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其实真颠覆不了什么

【行若 导言】:不要迷茫,不要焦躁,因为你快活不了多久,你也痛苦不了多久。


微信自爆发,全面占领移动端社交,迄今已经5年。

抖音、头条全面占据手机娱乐屏已经1年,

房产市场持续发达已经17年了,一级城市房价全面飙升已经2年了;

实体制造业低迷,依然苦苦坚持,已经持续8年了;

马云退了,王建林载了,柳传志上岸了,任正非封神了。

小米神话光环消退,老罗锤子真成了锤子。共享单车一地鸡毛,P2P全面炸雷,苹果遭遇阻击,国产制造稳步崛起,

..........

互联网其实真颠覆不了什么

我们看到:

那些牛逼的,有的还在牛逼,只是背后是深深的忧虑。

那些苦逼的,依然在苦逼,一如既往挣扎转型,但前景迷茫

有的曾经牛逼,意气奋发,俨然教父

有的置身圈外,默默前行,全然不顾周遭。

但,都已经是互联时代的一份子,都披上或想披上互联的外衣,似乎这样才不至于出局,当初生怕被互联网的“颠覆论”掀了摊子,而今天看来,野蛮人自身已然分化。BAT早已变得参差不齐,华为全面占据头条,更何况其他?

颠覆,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实上,互联网真的未必能颠覆什么。互联网最大特点就是:信息传播效率达到人类目前最高峰值。这就是互联网本质。

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互联网只能提供其中一部分的能量,尽管有联动效应,但毕竟也只是一部分。夸大这种作用,只是互联网领域的企图而已。

但很多人被“互联网”吓坏了。可我们看看:

曾经风头正健的小米,营收速度放缓,和华为这种扎根传统制造研发的企业相比,似乎差距在拉大,后劲明显不足了。两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就可以见端倪:

华为:年研发费600亿,小米:趋近忽略。因为他的模式就是没有研发,高通芯片,日本镜头,oem加工,再加强大的互联网营销力,而产品核心竞争力除了低价,其他几乎不存在。这也是造成小米进攻国际市场出师不利的根本原因:专利权缺乏。

反观华为,则完全不受此影响。后劲十足,基于强大的研发和制造力。而今天贸易战之际,华为和中兴面临同样环境,但应对能力截然不同。凭的是自住研发力和专利权。

再看看格力的董小姐,2017年之前没消停过,很多人以为她被互联网热带到沟里了,图样图森破,董小姐岂是泛泛之辈?

看看其成绩单,国内白电三巨头先后发布了2018半年度财报。其中美的集团的收入为1437亿元,同比增长15.02%;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920.05亿元,同比增长31.40%;青岛海尔上半年收入为885.92亿元,同比增长14.19%。其中格力电器收入153.0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80%;美的集团利润为129亿,同比增长19.66%;海青岛海尔利润额则为48.95亿元,同比增长10.01%。利润数额来看,显然格力电器更加“给力”。

喧嚣的互联网思维并没有影响这些实体企业的掌门,该干嘛依然干嘛,主业从没懈怠。

但有的传统企业真的曾经被互联网的来势汹汹吓惨了,被“互联网思维”搞晕了。可冷静回想下:

没有制造业,天猫、京东卖什么?大众吃啥喝啥。生活是现实的,衣食住行产业永远是刚需。插上互联的翅膀可以腾飞,但只有翅膀没有身体,还能看到什么?

所以,回到本源思考,我们就释怀了。互联网提升效率,加快人类发展步伐,变革技术方向,但支撑市场和国民根本的,依然需要靠实业。而实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核心,互联网并不能替代:

电商影响服装销售渠道,但人人仍需要穿漂亮衣服;渠道重点变了而已。

网购会降低人的逛街频率,但不会因此减少人们对购物的需求;不上街,不代表不逛街。

互联网让信息更透明,但看看尽管有那么多房产平台,为什么中介门店依然比比皆是?毕竟,服务离不开人。

外卖会产生更多的宅男宅女,但替代不了身处好环境品尝美食的感受。看看网红店一家消失一家又起。

互联网能颠覆什么呢?衣食住行,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没一样可以被互联网颠覆替代。相反,365行利用互联网,提升了更高效率,比如:

电信骗子的诈骗成本更低了,

再也不用去东莞了,网上实现O2O服务了

假证贩子利用网络,让产品更显貌似可靠了

连交通罚款都无需当面交了。

不需要买CD了,下载MP3就可以了。

网贷成为90后的鸦片,太容易操作了。

但,

你依然会被骗,因为总有人相信天上这次掉的馅饼,真砸到了自己

没人能替代你“射”的快感

这个证那个证,尽管很多不合理,但依然成为你人生路上绕不过的坎

你依然会被贴罚单

你依然热爱音乐,享受节奏.....

借钱依然要还,你以为P2P爆雷,你的恶意贷款就不用还了?幼稚啊.......

一切,都是人的问题。做出各种产品,提供各种服务,完成商业的套路。

颠覆什么?所谓的颠覆,只是影响完整商业流程的一环,换了个形式、介质或载体。追索到最终,发现围绕终极需求的本质没有变化:产品和体验。

所以,再迷茫的企业也不用迷失,站在终点去回溯,没有颠覆,只有顺应。顺应这个时代潮流,创新变革。需求,他依然在那里。做实业,更需要回归匠心,回归人性。

任你如何颠覆,我自岿然不动。

(www.sinobd.com)一贯观点明确:做产品的,继续打磨好你的产品,让互联网的口碑来帮助你倍速发展。做服务的,打造好线下环境,业务做熟练,人还是要一茬一茬来逛的。

资本神化很多,那是媒体选择给你听的榜样,更多的是你根本没机会知道的事故,才开始就结束了。短短1年,爆仓的上万家P2P平台,最终只会剩下极少数几家留存,而你根本不会知道“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热潮后,这些以“金融创新”为契机的群体,经历过怎么样的疯狂和苦痛。

前景依然不明朗,目前国家重点依然是创造稳定的内外环境,尚未到全面聚焦经济的时节,改革开放40年纪念日之际,我们看到希望,也相信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只是,当下,你得继续挺住。有时,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