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0月30日晚上,社會化問答始祖人Quor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Adam D′Angelo 入駐知乎引發轟動。

​​​10月30日晚上,社會化問答始祖人Quor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Adam D'Angelo 入駐知乎引發轟動,要知道,知乎曾被指責是“山寨”於Quora,當然當時很多這樣的社會化問答平臺,只不過知乎卻脫穎而出了。既然是這樣,Quora CEO為什麼還要進駐呢?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答案在10月31日晚上揭曉(美國時間的白天)。Adam D'Angelo 在知乎提出了一個問題:

“對於美國互聯網企業來說,中國互聯網企業有哪些值得學習之處?”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知乎註釋顯示,本提問為「知乎 2018『互聯網洞見者』」十個提問的第九問,由 Quor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Adam D'Angelo 提出。此前馬化騰、李開復等互聯網行業知名領袖也都進行了提問,引發業界關注。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有意思的是,在Adam D'Angelo提問不久,知乎CEO周源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關注,不過他還沒有給出答案,如果知乎CEO去回答Quora應該像知乎學什麼,就更有意思了。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針對Adam D'Angelo 的問題,我(羅超頻道)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5年我就發現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不再學習硅谷了,而是反過來,一些硅谷公司開始學習中國,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從Copy to China到to China Copy,移動互聯網發生了什麼?,後來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提出了CFC,即Copy From China,中國互聯網不再微創新,不再山寨。

發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比如中國互聯網+潮流,年輕人用戶的崛起,資本重心當時的轉移(現在又轉移回去了),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被逼著做創新,這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值得學習的第一點:接地氣。

第一個,針對當地市場個性化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而不是一處水源供全球。

中國用戶有著不同的屬性、特徵和訴求,這些本土化的需求卻並沒有被海外領先的公司很好地滿足,比如輸入法、比如搜索引擎,比如社交網絡,比如電商平臺等等。

中國互聯網公司更加理解當地用戶,進行針對性的開發,就是更接地氣,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也會針對當地市場開發產品,而不是複用同一套產品。所以,針對當地市場個性化開發功能,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給美國互聯網企業上的第一課,用中國話說是更“接地氣”。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第二個,中國互聯網公司更善於構建一站式平臺,實現所謂的服務閉環。

中國互聯網公司有很多合併的,合併的目的是壟斷,實際上也是要提供閉環的體驗,比如大眾點評和美團合併,就是信息和服務的整合,再比如後來美團點評收購了摩拜,等於將到家和到店中間的出行環節給串起來了。

中國互聯網公司不論是BAT還是美團點評這樣的巨頭,都善於構建超級平臺,一站式服務,讓用戶可以在一家公司得到儘可能多的上下游服務。以問答為例,知乎就直接串聯了問答、知識市場(live、付費諮詢、書店)、信息(想法、專欄)等形態,儘可能多地滿足用戶的泛知識需求;以微博為例,跟Twitter聚焦社交媒體本身不同,它不只是做信息發佈,也做興趣內容消費,佈局短視頻、直播、垂直頻道等等,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雜燴,進而實現了對Twitter市值的反超;以美團為例,它在美國實際上沒有一個具體的對標對象,但看上去又是Groupon(團購)+Yelp(點評)+Grubhub(外賣)+Kayak(旅遊) 的結合體。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泛”生動地呈現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一站式服務的本色,騰訊的泛娛樂、百度的泛內容、頭條的泛資訊、阿里的泛零售,等等。

第三個,很多人都沒有提到的一點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更加狼性,崇尚狼性文化。

幾年前,我在同學的帶領下去Facebook總部參觀,Facebook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十分奢侈的員工福利,辦公室密集地擺放著員工任取的飲料零食機,即便是週末機器裡也充滿了高檔飲料零食。同時,員工上班時間還可以去按摩,淋浴,理髮等等。這種“硅谷式辦公”被許多人羨慕,在中國基本沒有一家公司具備。

而且我驚奇地發現,週末時Facebook總部基本沒有人加班(有幾張中國和印度面孔)。

中國公司如何對待員工呢?

騰訊對待員工的新聞,會是什麼?是騰訊員工拿了幾十個月年終獎,是騰訊在18週年慶給全體員工發300股票(當時價值約為10萬人民幣),是張小龍在年會上給微信團隊成員人手發一部iPhone,這樣做的還有許多中國公司,比如阿里、華為,百度,“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勵,換來的員工心甘情願地加班加點,給公司付出,為公司打拼,公司的高額利潤來自於員工的創造。

如果這時候去中國互聯網大公司樓下看一下,很多都是燈火通明(現在是23:22)。雙十一這樣的場合,阿里巴巴員工甚至會通宵加班。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當中國公司不再山寨,美國互聯網公司應該向中國同行學什麼?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可能沒有硅谷公司那麼好的福利,但是卻有更豐厚的薪酬和股權激勵,所以他們心甘情願地付出更多時間,而美國互聯網公司許多員工會將工作與生活嚴格分開(在中國這幾乎不可能),在高福利下變得有些享受安逸,百度當初有所謂“外企”文化,被等同於“小資文化”,後來李彥宏提出要狼性,因為所謂外企文化根本沒什麼戰鬥力。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凝聚力和戰鬥力,以及人力成本優勢都無法跟中國相提並論。

當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這一看法,但這就是有幾分殘酷的現實。

不過最後話說回來,中國互聯網行業雖然不再山寨,我們無須妄自菲薄,但同時也不能唯我獨尊,要知道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前沿技術、高端人才以及操作系統這樣的底層設施上,距離硅谷互聯網公司都還有一定差距,可喜的是,BAT華為等巨頭正在AI、無人車、芯片、操作系統、5G等底層技術上佈局,迎頭直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