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一、改革時間表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上表中紅色標註的兩個地區已於2017年執行新高考,2018年將是新高考實行的第二年。藍色標註的地區從2017年入學的高一學生(2020年參加高考)開始,實行新的考試招生政策。其餘省份大多從2018年新高一,最遲從2019年新高一開始執行新的政策。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二、新高考來臨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6選3組合模式

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跟以往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文理,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以外,其他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科目中自主選擇。“六選三”科目納入高考成績,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以浙江考生小汪為例,小汪想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的臨床專業,上海交通大學臨床專業2017年在浙江招生的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那麼小汪的選考科目組合就有可以有四種,分別是: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化學+歷史、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地理。小汪只要在這四個組合裡選擇一組即可。

選科6選3的20種組合模式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可能有的學生會認為,無論有多少種可能性,只要選擇自己愛學的,或是相對強的3門學科就可以了,可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6選3之後,許多學校的專業對學生的選課有一定要求:有3門要求(三選一),2門要求(二選一)和1門要求(規定必考)三種,其中1門要求最為嚴格,因為規定的這門要求必須考,否則就不能報考個專業。以上海為例,來看看高校的專業要求與學生“+3”科目的選擇關係。

上海“+3”科目對專業選擇範圍的影響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在這份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種不同選擇可以報考高校的專業比例。如果考生選擇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可以報考99.9%的高校專業;如果選擇了“政治+歷史+地理”組合,那麼只能報考52.9%的高校專業。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6選3”如何選擇

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這裡總結最重要的幾點,供學生和家長參考。

1、參考各大學在浙江或上海的專業招生政策

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統計數據,2018年擬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選考科目範圍涵蓋了2.49萬個專業(類)。其中一半以上的專業沒有設定選考科目,7門選考科目中,選任意3門,都可以報考。在設定了選考科目的1萬多個專業(類)中,物理佔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學,接著依次是技術、生物、歷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雖然每年各高校可能會對選考科目有細微調整,但調整的範圍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可以根據浙江或上海考試院公佈的本科專業選考科目範圍作為選擇的參考。

2、需瞭解各大學同一專業選考科目的不同

根據“職業——專業——選科”這條主線選擇科目。如果不想讀工學專業,物理可以不選;選考歷史、地理、政治三門,是絕對不能讀醫學專業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臨床專業:上海交通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南開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生物;南京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對每個學校各專業的選考科目都要進行了解。

3、排除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勢科目

高考改革之後,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確定,比如卷面成績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麼最終成績就是100分。所以,選擇考生比較擅長的科目,對最終成績會更有優勢。

在學科成績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證物理、化學二選一。否則選擇專業的餘地會非常小。同時歷史、地理、政治相對選科範圍較小,原則上不建議學生全部選擇這3科。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三、考試怎麼考

不分文理語數外全國卷,自選3科目本地卷

2021年起,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不分文理科,取消文理綜合科目考試。

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總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3個科目各150分,以等級分計分,錄取時各科折算為100分。

語數外考試採用全國卷,計入總成績的3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將由省統一組織考試。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具體解析:

1、語數外全國統一考試,即全國卷,雷同以往高考。

語文、數學、外語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滿分150*3=450分。

高考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測試。每年舉行兩次,一次為六月全國統一高考的外語考試,一次根據教育部規定時間進行。考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須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口語考試,其成績作為錄取參考。

2、自選科目等級考試,也稱學業水平考試。採用本省卷,計入高考總分。

除語數外以外,計入總成績的3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將由省統一組織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以等級分計分,錄取時各科折算為100分。比如卷面成績為15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或45%,那麼最終成績就可能是100分或75分。

3、等級考試怎麼考?

