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可以被擊落嗎?沒有衛星,洲際導彈還可以正常發射嗎?

qzuser


先說結論,

①衛星可以被擊落

②沒有衛星,洲際導彈依然可以使用

衛星可以擊落這一條,一般來說要精確擊落一顆衛星難度比較大,但是隻要有辦法擊落就算的,不怕傷及無辜,那難度就不大了。

比如美國在1961年和1963年,為了實現西福特計劃,用2枚火箭在太空分別散佈了4.5億和4.8億根銅針,雖然這個實驗並不是反衛星(實驗目的是利用銅針反射無線信號實現全球通信,實驗失敗),但是要是往目標衛星軌道附近散佈大量銅針,運行方向相反,衛星顯然是逃不過這個捕殺的。

比較正統的反衛星實驗,全球都沒有幾次。

①1985年9月12日,美國用特製的F15戰鬥機在11612米高空發射ASM-135A反衛星導彈,成功擊毀一顆1979年發射的珈馬射線觀測衛星Solwind P78-1。

②2007年1月11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枚開拓者一號火箭,火箭攜帶動能彈頭成功擊毀一枚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衛星高度865公里。

③2008年2月20日,美國海軍伊利湖號巡洋艦發射一枚標準3型導彈擊落USA193衛星(該衛星2006年發射後失控)

然後說說洲際導彈的使用。

洲際導彈作為核大國的殺手鐧武器,幾乎都搭載了核彈頭(雖然都號稱核常兩用,誰用那麼大本錢發射常規彈頭啊),核彈頭的顯著特點就是,殺傷力廣,所以精度啥的,其實不怎麼重要。

在一個,洲際導彈造價貴,數量少,要想通過洲際導彈扭轉乾坤,基本也不可能,只能作為威懾手段,最後魚死網破的時候用,讓別人投鼠忌器,不能逼你太急,從這點看,也不需要精度要求,打一個房子打不中,打一個特大城市還能脫靶嗎?

下面說一下洲際導彈不同於一般導彈的制導方式。

①如果不講精度的話,所有的彈道導彈都有慣性制導系統(洲際導彈同樣有),這個系統不需要外界導航,讓導彈像普通炮彈一樣走拋物線,這個系統是十分保險的。由於不需要外界信號,所以干擾很難,除非用電磁脈衝,定向能武器等東西強行摧毀其制導系統,否則根本沒辦法。

②星光制導,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接收多個天體的光學或者無線電輻射(主要是恆星),通過測算多個天體的位置方位,反向得出自己的方位,糾正自身的飛行姿態,保證攻擊的準確度,一般星光制導和慣性導航系統會協同工作。要干擾星光制導系統,同樣很難,你不知道別人跟蹤的哪個天體,以現有技術總不能把地球外的天體輻射全屏蔽吧。

以上兩種導航系統,都足夠在沒有衛星導航的基礎上大略命中目標。


幽靈之夢


兔哥回答,首先衛星是可以被擊落的,目前,軍事強國都進行過類似的實驗,並取得了成功,特別是美國等國家,具備了攻擊衛星的能力。而且還在進一步發展之中,因此未來反衛星能力會進一步提高。


不過,衛星是人們重要的資源,各國對它的依賴越來越高,雖然軍用衛星屬於武器裝備,用於武器的制導,定位,通訊傳輸,偵察,探測等等方面有很多作用,但軍事大國都非常依賴衛星,也都具備擊落衛星的能力。

這就形成了利益捆綁。你敢擊落我的,我也能擊落你的,你想把我打成“近視眼”,我也能把你打成“睜眼瞎”,如果真發生相互攻擊對方衛星的戰爭,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好處,能較量的地方有的是,就別和衛星過不去了。這也給打擊衛星的行為變得謹慎起來。

武器本來就具有兩個特性,一個是毀傷性,一個是震懾性。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武器。核武器最大的威力不是爆炸後造成的毀滅性,而是不爆炸產生的威懾作用。說到核武器,我們看看核武器的載體,洲際導彈。
沒有了衛星洲際導彈還能發射嗎?,答案是肯定的,能!

