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我们的头条号经常会收到类似这样的提问:“我刚开始喝普洱茶,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喝到的茶是好是坏。我要怎么做才能快速提高我的普洱茶品鉴水平呢?”

其实,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普洱茶学习也是如此。

但如果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制定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方案,就会比胡子眉毛一把抓地胡乱学习更有效率、更出成果。

为此,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学茶经验,在此基础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最终写出此文,与各位茶友们分享、交流。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1、积累普洱茶基本品鉴知识

想要快速提升普洱茶品鉴水平,第一步就是积累基本的品鉴知识,这一步是基础,没有任何能够取巧的捷径。

如果连普洱茶基本品鉴知识都不清楚,那后面的学习也将难以继续,因为这一步是必经的基础阶段。

如果基本品鉴知识不足,后期往往会出现喝到一款茶,知道这茶好喝,但不知道具体好喝在哪儿?

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分享和描述。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本品鉴知识包含两大方面: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①品鉴的基本流程和品鉴操作

观干茶→闻干茶香→观汤色→闻挂杯香→品滋味→闻杯底香→看叶底→闻叶底香

如此一整套流程逐次品鉴下来,就算还不懂应该如何描述所品鉴的茶品质,但对茶品已经有了初步大概的评判。

流程的作用就是让品鉴者系统化、宏观地去了解一款茶品,而且品鉴的基本流程并不复杂,多练习几次也就能够掌握。

如果再结合很标准的品鉴操作,那么至少在其他人眼中,你品鉴的时候已经像模像样了。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②品鉴的具体项目、指标

学会了基本流程,接下来就是在每个流程中,对各项品鉴项目、指标的具体详细品评与鉴定。

如果说走流程是学样子,那么品鉴的具体项目、指标就是学内含。

茶叶品鉴主要有五大项目,即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每一个项目之下都有一系列的基础品鉴知识需要学习,如对茶叶外形评价可分为老嫩、条索、色泽、整碎度、净度五项具体指标;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汤色评价又可分为颜色、亮度、清浊度三项具体指标;其他香气、滋味、叶底等大项之下也有更为细化的具体品鉴指标。

将这五大项目的具体品鉴指标作出系统化的梳理学习,对于之后品鉴普洱茶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的必要性、基础性环节。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2多喝多比较,感受不同普洱茶间的差异

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入门品鉴学习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升级品鉴学习。

在掌握了基本的普洱茶品鉴知识之后,就可开始实际品饮,通过品饮逐一验证上一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开始升级。

而喝不同的茶品,做出比较是升级最快的途径,因为通过实际对比会对各项品鉴项目有更为显著的体会。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陈期15年的老曼峨生茶茶汤|南茗佳人拍摄

如台地茶和古树茶对比;春茶和秋茶的对比;树龄低一些的古树茶和高一些的古树茶对比;

纯料茶和拼配茶的对比;不同山头普洱茶对比,如对比易武弯弓的极致细柔与布朗山老曼峨的直接粗犷,感受不同山头的风格特色;

不同存储陈期的茶对比,感受不同陈期之下茶品的不同滋味;不同仓储环境的茶对比……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弯弓新生茶茶汤|南茗佳人拍摄

诸如此类,最好能够同时品饮两款不同特色的茶,这样能够较为深刻、显著的感受到两款茶不同特色的差异,从而立刻做出对比,让自己的身体记住品鉴时不同茶品较为显著的特色差异,能够较为快速的提升普洱茶品鉴水平。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3、归纳总结,找到自己喜欢的滋味口感

完成了入门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通过多喝对比感受不同普洱茶的口感差异之后,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积累,

开始对自己已有的品鉴知识做总括性的归纳,将已有的品鉴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总结,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普洱茶品鉴水平。

而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口感滋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化的品鉴知识。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虽然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梳理和对比品饮,能够相对快速的提升普洱茶品鉴水平。

但普洱茶品鉴水平的持续提升,根本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品鉴知识,以及品饮经验的积累才能够达到。

我们采访了10位老茶客,最终总结出这3条学茶要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