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我是很偶然的決定要到科羅拉多的博爾德找三文魚攀巖的,有一天看完電影 free solo 後我們一邊在街上閒逛一邊聊起了身邊一些有意思的巖者。突然間三文魚彷彿有什麼重大發現一樣打斷了我:

嘿李爽,我介紹一個人給你,你來拍他吧。

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他人很瘦;

抱石特別厲害,在很短的時間內進步飛快;

他是那種什麼都不怕的人,經常都是自己一個人去磕線;

晚上去野外抱石還經常帶著一把寶劍防身;

他是一個博士;

很喜歡說話,也很有趣;

冬天下雪特別冷的時候他也會去抱石;

他真的很有意思,你應該會對他有興趣的。


三文魚就這樣興奮的,前言不搭後語的把南哥咣噹一下襬在了我的面前。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三文魚本魚



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迅速出現:兇悍,稜角分明,獨來獨往的一位攀巖高手,身上還彆著一把寶劍。哇塞!我好想見見這個人啊。

後來不知道三文魚是怎麼忽悠他的,反正當天晚上我們就在三文魚家見面了。

這位高手一點也不高,應該不到一米七,戴個眼鏡瘦瘦小小的,看起來一點也不酷,更談不上兇悍了。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這位高手並不“高”



不過那一晚上的聊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聊什麼話題都能無縫切換到抱石上,一旦聊起抱石就滔滔不絕,激情迸發。他的話題中還包含了許多精彩的技術動作描述和線路描述,當他在講述這些的時候你彷彿看到他腦子裡全是當時攀爬時候的鏡頭回放。

最後,我們約好三天後一起去抱石,他有一條已經很接近完成的 V13 想要去爬。確切的說他有兩條 V13 可以隨時去收入囊中,他給我看了照片,讓我挑一條我喜歡的。光憑這一點就很霸氣不是嗎?

由於我這次出來本來沒有任何拍攝計劃,所以雖然帶了相機卻沒有帶麥克風,但是面對這麼真誠的人,我也不能含糊,於是當場在亞馬遜下單了一個麥克風就為了這一次心血來潮的拍攝。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作者在博爾德抱石



三天後,大家都如約而至,抱石的場地離博爾德市區非常近,開車也就十來分鐘,下了車走路 3 分鐘就到。這裡有很多巨石,路線也超級多。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接下來,南哥開始熱身,鋪墊子,準備他的 gopro,然後就開爬了,然後第二把就輕鬆完成了。完成一條 V13 的抱石路線的過程,就這樣隨隨便便的結束了。這也是他今年一年之內完成的第二條 V13.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祈禱中的南哥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南哥正在攀爬



晚上我們決定要包頓餃子慶祝一下,然而沒想到的是南哥又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他居然還會吹口琴,而且還吹的特!別!好!說起他練習口琴的事情,也是眉飛色舞,這傢伙完全是自學成才,沒拜過師,沒看過書,就是自己琢磨。


據他自己說為了練成同時吸氣和吹氣的絕技,八包泡麵,一根一根的吸下去。所以你在看視頻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他的口琴聲,那麼複雜的曲子中間都沒有間斷的。

所以你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專注度,投入度都異於常人的人。真不好說他以後還能搞出什麼事情來。跟他在一起抱石,你能感受到巨大的能量和感染力,那種氣勢就好像在對全世界說:怕什麼,老子就不信了!


延伸閱讀:


邊做實驗邊爬石頭,他在北美圈子裡混出了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