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状元会担任翰林院修撰,那么下次的状元同样担任此职务,他除了礼部还能去哪里?

侃砍历史


状元任职和礼部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另外翰林院修撰这个职位并不只是一个缺,所以不用担心再有状元入职没地方安置。

状元的升官图其实非常清晰,下面主要根据《大清会典》,扼要说一下。

科举考试中,进士参加殿试朝考,考列第一的就是俗称的状元。状元不需要再进行实习(当庶吉士之类),就可以直接进入帝国中央的青年干部候选队伍,其第一步就是进入翰林院,直接任职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是帝国中央的储材机构,同时也负责编修国史、拟写典章等。其人员从上至下依次是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状元入职后,直接就可以担任修撰实职,为从六品职(同时参加朝考的其他进士中,榜眼、探花直接担任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中排名靠前的选为庶吉士进行学习历练。在这一点上,状元就比同科的其他进士进步快得多)。

按照正常晋升路线。从翰林院修撰向上,仍然是走翰林院的路线的话,下一步就是升为侍读、侍讲。(如果不是依着翰林院的路线,有可能升为左右春坊庶子、国子监司业等等)

从翰林院侍读、侍讲向上,就是侍读学术、侍讲学士。此时,就有了升为各部侍郎的资格。

如果升至各部侍郎,通常有内外两条路线。外放的话,起点就是总督。如果继续在中央,就是各部的尚书、左都御史。此时,就有可能入值军机。

再往上升迁的话,那就是文臣的顶点,即大学士。

总体来说,一旦考中状元,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个人进入了在帝国中央高层快速晋升的快车道。只要不发生事故,基本上是前程似锦。

下面举一个实例以作说明,即以清末状元翁同龢为例:

翁同龢于咸丰六年中状元,当年就除翰林院撰修撰。咸丰十年迁国史馆纂修。同治元年任右春坊右赞善,同治四年升任右春坊右中允,同治六年升任右春坊右庶子,同治七年升国子监祭酒,同治九年升太仆寺卿,同治十年升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光绪四年升左都御史,光绪五年任刑部尚书,光绪八年入军机处行走。大致上从中状元开始,用了不到30年时间,到达了军机处层面。


海研会


清朝状元进入翰林院任职可以说是个不成文的传统,有没有例外没仔细研究过,不过绝大部分都是进入翰林院任职了。从官职上来看,进入翰林院似乎还没有同榜其他人的官职大,但翰林院却不是个普通部门,乃是“储相”之地,乃是真正的干部储备基地。

翰林院不是一般地方

明清有着一甲进士直入翰林的规矩,也就是说状元、榜眼、探花是直接可以进入翰林院的,而同榜二、三甲的进士则需要通过考取庶吉士才能够进入翰林,这被称为“朝考”。入选翰林院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这被称为“钦点翰林”。

明清一代,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想要当上宰相,必须有在翰林院任职的经历。翰林院毕竟是天子近臣,经常与皇帝、朝中重臣、皇亲国戚打交道,几年下来积攒的政治资源根本不是外放官员能够比拟的,升迁的速度也不是其他官员能比的,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按例一般也由翰林院官员担任。

状元入职翰林院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院内部经验丰富者担任教习,传授各种知识。三年期满后,会在下次会试之前进行考核,这被称为“散馆”。只有成绩优异者才会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的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等职,也有被外放到地方为官的。

也就是说,翰林院每三年会被淘汰一批,从而空出位置给新科进士,而能够依旧留在翰林院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状元的升迁之路

作为科举中的佼佼者,状元的升迁速度非常人所能比,他们入选翰林之后,一般就是被当做宰相来培养的,一辈子只要不犯错,进入中枢乃是迟早之事。入翰林之后,状元的升迁之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1、翰林院内部直接升迁。状元进入翰林院一般会被任命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差一点的也会被任命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如果能够在每三年一次的考核中“留馆”成功,那么便可以通过翰林院内部的升迁通道进行晋升了,前景那也是一片光明的。第一次“留馆”成功便基本会被任命为正六品的侍读或者侍讲,之后便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到正五品的学士,期间一般还会兼任其他事务,之后便是顺理成章的进入内阁或军机处了。如果留在翰林院内部升迁,速度当然是快,台阶相对较少,但也有命背的或者只会死读书的,这种人一旦进入翰林院,有的就此被遗忘了,一连十几年都不得升迁。

2、由外部升迁。翰林院虽然好,但毕竟是个清水衙门,因此很多人都会找机会外放,离开翰林院之后,大部分人都会留在京中六部或其他衙门任职,之后便和其他官员一样等着升迁;少部分会被外放到地方为官。这些人虽然不在翰林,但毕竟有入职“翰林院”这个光鲜的履历在,所以他们的升迁速度较之普通官员来说也是要快一些的。


