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頭條的2018:一個傳統財經媒體人的頭條號運營之路

2018,戊戌年,一個特殊的年份。

於國家而言,這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普天同慶的日子;

於內容行業而言,在移動互聯網平臺的衝擊下,傳統媒體走向瓦解和重構;

於我個人而言,是離開傳統財經媒體,大力投入頭條號運營的一年。

從2017年3月28日更新第一篇頭條文章,到2018年12月21日,我所運營的A股老玩童的頭條號,共計更新了317篇原創文章。

沒有花費任何一分錢推廣的情況下,A股老玩童頭條號粉絲數達到12670人,閱讀量將近300萬元、微頭條的閱讀量也超過100萬,總閱讀量突破了400萬。

我和頭條的2018:一個傳統財經媒體人的頭條號運營之路

儘管粉絲數量不多,累計閱讀量也並不算太高,今日頭條運營小夥伴還是給我分配了一個廣告任務,而收費專欄功能的上線,也讓我看到了未來更多的盈利空間。

1、粉絲數量和點評

作為從業六年多的財經媒體人,在傳統媒體從業時,寫了大量的文章後,並不清楚誰讀者是誰。進駐今日頭條後,每天緩慢的粉絲增長中,可以看到一個個冰冷數據後面,都是鮮活的個體。

從A股老玩童頭條號粉絲的用戶畫像來看,24歲到40歲之間的粉絲居多,合計達68.17%。其中,24-30歲的讀者佔比44.9%,31-40讀者佔比23.27%。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女性讀者佔比20.87%,男性讀者佔比79.13%。晚上的9點到10點,則是粉絲最為活躍的時間段。

從地域分佈來看,廣東、江蘇、北京三地的讀者群體最多,分別佔比13.07%、9.91%和6.86%。

值得一提的是,粉絲數量不大的情況下,通過今日頭條的算法和推送,A股老玩童

頭條號的稿子還是得到大量的曝光,帶來大量的閱讀量和評論。

9月12日,A股老玩童的頭條號發佈《令人髮指!可惡的外媒嘲笑A股只值5個蘋果》一文,閱讀量達5.2萬,評論數量則高達3062。

我和頭條的2018:一個傳統財經媒體人的頭條號運營之路

這是一個讓筆者吃驚的評論數據。

筆者往常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更新內容,後臺從未出現過如此龐大的評論數據。從這點上看,今日頭條號上財經領域的讀者數量還是十分龐大和活躍的。原本對今日頭條內容傳播效果還存有的小小疑慮,此時便全部煙消雲散。

數字是死的,K線漲跌起伏背後,卻是千千萬萬個有血有肉的家庭。上述3000多條評論逐條閱讀下來後,讓人真切感受到,股市下跌、蒸發數以萬億計的財富背後,給股民朋友們帶來財富和心理上的創傷有多重。

2、閱讀量

回看去年3月份更新的第一篇文章《奇葩!當年大名鼎鼎的莊股,又在上演新的故事》,沒有任何一個粉絲的情況下,通過頭條的算法推送居然有1.4萬的閱讀量。

得益於頭條的推送機制,A股老玩童的頭條號,在今年的10月和11月收穫了兩篇“10萬+”的文章。

我和頭條的2018:一個傳統財經媒體人的頭條號運營之路

10月14日,《連董事長都跑路了,這樣的上市公司還有人敢買(名單)》,閱讀量達11.8萬。

11月3日,《72股發佈減持公告!A股剛剛回暖,為什麼這些公司急著減持?》,閱讀量達19.9萬。

雖然並不是那種動輒成百上千萬的閱讀量,但作為垂直領域的內容來說,能夠在今日頭條上拿到“10萬+”的數據,對於個人而言,還是非常開心的事情。

畢竟,在微信公眾號上寫的文章,最高的時候也只有6000多的點擊率,而在今日頭條上,拿到上萬點擊率的稿件次數卻是不少。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盜版以及低成本的複製黏貼,常常讓原創作者頭疼不已。

今日頭條上提供了相應的法律援助,如維權賠償和快速刪文功能,致力於解決版權保護上的問題。從這點上看,就是對原創作者們最大的尊重和保護。

A股老玩童頭條號11月份簽訂維權賠償合約後,目前確定今日頭條平臺外抄襲的文章19篇,而沒有簽訂前,抄襲的文章也又數十篇。

不過,整體上來看,維權、刪稿成功的文章還是比較少的,刪稿成功的只有一篇稿件,但並沒有具體的維權賠償成功案例出現過。

相信後續隨著版權保護的進一步推進,今日頭條保護創作者的措施會進一步加大。

最後需要感謝今日頭條財經頻道的運營小夥伴,主要有兩個方面:1、日常的運營過程中,頭條號的負責財經領域的運營小夥伴會及時處理創作者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創作者能夠安心、高效的創作;2、為了加大力度扶持原創作者,今日頭條還為內容原創者提供孵化空間,對接外部資源,讓原創作者的內容得到進一步商業化的運作。A股老玩童目前的頭條號已經簽約。

2018年即將過去,在馬上到來的2019年,A股老玩童的頭條號也將加大內容創作力度,攜手頭條號為投資者朋友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