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昂贵代价|

从独立战争起,他们一直为美国战斗牺牲,理应享有同等的权利。

文|巫不苦

1770年3月,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夜的波士顿,一群正在打雪仗的当地人,与英军产生了激烈的摩擦,最后演变成武装军人向平民开枪的「波士顿惨案」。

自由的昂贵代价|


这起美国建国史上的著名事件中,共有五名波士顿人丧生,其中包括阿塔克斯——一名有着非洲血统的海员。

参与冲突的8名英国士兵和他们的指挥官中,有7人无罪释放,剩余两人也只被法院判过失杀人。审判结果激起了人们的愤怒,殖民地与英国政府的矛盾由此激化,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非洲裔劳工阿塔克斯,成为了美国革命最早的烈士。

自由的昂贵代价|


美国的独立之路中,非洲裔者付出的牺牲远远不止于此,在交战双方北美殖民地的大陆军和英军中,都有大量黑人士兵的身影。

无论为了哪一方作战,黑人士兵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获得自由。

大陆军的兵源危机


踏上独立之路的美国,最初的情况可谓危机四伏。大陆军将要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英国。

此时的英国刚刚在南亚、北美和欧洲等地彻底打败了被称为「第二殖民帝国」的法国,一时风光无限;而美国大陆军则面对着兵源枯竭、装备落后、经济封锁等窘境,可谓山穷水尽。

实力的重心似乎一边倒地偏向英国。就连华盛顿将军也感到,自己的民兵「过于习惯散漫且不受限制的生活」,许多美国人对独立并不热心。

大批亲英派南方业主,甚至竭力反对组建大陆军,南方保皇党也对大陆军的征召造成了不少的阻力。

当时的美国实行邦联制,注重的是「邦」,也就意味着各州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包括征兵权和纳税权,中央无法干涉州内的行政。

自由的昂贵代价|


每个州独立征兵,导致各州兵役期存在差异,兵役期长的可达一年,短的只有六个星期。常常新兵还未到达战场,大批服役期满的士兵就要从战场收拾行李回家了。

因此,虽然根据统计,当时大约有二十万到二十五万美国男性参加过大陆军,但在华盛顿将军的估测中,他能同时调动的兵力总数很难超过5万。

随着战争的深入,入伍的有产美国成年男子越来越少,而战士的死亡率却居高不下,新大陆上每二十个白人青壮年,就有一个战死沙场。

这场战争成了难度系数相当高的消耗战,对美国方面来说,补充兵源是首要的难题。

北美殖民地数量巨大的黑人奴隶,逐渐进入了大陆军决策者的考虑范围。


据统计,在四个世纪里,共计有1050万非洲人被运送到新大陆,其中有一半是在18世纪抵达。独立战争期间,十三个殖民地总人口为300万左右,其中至少有50万人为黑人奴隶。

战争初期,出于种种考虑,华盛顿并不想征集黑人士兵,但英军将领邓莫尔勋爵已经制定了征集黑人参战的方案,其中承诺,加入英军作战的黑人奴隶,战后将获得自由。

随着战争的深化,兵源越来越吃紧,奉行「实用主义」的华盛顿改变了主意,放宽征兵条例:应征加入民兵的美国成年男子,被允许使用替身。

华盛顿制订的法令规定,如果有谁想要使用替身参战,必须要征得「替身」的同意。由此一来,他便无须说明参战的黑人战后是否可以获得自由,而是把交换的条件抛给了白人雇主。

此门一开,大量奴隶主及其家属蜂拥而上,争相使用「黑人替身」,以避免流血牺牲。黑人奴隶通常开出的「同意」条件,就是战后要给予他们自由。

从此,黑人正式加入了独立战争。

自由的昂贵代价|


南方种植园主对此非常担忧,他们认为:一旦战争结束,再想从黑人士兵手中拿走武器会变得异常困难,那时维持社会稳定将成为头等难题。

大陆军对此也作了预先防范,比如将黑人编入种族混编的部队参加作战,受白人指挥官领导,以防可能的叛乱。

后来因「多数人的暴政,民族主义泛滥」闻名的罗德岛州,在1778年组建了一支黑人军队。除了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州外,南部的殖民地也都招募了黑人奴隶入伍。

