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出口企业用工“荒”痛点依旧?

离2019年春节不到一个月,安排春节期间的生产成为出口企业一年一度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形势让今年春节出口企业遇到的挑战更多。在用工方面,出口企业遇到的情况如何?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出口订单总体稳定,企业正加快做好春节期间的生产安排,保证按期出货。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稳就业的重视,出口企业用工压力有所缓解,企业正追求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打造更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企业生产总体平稳

“从现在看,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期间公司总体业务大体保持稳定。”三花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客户仍然选择和三花合作,订单量没有减少,春节期间的生产和往年一样繁忙。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受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的确受到一定的挑战,但出口企业生产总体仍然保持稳定,备战春节仍然是出口企业需要应对的事。

三只鸟皮具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常艳萍表示,公司主要生产箱包等产品,手工缝制等工序需要的工人较多,每年这个时候,企业都在着手安排春节期间的生产,包括招工、材料采购、安全生产、排班等。“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确保货物能按时送到客户手中。”

广州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外贸部经理表示,从参加了第124届广交会之后,企业就加大力度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客商接洽。接近年关,更是企业抢抓订单的重要时间点,外贸业务员需要研究客户需求、主动问询、打样等,同时企业也在加强新品推介,为2019年抢抓更多的订单。

用工将瞄准高质量

黄先生是广东一家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对他而言,每年春节都像“大战”一样。他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每年都会有部分工人春节返乡后选择跳槽,或者留在家乡,尤其是90后员工,稳定性相对较低。为了应对用工变动,黄先生会选择在春节前加班把订单提前赶完,春节后将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举行专场招聘会、与技工学校合作等方式及时补充工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不过,和前几年“用工荒”现象不同,今年春节,企业招工压力有所缓解。这主要得益于充沛的劳动力供给,以及国家对就业的重视。

2018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以来,居于“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就受到重点关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2019年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稳就业的行动正在加快。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包括北京、江苏、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等在内的24个省市出台了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新举措,比如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等。根据北京出台的政策,用人单位招用北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企业分流职工等的岗位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

河北一家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推动就业,对出口企业是很重要的利好,因为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招到更多的工人,而且补贴等措施减轻了企业用工成本,政府提供的培训项目还提高了工人的技能。

常艳萍表示,公司每年都会制定用工计划,春节之后,不仅会继续扩大招工,而且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高效、有战斗力的外贸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