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眾所周知,在《亮劍》中,李雲龍原本是新一團的團長,這個團組建於抗戰中後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團。李雲龍擔任新一團的團長時,部隊除了新兵多,老兵少以外,武器裝備方面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大部分戰士手裡不是拿的老套筒,就是漢陽造,輕機槍全團不到10挺,重機槍一挺都沒有,這些裝備,也估計都是主力部隊淘汰下來的。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就是在這樣的裝備情況下,李雲龍依然帶出了一支強大的部隊,不到一年的時間,新一團就什麼都有了,歪把子、九二式、擲彈筒、迫擊炮等等。李雲龍也不是聖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所以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這款清朝裝備就是剛剛提到的老套筒和漢陽造,這兩種步槍其實是一個系列,漢陽造是老套筒的升級版。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槍支太差,太陳舊,它畢竟是槍,如果沒有以這些破槍為基礎,李雲龍談何能從日軍手中繳獲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輕機槍呢!所以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還真得好好感謝,這款清朝時期流傳下來的裝備。老套筒和漢陽造產於漢陽兵工廠,而漢陽兵工廠由清朝末年的湖廣總督張之洞創建。原本張之洞在擔任兩廣總督時,準備將兵工廠建在廣州,結果他在籌備一年之後,就被調任湖廣總督。他不甘心一番心血付諸東流,於是就將兵工廠搬到了湖北,建在了漢陽鐵廠附近,並取名“漢陽兵工廠”!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清朝末年,整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所以以當時的條件,是無法設計出自己裝備,只能全靠仿製。漢陽兵工廠生產的第一批步槍,就是仿製的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這種步槍德國人在設計出來之後,存在著退彈困難、容易炸膛等現象,所以就高價賣給了不懂行的清朝。這種德式步槍,採用全長式槍管套筒,最初仿製時,漢陽兵工廠也這樣做,所以這種步槍就被稱為“老套筒”。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後來,兵工廠工程師又對老套筒進行了改良,工程師發現德國人設計的槍管套筒,是為了防止槍管溫度過高而燙傷人,而這對合金鋼的冶煉水平要求非常高,以當時的條件無法達到,所以工程師向張之洞建議,乾脆取消槍管套筒。於是這種去掉套筒後的步槍就應運而生,被稱為“漢陽造”。漢陽造雖然是仿製槍,但是質量並不差,槍支使用的無煙火藥槍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槍彈,射擊精度非常高,所以很快漢陽造就陸續裝備清軍。

《亮劍》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的一款裝備,否則寸步難行

清朝滅亡之後,北洋政府也依然用漢陽造裝備部隊,甚至在九一八事變之後,除了部分中央軍嫡系部隊,能裝備少量的最新式中正式步槍外,大部分的中國軍隊仍在使用漢陽造。包括抗戰爆發後,漢陽造也一直活躍在抗日戰場上。漢陽造幾乎見證了整部中國近代史,其功不可沒。所以,李雲龍能壯大新一團,全靠清朝時期生產的漢陽造步槍,否則寸步難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