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绥江∥ 鲜味帝王夸不够——绥江农业村~品芋

饮和食德。这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给云南宣威火腿大王的著名题词。

民以食为天。于百姓而言莫不如此,于帝王圣贤而言,何尝不如此?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轨迹,贯穿着一条基本线路,从民间而来,到朝廷廊庙,由朝廷廊庙,回到民间中去。

大美绥江∥ 鲜味帝王夸不够——绥江农业村~品芋

孙中山先生为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邓小平岳父)题词:“饮和食德”。

我们把镜头切到大唐天宝年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风流天子李三郎,不爱江山爱美人。唐明皇李隆基带着她那位,爱吃荔枝的爱妃杨玉环流落到蜀中。落难天子老虎尚有余威,尚要在民间寻求供奉。这时有人供上了一种像纺锤大小的芋头,制作成玉脂一样的玉泥。玄宗用罢,一扫连日奔波的穗颜,连呼三个一品。这芋头从此以后,换江山不换任务,成了后来地方长官进贡朝廷的宝贝疙瘩,这芋头就以品芋的名字叫到了今天。到现在人们开玩笑都说,吃啥子?吃皇帝脑壳——芋(御)头。

大美绥江∥ 鲜味帝王夸不够——绥江农业村~品芋

绥江品芋(马志明 摄)

这把皇帝脑壳绑架在一堆的芋头,它的原产地或者祖根,在绥江县中城镇的凉水井,这里至今还种植着当年的贡芋。这里的人至今心中还种着一块圣田——种良心芋头,不做杀鸡取卵的蠢事,按老规矩种芋,不把贡品芋摸牌子砸掉。

大美绥江∥ 鲜味帝王夸不够——绥江农业村~品芋

闻名遐迩的凉水井品芋

我们又回到早已赶走皇帝,百姓当家做主的今天,人们已经是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嗯人们,人们更加怀德、重礼、养和。有山有水的绥江、既川又滇的绥江人扎实喜欢包容性强、兼容量大,既热和又中和的一道大菜、主菜、招牌菜——品芋火锅。

品芋火锅,是家常火锅系列中的奇异花朵,是物华天宝的绥江头面菜。

秋冬时节,暑去寒生。外面的冰冷和家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火锅成了人们点亮归家念头的星火,火锅成了亲人、家人团聚的磁场。绥江的品芋成了绥江人推介家乡的名卉,绥江品芋成了外地人认知绥江的标牌。

大美绥江∥ 鲜味帝王夸不够——绥江农业村~品芋

绥江火锅 (马志明 摄)

热气、热闹、热和、热腾,和睦、和人、和善、和顺。在家宴,在酒楼,在人们嘴里,有一道菜,它一上桌,必定引来满座欢呼,吔,绥江火锅。 在冬天,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它的存在。鲜肉做的尖刀圆、现炸酥肉、口蘑、木耳、黄花、猪蹄花、土鸡肉等,大汇菜中,深藏不露的是高贵的品芋。它越是身居九重,人们就是要把它找出来,请贵客或者长者先品尝。贵客或长者又把它逊让给其他亲友。德矣、和矣、礼矣、道矣,都在其中。

如脂如玉,亦香亦糯,又鲜又滚,这就是品芋的味道,这就是绥江舌尖上的名片。

在严寒中,在初春时,凡节日必有品芋火锅凡有品芋火锅的日子,必是节日。

一品芋头,在我们找不到词语抒情的时候,我们只有请上乾隆老爷来圆场了。

——不可一日无此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