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2008年10月31日,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一场社会实验悄然开始。


区块链: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十年,弹指挥间

十年前的今天,一个化名“中本聪”的神秘极客在密码群组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系统开始运行。

那时比特币只是比特币,区块链还没有出现,也只有一个极少数人参与其中。

2010年2月6日诞生了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5月22日有人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2个披萨。

2012年,比特币开始进入极客小众的眼帘,“点对点、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一些人开始为这一技术着迷,但“区块”只是”区块”,“链”只是“链”。

2013年,德国政府确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紧接中国百度宣布开通比特币支付,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也明确了比特币的合法性,比特币价格由年初的13美元一度飙升至1242美元。

而后中国银行体系遏制、Mt.Gox的倒闭等事件触发大熊市,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初一度至200美元以下,许多企业倒闭。

2016年,“区块”和“链”这两个字变成了一个词:“区块链”,大家开始更关心背后的技术。

再后来,矿机、莱特币、以太坊、山寨币、币圈、链圈、联盟链、公有链……

十年间有太多人的故事、憧憬与迷茫,

但那只是属于一小部分人的历史、信仰与主场,直到2018年。

2018,浪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8年,区块链似乎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一年,春节刚刚过去,一篇《一夜之间,中国有3亿人“搞懂”了区块链》在朋友圈疯转。

暴热的区块链编造了一个理想国,也带来了一片名利场,

资本家、传统企业、媒体、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

无数人开始关注到区块链世界,纷纷入局或布局这片热土。

“ALL IN区块链”一时间成了一个很酷的热词。

而资本的追逐带来了关注,也同样带来了泡沫。

骗子、假先知、传销盘, 一哄而上神话区块链的价值,

创业者、从业者、媒体,就连本应安安静静敲代码的技术也奔走世界各地,开会、聚会、演讲,希望从这片热土打开自己的新天地。

“分片技术、链改、币改、聚合链、多链、STO……”,一堆新的名词不断涌现。

然而这样的热闹,很快就被行业的寒冬浇灭了热情。


区块链: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但2018年的寒冬远不止此,

这一年,中美贸易战打响。

这一年,美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收跌,紧接着亚洲股市也追随美股全面暴跌,全球股市一片哀嚎。

这一年,全球经济也迎来寒冬,新周期、调结构、消费降级、P2P暴雷……

这一年,互联网同样迎来寒冬,人口红利消失。

浪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今天的区块链和当年互联网非常相似,寒冬会让99%的区块链项目死掉,但也同样意味着新的机会,因为它让大家又重新站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从历史看未来,下一个十年区块链会怎样?


区块链: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2018年的区块链,犹如1998的互联网世界,注定会是不平凡的一年。

1998年互联网从业者们也每天都忙着聚会、开会,还有怎么干掉竞争对手。满大街的网站广告和现在时不时刷屏的朋友圈区块链文章一样多,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互联网寒冬便突然降临,那些满大街的网站广告也好像一夜之间被大风刮走了。

资本的寒冬,经济的萧条,互联网的泡沫。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

1998年,成立于1997年的网易正式推出电子邮件服务。

1998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毕业回国的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

1998年6月,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

1998年9月,谷歌以私营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

1998年11月,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个年轻人在深圳问朋友借了一间舞蹈教室注册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现在熟悉的腾讯。

1998年12月,一家名叫新浪(NASDAQ:SINA)的网络公司成立,2012年11月新浪注册用户已突破4亿。

1998年刚过去不久,1999年3月马云带领18位创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而在他们刚起步的那些年,很多大企业大机构,根本不屑于对接他们。20年过去了,很多当时的大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但当初这群怀揣梦想投入互联网创业的热血青年却缔造出了一个个互联网“帝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又有各自的曲折与精彩,

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但我们相信每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区块链人,都不会被时代辜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