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最近這些年我們國內的教科書改動也很頻繁。我們小時候學過的一些文章有的被刪除,有的內容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動。如歷史課本中衛青、霍去病、岳飛等人,他們不再以民族英雄來冠之。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想必大家也比較熟悉,故事講述的是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對晉察冀邊區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某部七連在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後,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這五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真不愧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小學時候,讀此課文常為八路軍戰士們視死如歸、英雄殺敵的精神所激勵。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然而這篇課文,在某省市的教學課本中也被“下架”了。究其原因,教材編寫組的主編說,“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在20世紀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共鳴。而且那個時候,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從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對這些戰爭題材的故事有較深刻了解,甚至有些老師還親身經歷過,所以,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動情,學生聽得也動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把《狼牙山五壯士》從新課本中刪除也是現代社會的需要。現在社會以多元化為主,學生們需要更多更新鮮以及種類豐富的知識,過去單一以革命戰爭題材為主的文章結構就與學生們的思想脫節。

《狼牙山五壯士》被教科書摘除,專家說與現時代脫節,你怎麼看

這種做法是對是錯我們姑且暫不下結論。但是我們不妨來看看北方鄰國是怎麼進行歷史教育的。國防大學的金一南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記錄,他曾到過黑瞎子島附近觀察過,對岸的俄羅斯幼兒園老師會帶孩子們到無名英雄墓,老師邊講邊哭,三四歲的、五六歲的小孩子、大孩子都跟著一起哭。也許那些孩子並不真的十分明白為什麼哭,但他們看到老師哭,老師那麼傷心,於是也都傷心地哭了。這樣的民族教育,精神強大也是有原因的。相比起來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對此你又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