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距离第二家店开出时间几近一年,7Fresh北京第三家店终于在2018与2019跨年之际开张了。很明显,这是想搭上年货消费旺季的列车。

这家位于北三环四通桥东南角华宇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7Fresh,据说筹备了半年多的时间,2018年12月7日试营业,2019年1月11日正式营业。它一诞生便有了很多名号:北京第三家7Fresh,海淀区第二家7Fresh,三环里第一家7Fresh。

它的位置很有意思:隔一条三环路,斜对面就是著名的超市发双榆树店;再往东不远,就是物美的明星店联想桥店。要知道,这两家店的年销售额可都不可小觑,都是实体零售的大咖。要说是三足鼎立,7Fresh这只新零售的“足”,顶得起来吗?问号中......

华宇购物中心将京东7Fresh的入驻意义称为“助力老商圈打出升级牌”。中关村地区人口密集,商圈覆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高校,高知人群消费水平强劲,“养”这几家店应该问题不大。说这几家店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倒是有可能,说谁帮谁升级可是言之过早,待以时日,业绩说话的好。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记者看店印象——

11日是个周五,下午3点多的7Fresh带动得整个华宇购物中心像是欢度周末。从这一点看,不管是华宇选择了7Fresh,还是7Fresh选择了华宇,其结果都是一样的:7Fresh为这家2004年就开了的30000平米五层购物中心带来了明显的客流,还弥补了生鲜业态的不足。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据华宇相关人士透露,7Fresh华宇店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了引进7Fresh,华宇将部分店铺进行了位置调整。7Fresh卖场布局有点不同寻常,若从空中俯视,像是一个葫芦,大肚子部分是生鲜卖场,小肚子部分是餐饮堂食区。

记者目测,7Fresh华宇店卖场面积在1500平米左右,分为八大区域:新鲜蔬菜区、时令水果区、酒水饮料区、肉禽蛋品区、海鲜水产区、冷冻食品区、烘焙甜点区、餐饮熟食区。

1、比起已有的两家店,这家店的卖场布局紧凑多了,但也显杂乱。一是可能动线设计不太好,感觉不知从何逛起;二是八大区域边界不清晰,过渡不那么自然顺畅,看着看着休食,一扭头却是洗化;三是卖场空间上下左右、叽哩嘎啦都是满满当当各种装饰、广告、工具、商品,视觉里堵得慌。

2、商品做得不错,新品多、进口商品多,应该称得上是网红爆款的引领者。“作为京东旗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鲜食品超市,7Fresh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与新鲜食材”,这话是真的。那么海的商品,究竟选哪个进货呢?据说7Fresh根据大数据排名精选商品。依托大数据,7Fresh还可以定位以门店为中心周边社区与写字楼内的人群消费特点及日常购物偏好,进而提供更贴合用户消费需求的商品。

3、生鲜比例很大,目测至少40%。就连品牌LOGO,大写的7Fresh之下,“京东旗下美食生鲜超市”貌似也是新提法。以前是“7Fresh生鲜超市”。

4、大包装商品售卖很多,尤其是水果部分。莫非有学山姆店的意思?记者买了一盒2斤装砂糖橘,长方形盒子竟然19X28cm,根本装不进包里,找了塑料袋“改装”才带走。

5、餐饮堂食区是新零售标配,面积不小。正所谓: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的鲜品购买渠道,更提供了“鲜买+鲜做”的场景体验服务。

6、可能线上销售占比较大,满卖场穿梭的拣货员就是佐证。体现新零售“壕”的还有线上线下一起优惠的活动,优惠幅度很大。试营业起至开业的一个多月里,凡注册7Fresh APP即可领取80元新人礼包,线上下单全场满99减30,全球精选明星爆品直降,如巴黎水天然含气矿泉水4.9元/瓶,Laciate兰雀全脂纯牛奶6.9元/盒,西班牙葵花籽油2L 39.9元/盒。

7、黑科技“加持”:清一色的电子价签,密度很高;智能购物车具备跟随、避障、导航等多种功能,不用推、不怕重、你去哪儿它就去哪儿,遇见行人和货架会避让,实际上场内顾客使用的很少,对务实的消费者来说,它就是个噱头;看颜值的高科技刷脸,看一眼就可以完成支付;溯源魔镜,拿起带有二维码标识的水果,魔镜系统便可自动扫描感应,水果的原产地、甜度、溯源等信息即展示在镜面上,想吃甜的还是脆的、面的,可以挑。

8、支持线上下单,3公里30分钟免费配送,没有起送费要求。有人戏问:京东不是有物流优势吗?为什么在配送半径或者时间上没有突破呢?

9、穿灰色工装的店员比顾客还多,或来回穿梭,或扎堆说话,不知都是做啥的,感觉现场管理就是“现场没管理”,热闹里透着没章法、不讲究。

图解7Fresh华宇店——

1、新鲜蔬菜区

据了解,7Fresh新鲜果蔬菜品源头直接采,不仅数量多,而且单品多个品种,稀有果蔬也较多。此外,立风岛柜用得比较多,冷藏效果好,视觉效果也不错。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蔬菜区可圈可点,商品丰富、陈列饱满,没有缺货处,没有散称货,稀有品种较多。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这种大包装售卖法随处可见,莫非这样可以提高毛利率?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2、时令水果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水果区也是商品丰富而且新鲜,大份包装尤其多,很多直接论箱卖。

3、海鲜水产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圆形水产箱,尤其是包着柱子的水产箱有创意。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海外直采、明星首选、买一赠一,水产冻品也很丰富。

4、冷冻冷藏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5、烘焙甜点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各类面包制品都是自己生产,这部分亮了!

6、肉禽蛋品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记者把粮油也归入这个区域。米面品牌很多是一般超市没见过的。

7、酒水饮料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依然是进口商品和新品很多,应该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8、餐饮熟食区

分日料区、中餐区、西餐区,汉堡、披萨、意面、烧鸡、烧鹅、叉烧饭都有,寿司、刺身等都是由厨师现场制作。水产,从取出到送至加工,据说最短耗时不超过10分钟。牛排的种类很多,都可以现场加工。熟食部分据说采用原料非常新鲜,只当天销售,当天销售不完的直接销毁。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9、洗化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日本、韩国面膜、洗护发用品买一送一,开业酬宾大手笔。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记者不知道洗化应该放在八大区域哪部分,就单列了出来。这部分又分女士用品、男士用品,依然是进口商品和新品很多,都是别处不常见的新面孔。

10、休食区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休食部分也是记者单列出来的,应该是网红爆款集中区域。SKU不少,占地面积不小。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7Fresh京城第三店:整体感觉紧凑了但电商做实体的“涩”还很明显

↑ 调味品也很是丰富。7F的商品力可见一斑。

结语——

京东用这么长时间在北京才开出第三家店,还有人称其为“零售界新晋实力网红”,不新了。这速度,与去年9月放出豪言“5年开出1000家7Fresh”,节奏上不对应啊!而且,用这么长时间“磨”出来的店,还是给人不懂零售的感觉,不知何由。

假以时日,等着7F献出好看的业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