洲際導彈是戰略性的武器,是核武器的載體,也是核大國的戰略威懾力量。所以被稱為“國之重器”。洲際導彈早期並不需要衛星,後來利用了衛星技術,其目的是為了精度需要。現在的衛星同樣有不依賴衛星的技術,如,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洲際導彈就可以不依賴衛星的制導。我們看看洲際導彈的制導。

洲際導彈不依賴衛星是怎麼制導的。(一)慣性制導。這個不但不需要衛星,也不需要其它制導方式,簡單講就是,把攻擊目前標的數據輸入導彈,利用高拋物線作慣性運動,這也是彈道導彈稱呼的由來。可以給導彈預設飛行規軌跡,如S形機動,導彈計算機根據陀螺儀來修正軌跡,缺點是精度差,但對於核武器差點無所謂。

(二)慣導+無線電指令制導。這個能提高精度但缺點是易受干擾。


(三)慣導+星光制導。這個利害,利用天上的星星,主要是恆星,利用恆星的固定位置,以恆星為參考點,自動測定導彈的飛行方向和位置,將導彈引向目標。隨著技術的發展,星光制導精度越來越精準。美國的“三叉戟”,俄羅斯的SS--N--8,SS~N~18,SS~N~23,等洲際導彈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以上三種方式都不需要衛星制導,另外,利用慣導+地形匹配製導也是不依賴衛星的。衛星制導技術是後來為了控制導彈精度,和控制導彈軌跡才用到洲際導彈上的。
現在隨著攻擊衛星的技術成為了可能。各核大國為了防止衛星對核武器系統的影響都開發出了不依賴衛星的制導技術。“國之重器”越穩妥越好。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也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一併謝過!)


兔哥42928


衛星可以被擊落!沒有衛星,洲際彈道導彈仍然可以正常發射,只不過精度誤差會變大。



反衛星武器:

能夠擊落衛星的武器有兩種:一種是反衛星衛星,另一種是反衛星導彈。

反衛星衛星:字面意思就是用衛星摧毀衛星,也就是自殺式衛星。在自殺式衛星上面按裝軌道推進器,通過搜索識別目標衛星後,用雷達或者紅外製導開啟軌道推進器接近目標然後通過自爆的方式擊毀目標衛星。這方面前蘇聯就做過很多反衛星衛星的實驗。



反衛星導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美俄。在2008年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導彈巡洋艦就發射了一枚“標準3”防空導彈成功的摧毀了240公里高空的衛星。



洲際彈道導彈導航技術:

最開始的時候洲際彈道導彈是沒有衛星導航的。那時候的制導方式採用慣性制導以及星光制導。

慣性制導:首先通過測繪得到目標的位置座標,然後精確測量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起點,通過物理學定律計算出一條發射軌道預存到導彈中。發射後通過慣性測量裝置測量出導彈飛行的各種運動參數,通過導彈內部的計算機生成各種指令來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向目標飛行。隨著導彈飛行時間變長,慣性測量積分誤差會越來越大,距離越遠,飛行時間越長誤差就越大,所以最原始的洲際彈道導彈精度誤差都很大。



星光制導:就是把慣性制導進一步修正。因為慣性測量積分誤差會越來越大。所以就利用天空的某些行星相對飛行的洲際彈道導彈進行不斷的測量位置和方向,通過計算機對慣性制導數據進行修正,讓導彈能夠按照預定軌道飛向目標。這種制導方式受天氣濃見度影響。



此問答是本人原創,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鐵血步兵1927


洲際導彈是根本不依賴衛星制導的,目前人類的一些先進的導彈制導系統,比如紅外製導、雷達制導之類的超過7~8馬赫速度就失效了,沒用了,而洲際彈道導彈能夠達到20~25馬赫速度,其實洲際彈道導彈都是按照最原始的導航能力攻擊目標,任何電磁干擾都沒用,雖然精度差了點,但核彈頭的威力100米精度和1000米精度沒什麼區別!

洲際彈道導彈那都是大國利器,一旦發射就是賭博國運的時候,不得出任何岔子,因此什麼最可靠就用什麼,其制導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1、無線電指令制導,缺點非常明顯,容易被無線電干擾,地面設備複雜,根本無法滿足現代作戰使用要求,於是很快被淘汰!

