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那些在熊市中死去的项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昨天的文章有提到,熊市中许多项目方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是缺钱,缺钱的结果是不得不在熊市中死去,生离死别乃是人间极苦,区块链项目的死亡也同样令人伤感。但熊市的惨烈向来如此,下面就来聊聊这个伤感的话题。

1、资本的牛熊两重天:“蜂拥而至”与“作鸟兽散”

资本的逐利性在自由程度最高、价值流通最为便捷的资本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庄家的操盘、散户的“追涨杀跌”,都体现了资本背后人性的贪婪恐惧。每逢行情见好,牛市开启,各路资本就会蜂拥而至,如去年牛市中的加急上马的ICO,仓促上所的林林总总的项目。

牛熊转变,情势急转,场内的资本则又开始了出逃的行程。如渐渐变多的“玩消失”的项目、强势跑路的杨宁等,赚不到钱了资本本性趋势其离场,即一副作鸟兽散的情形。

2、哪些项目可能将在熊市中死去

资本寒冬的影响,在传统行业中有着诸多的例子,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倒闭潮,又如繁华逝去、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行业。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行业还在发展初期,冬天的肃杀也同样明显,当前币圈的景象似乎就验证了“许多在牛市诞生的项目将死于熊市”这个说法,当然了,也不尽然,牛熊市都可能诞生伟大项目,只是很多牛市诞生的项目一般会更轻浮、忧患意识不足、泡沫更大,一旦遭遇资本寒冬,没有充足的粮草,就容易面临绝境,就如诸多被交易所下架的项目,又如出台各种“自毁”措施的知币、POB等。那些没有准备好的、或者一开始就想蹭区块链热点割韭菜的项目将很大可能在率先死去。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熊市对于散户朋友来说,最痛心的可能就是自己缩水的持仓市值,而看着自己手中的币下架归零,可能会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记那些在熊市中死去的项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事实上,这些死去的项目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如果它确实没有准备好,即使现在苟延残喘,未来也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死去,市场法则向来严酷,经不起考验就可能被淘汰出局。基于众生皆苦的怜悯之心,我们可能会很心疼这些项目及其创始人,创业不易。但没有准备好就想出来赚钱本就是不合理的,试想,没准备好的项目很大可能对社会的贡献不够,贡献不够赚钱了就会对社会公平有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从这个角度就讲的通了。

但这些死去的项目并非毫无价值的,它们的故事会成为后来者以史为鉴的历史,会引导新的项目少走许多弯路,它们的初衷也是很有可能会被后来者延续并发扬光大。这些死去的项目,正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