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头条的2018:一个传统财经媒体人的头条号运营之路

2018,戊戌年,一个特殊的年份。

于国家而言,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普天同庆的日子;

于内容行业而言,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下,传统媒体走向瓦解和重构;

于我个人而言,是离开传统财经媒体,大力投入头条号运营的一年。

从2017年3月28日更新第一篇头条文章,到2018年12月21日,我所运营的A股老玩童的头条号,共计更新了317篇原创文章。

没有花费任何一分钱推广的情况下,A股老玩童头条号粉丝数达到12670人,阅读量将近300万元、微头条的阅读量也超过100万,总阅读量突破了400万。

我和头条的2018:一个传统财经媒体人的头条号运营之路

尽管粉丝数量不多,累计阅读量也并不算太高,今日头条运营小伙伴还是给我分配了一个广告任务,而收费专栏功能的上线,也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多的盈利空间。

1、粉丝数量和点评

作为从业六年多的财经媒体人,在传统媒体从业时,写了大量的文章后,并不清楚谁读者是谁。进驻今日头条后,每天缓慢的粉丝增长中,可以看到一个个冰冷数据后面,都是鲜活的个体。

从A股老玩童头条号粉丝的用户画像来看,24岁到40岁之间的粉丝居多,合计达68.17%。其中,24-30岁的读者占比44.9%,31-40读者占比23.27%。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读者占比20.87%,男性读者占比79.13%。晚上的9点到10点,则是粉丝最为活跃的时间段。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三地的读者群体最多,分别占比13.07%、9.91%和6.86%。

值得一提的是,粉丝数量不大的情况下,通过今日头条的算法和推送,A股老玩童

头条号的稿子还是得到大量的曝光,带来大量的阅读量和评论。

9月12日,A股老玩童的头条号发布《令人发指!可恶的外媒嘲笑A股只值5个苹果》一文,阅读量达5.2万,评论数量则高达3062。

我和头条的2018:一个传统财经媒体人的头条号运营之路

这是一个让笔者吃惊的评论数据。

笔者往常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更新内容,后台从未出现过如此庞大的评论数据。从这点上看,今日头条号上财经领域的读者数量还是十分庞大和活跃的。原本对今日头条内容传播效果还存有的小小疑虑,此时便全部烟消云散。

数字是死的,K线涨跌起伏背后,却是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家庭。上述3000多条评论逐条阅读下来后,让人真切感受到,股市下跌、蒸发数以万亿计的财富背后,给股民朋友们带来财富和心理上的创伤有多重。

2、阅读量

回看去年3月份更新的第一篇文章《奇葩!当年大名鼎鼎的庄股,又在上演新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个粉丝的情况下,通过头条的算法推送居然有1.4万的阅读量。

得益于头条的推送机制,A股老玩童的头条号,在今年的10月和11月收获了两篇“10万+”的文章。

我和头条的2018:一个传统财经媒体人的头条号运营之路

10月14日,《连董事长都跑路了,这样的上市公司还有人敢买(名单)》,阅读量达11.8万。

11月3日,《72股发布减持公告!A股刚刚回暖,为什么这些公司急着减持?》,阅读量达19.9万。

虽然并不是那种动辄成百上千万的阅读量,但作为垂直领域的内容来说,能够在今日头条上拿到“10万+”的数据,对于个人而言,还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毕竟,在微信公众号上写的文章,最高的时候也只有6000多的点击率,而在今日头条上,拿到上万点击率的稿件次数却是不少。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盗版以及低成本的复制黏贴,常常让原创作者头疼不已。

今日头条上提供了相应的法律援助,如维权赔偿和快速删文功能,致力于解决版权保护上的问题。从这点上看,就是对原创作者们最大的尊重和保护。

A股老玩童头条号11月份签订维权赔偿合约后,目前确定今日头条平台外抄袭的文章19篇,而没有签订前,抄袭的文章也又数十篇。

不过,整体上来看,维权、删稿成功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删稿成功的只有一篇稿件,但并没有具体的维权赔偿成功案例出现过。

相信后续随着版权保护的进一步推进,今日头条保护创作者的措施会进一步加大。

最后需要感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的运营小伙伴,主要有两个方面:1、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头条号的负责财经领域的运营小伙伴会及时处理创作者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创作者能够安心、高效的创作;2、为了加大力度扶持原创作者,今日头条还为内容原创者提供孵化空间,对接外部资源,让原创作者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商业化的运作。A股老玩童目前的头条号已经签约。

2018年即将过去,在马上到来的2019年,A股老玩童的头条号也将加大内容创作力度,携手头条号为投资者朋友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