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游客事件:游客不够体面,不代表瑞典警方没有过错

近日,3名中国游客在瑞典遭遇警察粗暴执法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些人认为这一家人是"咎由自取",并且"丢脸丢到国外",一些人认为瑞典警察执法方式太过粗暴,中国游客没理由被这样对待。两方各执一词,也都有各自的道理。

根据当事人曾先生接受环球网采访时的说法,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事情的经过。

9月1日接近零点时,曾先生带着父母前往"斯德哥尔摩发电机"旅店,他在该旅店以人民币831元的价格预订了一间房间,但预订时间为2日下午入住,三人到达后,旅店告知当日已没有空房。

曾先生是由于没算好时差,一时马虎订错了时间,还是觉得凌晨才到达却要花一整天的房费不划算,我们不能恶意揣测。总之,人为造成的困境已经产生了。

向前台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三人被允许暂时坐在酒店大堂。曾先生称:"此时旅店工作人员的态度还不错,并主动调低了大堂的背景音乐音量"。可见酒店方面一开始对其抱着友善的态度,并没有任何歧视。

将父母安排在酒店大堂靠里的座位后,曾先生外出寻找周围是否有旅店可以入住。此时,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同样没有找到酒店"的"中国女留学生"。考虑到深夜室外气温仅有9度,加之附近有难民和醉汉不太安全,曾先生决定带她一起回旅店暂时取暖。

这时曾先生的身份不过是酒店的"准客人",自己都是被暂时收留,他有什么资格再将一个无关人员带回酒店大堂?旅店可不是他自家开的收容所。何况这个女生作为留学生,却没有住处,找不到酒店,实在很蹊跷,让人不由得对她的职业浮想联翩。

事情在这里开始急转直下。

曾先生称"此时旅店工作人员的态度突然变得恶劣",工作人员要求这位中国留学生"必须离开"。留学生离开几分钟后,旅店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过来称"你现在必须带着行李离开"。

可见,曾先生莫名其妙将一个陌生女孩带到酒店大堂的行为,激怒了注重保护私人领域的瑞典人。

于是,曾先生向酒店工作人员解释称自己正在查找附近的酒店,同时向酒店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呆到天亮、在吧台购买东西以换取多呆一会、用2日的预订来换取在大堂呆几个小时。

曾先生还向工作人员表示,两位老人的身体不好,请考虑一下他们的情况。

对于曾先生的各种请求,工作人员都表示"与他无关,必须立刻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帮助曾先生是情分,不帮他是本分。但对于在中国人情社会生活惯了的我们,这句话在一位服务业人员口中说出,听上去确实有些刺耳。

僵持不下之际,酒店工作人员报警叫来了2名瑞典女警察。曾先生向警察解释了情况,强调自己是游客并非难民,并表示自己可以离开,但希望父母能暂时休息。

诚然,警察有义务为酒店驱赶不速之客,而没有义务为曾先生一家人解决住宿问题。于是警察把曾先生父母抬出了酒店。

瑞典游客事件:游客不够体面,不代表瑞典警方没有过错

这时就发生了我们在流传的视频中看到的一幕——曾父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曾母撒泼似的嚎啕大哭,曾先生大喊着"This is killing!",宣称警察杀人了,并当场献上一次精彩的假摔表演,自己跳起来,摔倒在父母身边,旁边没接触到他的女警一脸懵比。

曾先生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我当时没有办法思考这种方式是否妥当,我只是想控诉警察的作为,并向路人求助"。

一家人在异国街头大哭大闹,看客都替他们脸红。网络上的舆论到也因这段视频发生反转,仿佛平时那种撒泼打滚爱占便宜欺负年轻人的老太太终于在外国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加上人们对国内执法人员奉行按闹分配原则,处理结果一贯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积怨已久,反倒对坚持原则、不怕撒泼的瑞典警方有了一丝理解。

有人对着曾先生的妈妈口出恶言,说这是"农村大妈到国外丢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家人成为了国人的出气筒,借以发泄积聚已久的怨气。

瑞典游客事件:游客不够体面,不代表瑞典警方没有过错

曾先生称父亲被抬上了车后,在车上被警察打醒了,并出示了父亲肋骨旁有淤青的照片。

警察带着曾先生一家远离了酒店,曾先生称"当时周围一片漆黑,打开地图一看是片墓地。我认为这对中国老人而言是一种侮辱,是警察在捉弄我们。"

然而实际上,环球时报一开始宣称的"几十公里外的坟场"实在言过其实,那不过是距市中心五六公里的"森林教堂花园",附近有接待收容的教堂,不远处有运营到凌晨三点的地铁站,并且是世界文化遗产,并不是什么阴森恐怖的荒郊野岭。

最后,在过路的一位瑞典人的帮助下,曾先生一家终于在凌晨四点多钟回到了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暂时结束了这趟闹腾的旅行。

这一家人有很多黑点,有想占小便宜的嫌疑,没有分寸感,街头假摔,嚎啕大哭……确实显得不够体面。但所有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曾先生一家不够完美,不代表瑞典警方的做法完全合适。一码归一码,瑞典警方的确存在着执法粗暴,不够人性化的问题。

就像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说的:我们三位游客,深更半夜,没有违反瑞典法律,却遭到瑞典警察粗暴对待,我们也希望瑞典政府依法办事。

哪怕就在市中心,哪怕瑞典人对待公墓并不像我们这般忌讳,但凌晨的公墓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可以让外国游客安心呆下去的地方。就算那里离通宵运营的地铁再近,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又怎会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带着年迈且身体不好的父母,曾先生又能去哪?

瑞典警方的做法可谓是简单粗暴。

2011年中国颁布了行政强制法,在法律层面确立了一项日落条款,在中国,这种把人强制丢大街上的措施是不能在夜间进行的。

中国使馆的职责是保护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生命、安全和尊严。因此大使馆为曾先生一家出头,为其争取合法权益的做法不应被指摘。就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这一家三口的事情借题发挥,我认为大使馆的做法也没有问题。国门之外,大使馆就应该护短,哪怕维护的是个熊孩子。

桂大使曾说,"在斯德哥尔摩平均每天都发生2起中国游客被盗抢护照和钱包的事件……到现在没有一起报案有回应,更没有一起破案"。

在1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截至目前,中方尚未收到瑞方关于此事的调查进展情况,瑞典警方仍未回应中国使馆有关见面沟通情况的要求,这不符合外交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

而据瑞典当地媒体报道,瑞典首席检察官埃里克森表示,瑞典国内针对该事件的调查早已于9月7日结束,评估结果是瑞典警方没有任何过错。检察官声称"当出现无序行为时,警察这种处理是非常普遍和标准化的程序"。

但同时,坚信自己没错的瑞典警方却迟迟不肯公布执法记录仪和行车记录仪,又是出自什么考虑呢?曾先生父亲身上的淤青,又是怎么来的呢?

游客有问题不假,但瑞典警方仍然应当为处置不人性而承担责任。

瑞典游客事件:游客不够体面,不代表瑞典警方没有过错

瑞典游客事件:游客不够体面,不代表瑞典警方没有过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