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六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死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段祺瑞再造共和有功出任內閣總理。段祺瑞作為北洋老人兼實力派軍閥,內閣大事獨斷專行,根本不把北洋水師管帶出身的黎元洪放在眼裡,更談不上尊重。黎元洪不甘心只做一塊橡皮圖章,於

次年二月將段祺瑞免職,這就是民國史上有名的“府院之爭”。段祺瑞去職後前往北洋老根據地天津,在此厲兵秣馬,策劃武裝倒黎。

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左為黎元洪,右為段祺瑞

五月下旬,“辮帥”張勳藉此機會在徐州召集北洋派系的各省督軍,商討如何應對國內複雜形勢。張勳既不準備支持段祺瑞,自然也不會轉而支持黎元洪,他有個人私心---準備擁立末代皇帝溥儀復位。張勳是舊式軍人,忠君愛國思想早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他認為自己能從普通小兵一路升至江南提督,都是出於清廷對他的恩賜,所以哪怕大清已經亡國六年多了,他還是要求部下士兵留著長辮,以此表示心懷故國。督軍們在徐州商量的結果就是一致推舉東道主張勳為北洋七省總盟主,負責帶兵進京調停府院之爭。

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民國六年七月一日清晨,剛起床的京城百姓被眼前一幕驚呆了,沿街到處插著龍旗,遺老遺少們身著長袍馬褂,腦後拖著一根長長的假辮,滿面笑容的相互作揖打恭。原來昨夜“辮帥”張勳帶著三千“辮子軍”控制了整個京城,軟禁了大總統黎元洪,請出了遜位的清帝溥儀。

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張勳復辟的消息很快傳到全國各地,當時山東陽穀有個前清秀才李成德,大約五十多歲,復辟思想嚴重,常以清朝遺老自居。李成德聽聞復辟消息後欣喜異常,買了元寶蠟燭前往關帝廟燒香許願保佑張勳,隨後變賣家產加入當地紅槍會,想借助幫會力量在山東起事響應京城。李成德花光所有錢財,耗盡無數口舌,終於當上紅槍會頭領,並且煽動了一百多個不明真相的會黨跟他“共襄大計”。舉事前一天,李成德在關帝廟請了一卦卜問兇吉,卦象上判詞說:你是天上太黑星,來在人間放光明。橫行天下無敵手,只怕遇著百萬兵。

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李成德拿著卦辭暗自思忖,這首打油詩他自然讀得懂,吉中有險嘛,悠著點估計也無大礙。且慢,太黑星怎麼聽著那麼耳熟,想起來了,唐朝的“詩仙”李白不就是出生時他母親夢到太白星的嘛,因此又叫李太白。想到這些,李成德開始高興了,為了響應天象,下斬地上妖魔,他決定把名字改為李太黑,同時為了顯示身份不凡,又從戲院班子那裡買了一件黃馬褂穿在身上。然後讓會黨們捧著孔子、關公、周倉、張飛四人神位,高舉宣統年號的黃龍旗,浩浩蕩蕩的攻打陽穀縣城,由於人多勢眾,竟然一舉攻克,稍事休整便再攻東昌府。沒成想剛到東昌府城下,城上士兵開槍打死數人,會黨們一鬨而散,只剩下李太黑一人,於是束手就擒。李太黑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會這麼快失敗,老天不是說自己天下無敵嗎?後來他聽說東昌府的統兵守備名叫孫百萬,這才感慨說:“吾命休矣,上天早已垂示過我!”

張勳復辟時,有位老秀才也在家鄉響應,結果如何呢

張勳復辟的鬧劇只持續了十來天就宣告失敗,滿清遺老們空歡喜一場,張勳本人也躲入東交民巷的荷蘭使館,從此一蹶不振。辛亥革命後民主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復活君主制是開歷史倒車,自然遭人唾罵。不過像李太黑這樣的復辟遺老雖然舉動可堪一笑,但心中有國家,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還是令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