2、慣性制導,這是最原始的制導方式,不依靠衛星也不依靠其他任何指令,說白了就是將目標的座標輸入導彈就行。它採用慣性測量元件,根本不受外界任何干擾。按照慣性測量裝置在導彈上的安裝方式,慣性制導可分為平臺式慣性制導和捷聯式慣性制導。  

平臺式慣性制導的慣性測量裝置具有測量精度高、計算機運算較簡單、利用平臺本身還可進行元件誤差分離、發射時調平和瞄準也較簡單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採用。而與之相比,捷聯式慣性制導的慣性測量受彈體震動影響較大,測量精度不足。但是隨著電子產品不斷髮展,這種制導方式正被重視起來!

3、星光-慣性制導是在慣性制導的基礎上,增加了星光測量裝置,利用宇宙空間的恆星方位來判定初始定位誤差和陀螺漂移 , 對慣性制導誤差進行修正,大大提高了導彈命中精度,比如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最初誤差達3.5公里,而採用了星光-慣性制導的三叉戟的精度達到了185m。

4、慣性制導+地形匹配,與星光制導類似,但由於洲際制導導彈飛行高度太高,而受空氣濃霧影響較大,因此這種制導方式無法用於洲際彈道導彈上,一般用在一些近程彈道導彈上!

除了被淘汰的無線電指令制導方式意外,其他制導其實都是以慣性制導為主,然後利用其他方式進行一些小的修正的方式,根本不依賴地面雷達指引或者衛星引導之類的。


而至於衛星能不能被擊落,目前世界先進發達的國家都有擊落低軌衛星的能力,比如美國就用艦載的標準3成功在海上發射擊毀衛星,俄羅斯也有這樣的能力,去年米格31掛著一枚黑色的導彈被普遍認為就是一顆反衛星導彈,而我國當然也有這樣的能力!


狼煙火燎


衛星當然可以被擊落,我國在10年前就曾經試射過反衛星導彈,並且成功擊毀目標。目標靶就是已經報廢的風雲一號C衛星。

在這之前還有一次反衛星試射,就是1985年美國的ASM-135反衛星導彈,摧毀了P78-1人造衛星。

所以衛星在當今看來,是可以被大掉的。某些衛星被打掉之後,需要利用衛星制導的武器就會受到一定影響。洲際導彈也有很多種,末端制導有用衛星的,有用無人機的,最常見的還是慣性制導。

慣性導航就是不依靠外界,發射之初就設定好目標,通過自身慣性傳感器導航。這種制導方式雖然不是很精確,但是洲際導彈不需要特別精確到幾米範圍,能在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範圍內就夠用了。

所以即使沒有衛星,大部分洲際導彈還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蛋科夫斯基


現在洲際導彈制導都是複合制導。最初是不依賴衛星的慣性導航,星光,後來又有了GPS(衛星)導航。面對地面固定目標這些已經足夠精準了。剛開始時洲際導彈沒有GPS,都是慣導和星光(這二個在沒有衛星時代一個管地面校準,一個負責太空校準。)最初的洲際導彈慣導的核心———機械陀螺儀因為加工工藝不夠精細使初級洲際導彈精度都不高(命中精度300米以外)。後來美帝的機械陀螺儀做的很好了,導致精度大幅提高(只用慣導和星光即可以扔進300米—100米)。這個大幅提高的意義就是蘇聯和美國可以用百萬噸級彈頭直接砸對方的固井了,也就是說誰率先發動數量足夠龐大全面的洲際導彈攻擊就會最大程度減少自己的損失,因為對方導彈被摧毀在自己的固井裡了。那麼落到自己國家的彈頭就會減少從而在核大戰裡勝出。所以蘇聯和美國都時刻保持龐大的戰備導和彈頭,這樣應為要維護這些導彈核彈頭的戰備率大家拼的都是天價的維護費用。從另一方面講衛星導航也只是洲際導彈的輔助校準因為GPS容易被幹擾。


空蕩—1979


準確的說,衛星可以被擊毀,但不會被擊落。原因也很簡單,衛星在太空中已經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了,就算把它擊毀了,它的碎片還是留在太空中,不會掉到地面上。

擊毀衛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用導彈打衛星。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就用導彈擊毀了一顆報廢的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美國也曾經用“阿里.伯克”宙斯盾導彈驅逐艦艦上的“標準3”防空導彈擊毀過衛星,還用F15戰鬥機在空中發射一枚大推力導彈擊毀了一顆低軌道的衛星。

