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的日常生活,只要有空闲时光,也难免要相互邀约喝上几杯

借酒浇愁

以酒满足精神需求,是人类社会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陶渊明、李白、曹雪芹等文化修养出众的大诗人、大文豪,也常常以酒诱发灵感、借酒浇愁。例如,自古以来,陶渊明的《饮酒》虽描述了桃源般悠然自得的生活,但实际上则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用这句诗句,借酒来忘却自己的烦恼,将心中对现实仕途的坎坷和不满抛却,却是愁更愁。现代,人们亲友去世。遇到困难、心中不快,借酒消愁除哀。这些无不是借酒来消除自己内心郁闷苦闷的心情的典型例子。

有酒的日常生活,只要有空闲时光,也难免要相互邀约喝上几杯

日常生活

即使是在既无大喜大悲的平静心态下,只要有空闲时光,也难免要相互邀约喝上几杯,联络感情,聊聊自己的理想抱负,谈谈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这些虽都是琐碎之事,酒在此时此刻却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例如,在怒族生活中,有酒喝被视为人生最幸福的事,尤其喜欢聚饮,甚至,“晚上各自收工回家,吃罢晚饭后,心里老觉得有一件事要做,而且非做不可,这件事就是集体喝酒”。大家聚到一起,饮着酒,趁着酒兴,“把酒话桑麻”,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想,觉得是莫大的快慰之事。

有酒的日常生活,只要有空闲时光,也难免要相互邀约喝上几杯

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也常常与酒息息相关。酒助歌舞之兴,歌舞酣畅之时酒兴益浓。而且少数民族还有大量的吟咏酒的“酒歌”,描述与酒相关的生活,抒发由酒激发的情感。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借助酒兴,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日常生活中,适量的饮酒还对人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维护心脏健康,保护血管等等。

总结 酒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酒文化承载了官场文化,艺术文化,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了艺术情操,还在一定程度帮助人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此外还对人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因此,在现代人们看来,酒已经不仅仅是食物,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酒的日常生活,只要有空闲时光,也难免要相互邀约喝上几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