等級性考試成績當年和次年有效

高中在籍學生在高中期間獲得的等級性考試成績,在其畢(結)業當年及次年有效;社會考生獲得的等級性考試成績在兩年內可報名參加統一高考,其等級性考試成績在其高考報名當年及次年有效;若在獲得成績兩年內未報名參加統一高考,則該科目成績無效。

5、學業水平考試必須合格

(1)考試安排。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考科目每年組織兩次考試,分別安排在6月和12月,具體安排由省教育考試院提前向社會公佈。

(2)考試時長和卷面分值: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各為90分鐘,卷面分值各為10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科目考試時長各為60分鐘,卷面分值各為100分。選考科目與學業水平考試相同科目採取“二考合一”方式同步進行,考試時長為100分鐘,試卷由卷Ⅰ“必考題”和卷Ⅱ“附加題”兩部分構成,總卷面分值為150分,其中卷Ⅰ“必考題”100分,卷Ⅱ“附加題”50分;考前確定該科目為選考科目的考生必須作答卷Ⅱ“附加題”。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成績的科目,考生不合格比例控制在2%以內。

(3)全面實行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後,積極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選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機會,以最好成績作為最終結果。

(4)高中學生高二上學期期末才能參加全省統考科目的考試,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音樂和美術)、體育與健康的考試時間由市州自行確定。考試不合格的科目允許學生參加一次補考。選考科目考試成績僅限高中學生高三畢業參加高校招生錄取時當次有效。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四、成績呈現、認定與使用

(一)成績呈現

1. 學業水平考試3個選考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以“合格、不合格”呈現。以等級呈現成績的科目劃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等級劃分以卷面得分為依據,以實際參考人數為基數,按預先設定的百分比確定,原則上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和E等級共25%,E等級控制在2%以內;內地民族班在籍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合格線單獨劃定,選考科目等級劃分納入全省統一劃線。

2. 選考科目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將在五等的基礎上細化等級並轉化為等級分後計入,具體辦法另行公佈。

3.滿分為750分。(語文+數學+英語)+(自選1+自選2+自選3)=必考科目卷面成績(語文150+數學150+英語150)+選考科目等級成績(自選1等級分100+自選2等級分100+自選3等級分100)=750分

(二)跨省(區、市)轉學成績認定

由外省(區、市)轉入我省的高中學生,原取得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可以申請成績合格認定,申請認定時須提供轉出地省級主管部門出具的成績證明,認定後的成績僅作為高中畢業依據,不用於高校招生錄取。

(三)考試成績使用

1.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

2.學業水平考試各科考試成績都將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其中,各科考試成績是高職院校提前招生的主要依據;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選考科目成績計入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招生錄取總成績。

3.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業水平考試結果的研究和分析,做好教學反饋與指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不得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依據。

全面解讀新高考,2018高一新生如何選課?怎樣考試?

四、舉例解讀

小張同學是2018年考生,該生所在的地區在其高三那年即2021年採用新高考模式。

1、第一步,小張同學需參加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9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如果合格,一直有效,哪怕以後再次參加高考。如果不合格,尚需補考。

小張同學9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合格後所參加的歷史、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功課的等級考試方可有效。如果三科中有一科不合格,該科需補考。等級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高二在籍學生上學期期末可以參加合格性考試。

2、第二步,小張同學還需選擇三門其它課程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等級考試。考試時間在高考前的一個月,也可提前一年考試。等級劃分以卷面得分為依據,以實際參考人數為基數,按預先設定的百分比確定,原則上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和E等級共25%,E等級控制在2%以內。假設該生選擇歷史、物理、生物三門課程。其歷史、物理、生物三門課程等級考試在全省排名佔比分別為:15%、26%、31%,那麼其三科等級分別為:歷史A-、物理B+、生物B。(湖北等級為A15%、B30%、C30%、D23%、E2%五個等級,極有可能細化為A+5%、A5%、A-5%、B+10%、B10%、B-10%、C+10%、C10%、C-10%、D+10%、D13%、E2%11個等級)。小張同學自選三科等級分可能為歷史90分,物理85分,生物80分(以設定一個等級5分為依據,當然省考試院設定的百分比視情況而定,以3-5分為一等)

3、第三步,小張同學2021年參加全國統一的語數外三科考試。假設考試結果為語文115、數學94、英語123,三科總分為332分。

4、小張同學高考成績呈現為:總分:332+90+85+80=587分,選考科目等級為:歷史A-、物理B+、生物B,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為合格。

說明:本文主要解讀的是湖北高考改革方案,計分方式不同於上海、江蘇、浙江,雷同於海南。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及其考試時間不同省份考試內容和考試時間不同。大體相同的是語數外三科考試時間和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