二是用激光打衛星。在這方面雖然有不少傳聞稱哪國用激光武器擊毀過哪國的衛星,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不過,在地面上用大功率激光武器打衛星是可行的。即便不能把它擊毀,也能燒燬它上面的電子設備,光學設備,讓它直接報廢。除了激光武器外,在未來還可以用大功率的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來反衛星。

三是用衛星打衛星。比如說我想打某顆衛星,就先找到它,計算出它的軌道、速度等數據,然後在地面控制自己的衛星運動到和它相同的軌道,利用撞擊的方式與敵方衛星同歸於盡。

四是用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無人駕駛空天飛行器等航天器來反衛星。例如美國的X37B無人駕駛空天飛行器裝備有機械臂,當它靠近衛星的時候,可以將衛星抓住。美國的航天飛機也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太空將出故障的衛星俘獲,然後對它進行維修。既然能抓住故障衛星進行維修,那要摧毀它也是沒問題的。

衛星對洲際導彈發射影響不大甚至說沒有影響。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導彈是蘇聯人在1956年製造的。而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卻是在1957年才發射升空的。而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PS則是到了1993年才全球組網完成並向全球提供服務的。GPS的出現確實是提高了導彈的打擊精度,但並不是說沒有GPS導彈就打不了了。導彈的制導方式有很多種,GPS只是其中之一。我簡單的說一下遠程導彈的制導。一開始遠程導彈就用陀螺儀制導的。但陀螺儀制導有個毛病,就是跑得越遠誤差越大。據說跑一公里就誤差一米,所以在二戰期間德國發射的V1和V2命中率都非常坑爹。不過,對於搭載核彈頭的導彈來說就算命中率再坑爹也不怕,畢竟核彈威力非常大,想想廣島和長崎,一枚下去就完了。但對於搭載常規彈頭的就不能忍了。這麼坑爹的命中率哪能行?為了提高它的打擊精度,於是人們又發明了地形匹配製導方式。這地形匹配製導方式就是將一副地圖裝進它腦袋,讓它邊走邊對著地圖參照,哦,這裡有座山,這有條河,那有條峽谷……,就這麼跟著地圖走,將陀螺儀制導的誤差修正回來。不過,地形匹配製導也有個弱點,那就是必需得要有參照物在旁邊它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走錯路。如果它面對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或者平原,失去了參照物,四面八方都一個樣,它就抓瞎了:咦?我這是在哪啊?所以,為了克服這一毛病,人們又發明了衛星制導,讓太空中的衛星牽著它走。除此之外,還有星光制導。在那個還沒有地形匹配製導和衛星制導的年代,星光制導對彈道導彈可起了大作用了。我們仰望星空,星星們都有固定的星座。太陽月亮在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位置,但都是有規律的。人們就是依照這些星座和太陽月亮的活動規律,讓它們作為引導彈道導彈攻擊的參照。另外,地球是有經緯度的,人們依照經緯度將地球分成一格一格的,然後存在導彈的大腦裡。想要打哪個地方,就將哪個地方的經緯度輸入導彈座標就OK了。所以,即便沒有衛星,各種導彈也可以發射並準確的命中目標。當然了,我以上說的是遠程導彈(包括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一些制導方式。還有另外一些導彈,如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它們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制導方式,如主動雷達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光纖制導、電視制導、無線電制導等等。現代的導彈為了增強抗干擾能力,都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複合制導方式,所以無論是什麼導彈,對衛星的依賴都是有限的。


血染戰旗紅


衛星可以被擊落,不過沒幾個國家能做到



辛69431653


當年中國向太平洋發射導彈時,好像也是沒有衛星。

彈道導彈最開始是計算好的彈道,彈道是固定的,後來出現了變軌技術,但主彈道還是不變的。



火狐大哥666


接上面:沒有衛星,洲際彈道導彈也能發射,並且也能飛向目標。目前所有的ICBM公開披露的都是採用慣性導航為主,部分型號輔以天文修正,並無確切資料表明ICBM需要依靠衛星進行彈道修正。ICBM屬於是‘末日兵器’,不依賴外界信息也屬正常,但對於作戰靈活性和地面機動型號的命中精度肯定會有影響,因為無法在中途進行目標指令的變更,地面發射車的自身定位精度肯定也會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