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新舟60飞机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2014年2月,一架搭载着数十名内蒙古阿拉善盟旅客的新舟60飞机降落在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完成了西安—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航线的首航。在驶往航站楼的摆渡车上,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副总经理张小红和一位旅客聊了起来。

“您这次到西安准备做什么呀?”张小红问。

旅客的心情显然很好,笑着回答:“我就是来西安购物的,西安是大城市,东西比我们阿拉善盟多。”

4年多过去了,张小红对那名旅客的回答以及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记忆犹新。“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舟飞机给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所带来的便捷,因为在旅客的话里,坐飞机到西安购物就同坐公共汽车到城市中心的商场一样寻常”。

2017年3月29日8时21分,天津飞往山东烟台的幸福航空JR1595航班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顺利起飞。在这架新舟飞机上有一位特殊的旅客,他随身携带着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运输条件非常苛刻,保存的最佳时限仅有6小时。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在天津到烟台这条跨越渤海的航线上,只有幸福航空的新舟飞机每天往返。一场与生命的赛跑开始了,通过机场、安检、空管等相关单位为造血干细胞运输开辟全程快速“绿色生命通道”,该航班于9时22分抵达烟台蓬莱机场。幸福航空烟台基地按照保障预案,安排专车在第一时间将旅客安全送达指定医院。翱翔在边远地区和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地区的新舟飞机不仅向民众播撒下幸福的种子,更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搭起一条条“生命线”,诠释了一款国产民机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是由政府承担起满足边远地区居民航空出行需求的职责,通过航线将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连在一起,保障了交通不便地区人民的基本出行权,为交通不便地区提供基本的通达性,使边远地区居民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作为一款50座~60座级的涡桨支线飞机,且具有较强的机场适应性与环境适应性,同时具备短距频繁起降能力,燃油消耗、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都低于同类型飞机。新舟飞机自然成为肩负满足边远地区居民航空出行需求这一使命的最佳选择。

“人民航空为人民,新舟飞机作为国产民机,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航空公司、地方政府一起,帮助边远地区居民共享社会发展经济的成果。”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总经理王程宽如是说。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成为“最佳选择”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始终专注为中国民航制造出一款适合在偏远地区运营的国产支线飞机的初心。新舟飞机在本世纪初横空出世,打破了中国支线民机市场为国外产商所垄断的局面。十几年来,新舟飞机按照用户的需求和局方的要求所进行的改进超过1600项,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益求精,这是为了让新舟飞机能够飞出中国支线航空更光明的未来。

但数据显示,在中国民航机队中,支线飞机占比不到2%,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在北美、欧洲等成熟的航空市场,支线航空占30%~40%的比例。业内人士表示,支线航空在国内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但小型支线飞机在美国的市场规模很大,我国与美国在支线航空方面的差距,正是我国的巨大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支线航空发展,少不了一款性能更为优越、机场与航线适应性更强,更能满足我国支线航空当前发展需求的新机型。西飞民机毅然扛起重担。2013年12月,新舟700项目立项,成为国家《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两干两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舟700飞机翼展27.9米,机长30.5米,高8.2米,最大航程2700公里。飞机可以在绝大多数海拔4000米以内的机场起降,全新的涡浆发动机与其他类型发动机相比油耗成本更低,更加适合800公里以内的支线航空运输。新舟700飞机标准座级为78座,最多可以增加至86座。

「组图」国产民机为人民

作为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新研发的涡桨支线客机,新舟700飞机采用高效空气动力设计、电传操纵、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等支线飞机先进技术,并实现快速进离场以满足日益繁忙的机场需求,实现了速度与经济的完美平衡,为支线航空运输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已经同华夏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产民机运营和制造领域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实现购买和托管100架新舟700飞机的目标。

“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拥有合适的机型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目前,国内还缺乏支线航线枢纽,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合理地引导,把补贴和政策用在刀刃上,帮助那些旅游资源丰富、支线航线较多以及提供中转服务的机场建成支线航空枢纽。此外,那些有志于发展支线航空业务的航空公司也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张小红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