综上所述,作为科举中的佼佼者,考中状元之后的他们都会进入翰林院任职,之后便可通过翰林院内部的淘汰机制选择留在翰林院或者外放为官两条升迁之路,总体来说比一般的官员升迁速度要快很多。


香茗史馆


状元正式作为进士第一名的称呼是在明代。明代进士前三名,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其余二、三甲进士选庶吉士者出馆之后也可授翰林院官职。

明代翰林院有史官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

翰林院修撰并不止一人,洪武十四年定修撰三人,按照三年会试计算,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有三名状元担任修撰,期间相差九年,而九年时间,状元不可能得不到升迁。再者,虽定置修撰三人,但实际“往往溢额”,名额并不固定。

一般而言,状元在翰林院担任从六品的修撰若干年,然后升任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读、侍讲,再往上就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或者侍讲学士。这时候大多结束在翰林院内部的任职,开始调至各部,通常担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再进一步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

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变化,最常见的是在翰林院任职的同时往往还会在东宫所属的詹事府、左春坊任职。

成化八年的状元吴宽,初任修撰,后升任从五品的左春坊喻德,孝宗即位迁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不久进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兼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弘治八年升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弘治十六年升任正二品的礼部尚书。成化十一年的状元谢迁,初任修撰,迁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弘治初任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兼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不久任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兼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后又加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还有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李春芳,初授修撰,不久即被破格提升为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为翰林院最高长官,再转迁正四品的太常寺太常少卿,之后即任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再升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申时行,初任修撰,后官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后任正三品的礼部侍郎,之后转吏部,万历六年进正二品的礼部尚书。

当然,实际上状元的官员升迁很复杂,有的一辈子可能止步于翰林院,如永乐十三年的状元邢宽,一生最高官职为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有的则可能平步青云,如崇祯十三年的状元魏藻德,十六年即为东阁大学士,十七年即为兵部尚书兼任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楚邾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殿试第一名称 “状元”,又称状头、鼎元、殿元。

唐代举人赴京会试者必须投状(即投送状纸,类似报写考生资格信息资料),故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为科举功名中的最高荣誉。沿至明清时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官级六品。

状元虽为一甲进士第一名,但入翰林院任修撰一职官级六品并不高,他们的理想也并非就此终止。

唐代朝官兼任修史之职者,称 “史馆修撰”,简称 “修撰”,相沿至明清时,将分掌图书、经籍、修史等三馆的大学士等职务并入翰林院,故翰林院也称 “馆阁”。

翰林院隶属礼部,修撰自然是礼部下属部门职务之一。对于状元来说,翰林院相当于继续深造学习的地方。修撰事务,不像在六部直接的事务那样繁重。这样,编撰们如果有政治抱负的话,还可以把精力放在学习处理朝政,了解朝廷中枢事务运转等方面。这是因为,翰林院大学士常为皇帝的学术或咨政等兼职顾问,身处翰林院毕竟跟内阁、皇帝的关系相对亲近,也更容易被内阁、皇帝了解,升迁为侍郎等职也有可能,将来更有可能进入朝廷中枢,成为一、二品的内阁辅政大臣。

明代有一种说法,不是进士出身,不能入翰林院;不是翰林院出身,不能入内阁。可见,做大学士、入阁,才是状元的终极目标,尽管历代靠状元出身官至内阁大臣的人为数不多,但哪个状元又会因此而泯灭自己的梦想呢?

所以,明清状元在常态下只有去礼部下属的翰林院任修撰,除非之后官职提升或者犯罪受罚。


诗情书韵


明清的状元还须三甲进士出身的人,条件必须有一个赏识你的翰林院的大学士推荐引用,否则都派到外地从地方官做起。不是有句俗语:朝中有人好官吗?


丹心诗词


古代戏词里常有“中状元、点翰林、招为皇家婿”的情节。那么问题来了,翰林院究竟是个什么?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智囊团,负责替皇帝起草文书,但这地儿还有一个更大作用,便是替国家储备干部。

而在明清,中了状元后很流行的安排就是进翰林院担任修撰,而中了榜眼、探花一般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明清时翰林院修撰一般为从六品官,而编修则是正七品,这里可以看出,状元当得官就比榜眼、探花大了。

然而不是就单单在翰林院任了职就完事了,如果在里面干得好,有可能就被调走了,或者被调到地方成为要员,或者登上金銮殿高居庙堂。

所以说起来,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在翰林院担任修撰,实则为国家储备干部。


起缘文化


武壯元,可代兵打仗


张志富网名老兵\n



吴敬吕



qzuser8662273赣江


同现在的管培生和选调生,是帝国的干部人才的主要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