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編者按:慎海雄,現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黨組書記。1989年至1999年,慎海雄任新華通訊社浙江分社記者,寧波記者站記者,分社農村採訪室主任。期間,其多次來到常山縣,採寫並刊發了《胡柚在枝頭“終身”已定下》《胡柚“美容”價更高》《胡柚差價引出的震盪》等新聞稿件。小布將分篇刊發原文,與大家回味共享。今天推出第二篇《胡柚“美容”價更高》,原文刊發於1997年1月23日。

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胡柚“美容”價更高

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新華社記者 慎海雄 徐顧

浙西深山中的一種名為“胡柚”的水果被當地山民巧打扮精“美容”後,如今成了風靡大江南北的珍品。1996年底至今已為常山縣農民帶來上千萬元的收益。

80年代初,浙西常山縣的農技人員偶然發現一種開奇花長異果的果樹。經考證,這種果樹系柚子與柑類植物雜交而成,為世界少有。由於其發現地在常山縣青石鄉的胡家自然村,便取名為胡柚。

由於胡柚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常山農民在當地農科人員的輔導下,開始大規模引種,形成了規模。

貨好還得有人識。常山縣及時組建了常山胡柚集團,負責胡柚的營銷、加工及基地示範等。胡柚集團請專家對胡柚的成分作鑑定,發現其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的含量,為柚類水果之冠,具有極高的保健和藥理功能。集團總經理徐榮新幾次北上北京南下廣州,向各地介紹胡柚的特點,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它。縣裡還把常山胡柚的宣傳錄像搬到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上。

如何使“土妞”變成“俏媳婦”?常山人在動腦。他們投巨資,從韓國引進了幾臺選果機,專門為胡柚“美容”。在天馬鎮,記者看到一隻只碩大的胡柚在選果機裡一邊翻滾著一邊被特殊的刷子清洗塵土。“洗過澡”的果子又被送入了自動打蠟機裡,噴蠟、風乾、分級。經過這一道道程序後,原來一隻只灰不溜秋的果子變得一個個“容光煥發”了。

為了保護常山胡柚這一獨特的品牌,常山胡柚集團特地到國家工商局註冊了“天子”牌商標。每隻特級胡柚經過“美容”後均貼上“天子”小商標,然後裝進特製的紙盒銷售,再也不用竹筐菜籃子。

常山胡柚幾經俏打扮後,終於顯露了它的身價。去年在上海市場,1公斤的鮮果賣到了10多元錢,今年,已有不少海外客商前來洽談外銷。常山這一“土果”開始飄洋過海了。

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版式:李俊秋

改革開放40年回顧:新華社20年前發文《胡柚“美容”價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