通常认为,先后约有五千名黑人陆陆续续加入了大陆军。但最新研究表明,还有四千名黑人加入过海军。

第一名参加海军的黑人名为约翰·马丁,是一名特拉华白人的奴隶。不过,他的参军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是直接通过美方海军船长的招募入伍的。入伍一年后,马丁所在的船只沉没了。

自由的昂贵代价|


参与海军的黑人不全是男性,许多黑人妇女为了获得自由身,乔装打扮成男性,也上了前线。更多的黑人女子则加入了前线医疗队和后勤补给部门。加上这四千人,卷入独立战争的黑人数量达到了九千。

值得注意的是,有四分之一黑人士兵参加了整个八年的对英作战。全体黑人士兵的平均服役时长为四年零六个月,远远超过白人的服役期,也超过了职业军人参战的平均时长。

战争期间,为了防止黑人士兵逃跑,大陆军当局严格登记每一位入伍的黑人,为黑人士兵建立档案,当他们反叛或者逃走时,将遭到全国通缉,一旦被抓就会被绞死。

高压的军队纪律和严格的登记政策,让很多希图在战场上逃跑的黑人断了念想。以宝贵的生命赌未来的自由,成了黑人士兵的唯一选择。

在独立战争的大陆军一方,无论白人还是黑人,参战的目的的确是为了自由,只不过白人是为了逃脱宗主国的经济剥削,黑人是为了获得合法的公民身份。

大多数参战的黑人士兵,都在战后获得了自由。

英军中的黑人


战争的另一方,加入英国方面作战的黑奴,也获得了自由。

在邓莫尔(Dunmore,英国派往美国殖民地的总督)的军队被赶出弗吉尼亚州之前,有八百名左右的奴隶逃离了主人的庄园,加入了邓莫尔的「埃塞俄比亚军团」。

他们穿着的军装上写着「给奴隶以自由」的标语,「解放黑人」的口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黑奴从种植园内非法逃出。

自由的昂贵代价|


这不免使南方保皇党与英国之间,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南方业主们开始怀疑「宗主国」的统治,能否切实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加入英军的黑奴,从美国南部一直打到北部。他们为英军带路,穿越沼泽地,还承担了军中厨师、洗衣工和建筑工人等角色。

随后的邦克山战役中,大陆军战败。为了补充兵源,北方州政府大量招募黑人士兵并完善立法,保障战后黑人士兵的自由。在北方,大陆军中黑人士兵比例一度超过20%。

英国方面也同时加紧了脚步,从南方保皇党手中大量征用黑奴,并把他们编入海军。

英国通常会让黑人海军驾驶小帆船充当海盗,以求骚扰殖民地商船或大陆军的军舰。

许多奴隶主最初担忧,黑人士兵可能会反叛倒戈,把枪口瞄准自己。但与他们的想象相反,这些黑人士兵不但极少心生反骨,而且具备超强的海上「骚扰能力」。


1781年的后半年,英军在南方节节败退,「保皇党」如同敝叶在风雨中飘摇。

良知尚存的英军,开始安排黑人士兵的去处。

从这一年7月开始,有超过五千名黑奴从佐治亚州出发,被送往相对安全的牙买加和西印度群岛。

自由的昂贵代价|


出于对自己未来的担忧,有300名黑人发起了反叛,没有跟随英军逃离北美大陆,他们最终留在了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并在萨凡纳河旁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逃向牙买加和英属群岛的这些黑人,则几乎全部获得了自由。

不过,也另有五百名黑人被英军带到佛罗里达州(当时仍被英国控制),仍然保持着奴隶的身份。

1783年,英政府在仍归自己管控的纽约城,签署了《尼格罗之书》(The Book of Negroes)。根据这份契约,黑人一旦签字,就将服务于英政府,其中也包括了获得自由的细节条件。

