬,直言日本必須認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這既不是最後通牒也不是前提條件,而是日本基於聯合國憲章和《舊金山和約》應盡的義務。

簡而言之,日本如果想要與俄簽訂和平條約,就必須接受“北方領土”歸屬於俄羅斯這一客觀事實。

實際上,近年來,俄羅斯在日俄領土談判中已經不止一次勸告日本接受二戰結果,而日本始終迴避。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篇日文報道卻扯起了中國。

這篇由《朝日新聞》前記者關根和弘撰寫的文章發表在美國赫芬頓郵報的日文版網站上,文章稱:“二戰的結果”涉及的不單單是“北方領土”的問題。如果日本接受俄羅斯的主張,那麼和日本有釣魚島爭端的中國也會要求日本接受“第二次大戰的結果”。這樣一來,將產生“多米諾骨牌”般的影響。

“俄羅斯和中國有著共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價值觀’,而隨著日韓關係最近惡化,韓國也很有可能參與進來。”文章這樣揣測道。

這種“一旦日本讓步中國就會間接受益”的論調,事實上一點兒也不新鮮。事實上,每當日俄談判進展焦灼,中國就會被日本政府和媒體炒作成“最大贏家”。

去年,筑波大學一名教授也曾發表文章稱,普京一個島也不會還給日本。

而“產生的後果”就是:在俄羅斯擁有“北方領土”主權的情況下,中韓水產相關企業在2011年以後就開始建設新的水產工廠。中國的通訊大企業華為則已經完成了海底光纖線路鋪設作業。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普京把北方領土賣給中國。”文章渲染道。

從媒體到政客,全日本都在做“聯俄製華夢”

小銳查閱資料後發現,如前文所述,在曠日持久的日本對俄領土談判過程中,所謂“中國藉口”和“中國因素”早已成為日本在爭取本國利益時的固定思維模式。

就在一個多月前,日俄兩國確定於2019年初舉行首腦會談,日媒便馬上跟進炒作:這是因為中國。

當時的《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稱,“中國增長的影響力促使東京和莫斯科尋求戰略合作。”

而面對國內反對聲,“聯俄製華”也成了日本固定說辭,屢試不爽。

作為安倍“近臣”的自民黨骨幹萩生田光一也在近期的演講中直言不諱道,“應當認識到,先行返還兩島關係到我們牽制中國的霸權主義。”

就連日本國內公認“友華”的《朝日新聞》亦在報道中稱,鑑於美國傾向於本國優先主義,中國則繼續擴充軍備,日本與俄羅斯穩定關係具有意義。

而將“二島返還”稱為戰術的《產經新聞》更是大肆渲染稱,“對日方來說,通過與俄羅斯締結和平條約,也能夠遏制中國不正常的膨脹。”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俄羅斯關於領土問題的談判,“中國因素”竟也成了日本爭取美國支持的藉口。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發佈的消息顯示,作為安倍外交特別助理訪問美國的河井克行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就表示,日本與俄羅斯正在進行包括領土問題在內的和平條約談判,日俄正在考慮處理中國威脅,希望獲得美國的理解。

俄外長:日本野心“令人憤慨”

但離間中俄也好,“聯俄製華”也罷,日本的想法看似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日本的野心首先遭遇的,就是俄羅斯的強烈反駁。

來自美聯社的報道稱,針對河井克行在華盛頓所謂“日俄聯手處理中國威脅”的說法,拉夫羅夫表示“令人憤慨”,並由此質疑日本外交政策的獨立性。

“日本如此依賴美國,我們想知道日本是否可以獨立。我們被告知日本將基於本國利益行動,我們希望確實能夠如此。”

不僅如此,拉夫羅夫還特意提到美國在太平洋進行的導彈部署威脅中俄安全,這無疑是在批評日本決定部署美國“宙斯盾系統”一事。

與此同時,幾乎一致認為日本需要醒醒的,還有許多中外網友。

“安倍想聯俄製華的美夢破碎了。好慘,他應該聲稱日本放棄四島來取悅俄羅斯。”有國外網友如是表示。

而在中國網友眼中,安倍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當中。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執行所長樊小菊則對小銳表示,日本想與俄羅斯締結和平條約,順便挑撥中俄關系,這一計劃顯然不會奏效,俄羅斯的“不接招”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俄有完全的主動權,日本想多了。這樣做其實對日本談判沒有什麼好處。”樊小菊說。

銳參考 | 日本欲“聯俄製華”,俄外長只回應了四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