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不信书,信运气”的曾国藩(1)

(1)错误的出发点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年)二月初四,下午五点,曾国藩结束了一天繁忙辛苦的公事之后,由其子曾纪泽和仆人陪同,在南京两江总督府西花园散步,走着走着,曾国藩突然脚步不稳,身子往旁边一歪,曾纪泽忙问他是不是崴了脚。

曾国藩说道:“我觉得脚麻了”,曾纪泽和随从赶忙把曾国藩扶住,曾国藩却身不能支,抽搐起来。曾纪泽叫人搬来一把椅子,让曾国藩坐在椅子上,抬入花厅,家人都围了过来,此时的曾国藩却已经不能说话了。

大概过了三刻钟左右,曾国藩溘然长逝,死于急性脑出血,终年六十一岁。

说说“不信书,信运气”的曾国藩(1)

图1 历经风雨的两江总督府

一代理学大师,湘军创始人,近代中国历史不可不说的曾国藩,就这样去世了。

这在当时,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新闻,然而对曾国藩来说,这一天却是他早已盼望的了。

是的,他很早就想死了。或者说,他早就已经心死了。

那个而立之年时立下内圣外王的崇高目标,更是说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狠话来激励自己的人,就在一个平常的傍晚时分,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你熟悉和了解曾国藩的生平,你就会感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这样的人物了。

我们这个系列,就来评说一下曾国藩。

说说“不信书,信运气”的曾国藩(1)

图2 说不尽的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清廉,家风勤俭,唯独在一件事上,他舍得花钱,那就是买书读书!

短短六十一年生命,自七八岁开始读书,半个世纪下来,曾国藩可谓在书海世界广阔遨游,儒家学派,理学经典,法家论述,再到最后的老庄学说,他都下大力气钻研过。就连他初创湘军时,也是从纸上谈兵开始的,他的军事教科书,是戚继光写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的《纪效新书》。

初期的湘军建制和平时训练,所有的章法都来自于这本写成于1560年的兵书。后来三河镇大败,曾国藩痛定思痛,才渐渐走出了自己的章法,当然,这不是说《纪效新书》不管用,只能说清朝末年的兵源的素质,远不是戚家军那样水准的了。其实就连戚家军,也是精心挑选兵源的,读过明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戚家军的兵源,基本来自于浙江义乌人。

说说“不信书,信运气”的曾国藩(1)

图3 《纪效新书》曾被曾国藩用作建军攻略

曾国藩早年读书,目标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奈何他资质较笨,又碰上一个比他更笨的父亲当他的家庭老师,结果从13岁考到21岁,连续六次失败。

尤其在第六次失败的时候,学台(相当于今天湖南教育厅厅长)专门发布了一篇公告,指责曾国藩“文理太浅”,没给他秀才,只给了一个佾生(音yi sheng)的身份,相当于“半个秀才”,这种公开悬牌批判的行为,给年轻的曾国藩心灵重重一击,他回到家塾后,长年闭门不出,发奋苦读。

每个人或许都感受过这样的时刻,总有几件事情是如此关键,几乎可以改写你未来一生的命运。21岁的曾国藩,正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接下来的那次院试,对他而言,是骆驼上的最后一根草,成或败,将书写出完全不同的人生。

终于,转过年,在他参加的第七次院试中,成功考取秀才,从此,曾国藩好像开悟了似的,短短一年后就考取了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点了翰林,进了京城,从极不顺利发展到平步青云,这样的经历对曾国藩的性格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就有倔强之气的他,从此更加坚定了两个人生原则:勤和恒,而且,他坚定了一个信念——越是身处人生困境,越是要勤勉和有恒。这两者也是以后他在艰难而焦虑的军事生涯中倚赖倚赖的两大法宝。

我们已经很难知道曾国藩少年读的书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他后来的书信和经历来看,他的少年基本还是受家庭影响最深,尤其是他爷爷,更是他的偶像,他的倔强就是亲随他爷爷的性格。

入了京城,进了翰林院,曾国藩开始用读书来改变自己,借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官途顺畅的不得了,他立志成为圣贤的志向,看起来显得多余,换成平常人,有他这样的官运,恐怕早就全力经营官场,攫取更大晋升空间和利益了。

然而,曾国藩读书读的太多,有点读傻掉了,偏偏要去追求成为圣贤,并且开始很认真的训练自己。

笔者翻阅古今中外历史,发现像曾国藩那样刻意训练自己,而最终又有大成的,除了曾国藩,恐怕只有遥远北美大陆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了。

说说“不信书,信运气”的曾国藩(1)

图4 依靠自我修炼成为美国圣人的富兰克林

那么,曾国藩是怎么通过读书来训练自己的呢?

首先,他选择的修炼方法,根基是理学的理论。

理学最早起源于南宋,在那个“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时代,出现了朱熹、程颐、张载、周敦颐这样的理学家,提出了道德神学的理论,把道德和宗教合二为一,从此成功带领中国读书人走上了一条邪路。

理学落实到具体方法论,先后有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法,朱熹提出的“即物穷理”法,号召大家“存天理灭人欲”,更是把秦汉儒生所做的《大学》重新评注后,成为宋朝以后官方及科举指定的教科书,千年古书《大学》里的八条目,从此成为全中国读书人的理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而言之,理学把所有的人生难题和社会问题,全部寄望于用道德修养来解决。

年轻的曾国藩此时并不知道,他选择的出发点,在三十年后,却变成了他永远无法解开的困惑。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