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淺絳彩山水豆特點

在中國的制瓷歷史上,山水題材作為陶瓷裝飾的手法,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遷,也曾經成為陶瓷藝術史的主流。而發展到晚清道光咸豐年間,由於大清王朝的內憂外患,面臨政局不穩的局面,因此,彩瓷行業也一度陷入工匠氣息濃厚,發展緩慢的僵局。當時受上海畫派和揚州八怪的影響,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極富文化修

清晚期淺絳彩山水豆特點

養的藝人,突破傳統制瓷觀念的束縛,大膽採用借鑑以元代四家為首黃公望為代表的淺絳山水繪畫藝術風格,首次把文人畫形式——詩書畫印於一體借鑑到繪瓷上來,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相結合,創造出全新的瓷畫新風貌。

清晚期淺絳彩山水豆特點

淺絳彩山水用一種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山水,所繪山水色調淡雅清新,簡潔脫俗,頗具文人畫藝術風格。

清晚期淺絳彩山水豆特點

藏品持有人: 黃女士

藏品規格 : 直徑:13.8cm 12.1cm 圈足:7.8cm 4.9cm 高度:12.4cm

合作方: 陝西聯邦

本文由陝西聯邦楊總提供,可百度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