据统计,签署名单上总共有1300名黑人男性、900多名黑人女性和750名黑人儿童的名字。

他们被陆续带到了加拿大的新苏格兰省,还有200名黑人被带往了伦敦。这些黑人中,有65%是为了自由而从南方六州逃出来的。

独立战争结束的那一年,英国国内也开始了废奴运动。伦敦主教和切斯特主教,都呼吁停止奴隶贩卖,并要求改善西印度群岛上黑人的生存状况。

4年后,英国议会中成立了「废奴委员会」,以求推进废奴运动,用来容纳黑人自由民的城市——弗里敦,正是在那个时候建立。

自由的昂贵代价|


· 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英文名为:Freetown,意为「自由的城镇」

整个运动中,贵格会、浸信会和卫理会等宗教团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80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正式的《禁止贩奴法》。法案规定,违法贩卖一名奴隶的罚金为100英镑,在当时可谓巨额罚金。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重罚也造成不少奴隶主变得更加残忍,被截获时将黑人推下海掩埋证据。

面对无法禁绝的奴隶买卖,英国国会痛下决心,最终在1833年通过了更强有力的《废奴法》,该法案认定:

在大英帝国的所有管辖区,奴隶制都不合法,所有黑人都享有自由民身份。

自由的昂贵代价|


为此,英国当局还对奴隶主支付了昂贵的补偿费。

虽然法律上获得了平等权利,但实际生活中仍然会受到歧视。英国势力范围内的黑人在解放后,长期致力于反抗种族歧视的运动,但他们往往穷困潦倒,无法就业。

为了应对黑人失业的难题,英国当局在西非建立了新的殖民地,在获得本人同意后,黑人将会被安置在新的殖民地弗里敦。不过,仍有1100多名黑人,选择在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开始新的生活。

加入大陆军的黑人,受到的待遇则要差得多。

黑人大陆军的悲歌


战争结束后,大陆军黑人没有分享到任何胜利所带来的利好。康涅狄格和马萨诸塞州甚至在战争一结束,就立法规定,不再允许黑人进入军队,无论是自由民,还是奴隶。

这明显是为了回应奴隶主对黑人持有武器的担忧。随后的1792年,联邦议会也通过法案,要求「只允许身体健全的白人公民参军」。

《宪法》生效后的1789年,在联邦的十三个州中,也仅有五个州允许黑人自由民投票。这意味着,黑人仅仅在北美五个州内拥有公民的基本权利。

不乏有黑人在战后获得自由,但也有一些并未如愿以偿。

受到欺骗的黑人老兵,拿着与主人签署的合约无处申诉,原因是法院不受理黑人的证词。

自由的昂贵代价|


二十年后,北方才开始废奴运动,自由黑人数量开始激增。到了1810年,已经有超过十八万黑人成为了自由民,占美国黑人总数的13%。理论上,到1840年时,北方的黑人已经全数获得自由。

然而,此时的南方仍然保持着奴隶制。

随之而来的美国内战中,共有186,097名黑人参战,包括7,122名军官和178,975名士兵,涵盖到了163个作战单位,自由的非洲裔美国人和摆脱控制的奴隶都加入了战斗。

美国历史上,第一支黑人正规军——马萨诸塞州第54志愿步兵团,也由此诞生。他们的英勇事迹受到了北方各界的赞赏与宣传,从而激发了更多的黑人应征入伍。

1989年,由黑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领衔主演,瓦格纳堡战役被拍成了电影《光荣》,赞颂黑人士兵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由于南方军迫切需要更多的士兵,因此南部联盟投票决定,允许黑军进行战斗。

不过,战争结束时,军队中没有一个黑人能留下继续服役。

内战结束前,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了120万,其中北军共伤亡63万多人,总数超过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总和。


在美国历史上,从独立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非洲裔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国会大厦的壁画上,也描述着「1812年战争」中黑人士兵奋勇杀敌的场面。

从殖民时代开始,潜藏于美国内部的矛盾便是「一部分人享有自由的生活,而其他人缺乏自由的存在」。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黑人经历了他人难以想象的曲折,迎来了与白人平等的公民身份。

如今,人们重温林肯《葛底斯堡演说》,对于「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字句,不会有疑问,它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人种。

特别是在奥巴马通过民主选举,成为美国的总统以后,更没有人再怀疑,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黑人作为平等的公民,同样在为国家美好的未来,而辛勤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