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繼續和大家一起共讀這本,全面闡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經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前面我們介紹了這本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內容,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分享第三部分內容:道的描摹,對應老子的《道德經》一書的第14-19章的內容。

第十四章:太初之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這裡老子再次描述了什麼是道,道的性質是什麼,他說:看不見的叫做“夷”,聽不見的叫做“希”,摸不著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我們又怎麼能去研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沌一體的。這個混沌一體的道,按高處說,它並不顯得光亮;按低處說,它也不顯得昏暗。只不過是那樣的幽微深處而又不可名狀,到最後還是歸於無物。這叫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也可稱它為恍惚不定的狀態。

你想迎著它,卻看不到它;想隨著它,也望不見它。秉持著這亙古就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駕馭萬事萬物。能夠了解這亙古就存在的道,就知道“道”的規律了。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所以老子說“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既沒有形體,也沒有顏色和聲音,它不是一個有具體形象的東西。“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超越了人類一切感覺知覺,不能為我們的感官所認識,是一個超驗的存在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部分內容是承上一章的內容的,“道”精妙深玄,恍惚不可捉摸。體道之士,也靜迷幽深,難以預測。世俗的人,形氣穢濁,利慾薰心。莊子說“嗜慾深者天機淺”,這班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底。體道之士,則微妙深奧,“深不可識”。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從“豫兮若冬涉川”到“混兮其若濁”七句,老子對體道之士的風貌和人格形態試圖作一番描述,從慎重、戒惕、威儀、融合、敦厚、空豁、渾樸、恬靜、飄逸等方面寫出了體道者容態和心境,刻畫體道者人格修養的精神面貌。

老子在這裡對體道者的描寫,很自然地使我們聯想起莊子在《大宗師》中對“真人”的描寫。把老莊心中的理想人物作一個比較,老子所描繪的人格形態,較側重於凝靜敦樸、嚴謹審慎的一面,莊子所描繪的人格形態,較側重於高邁凌越、舒暢自適的一面。莊子那種超俗不羈,“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格形態是獨具一格的。在他筆下所勾畫的胸次悠然、氣象恢弘的真人,和老子所描繪的體道之士比較起來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的描寫素樸簡潔,他的素材都是日常生活和自然風物的直接表現,莊子則運用浪漫主義的筆法,甚至發揮文學式的幻想,將一種特殊而又突出的人格精神提升出來。

第十六章:知常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裡講的是,致虛和守靜的功夫,做到極篤的境地。萬物蓬勃生長,我看出往復循環的道理。萬物紛紛紜紜,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作靜,靜叫作迴歸本原。迴歸本原是永恆的規律,認識永恆的規律叫作明。不認識永恆的規律,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認識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無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無所不周遍,無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於道,體道而行才能長久,終身可免於危殆。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這裡重點闡述了老子關於覆命的思想。老子說的“各復歸其根”,“歸根”就是要回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處,便是呈虛靜的狀態。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虛靜的狀況,還回到虛靜的本性,就是“覆命”的思想。

老子復歸的思想,簡單說就是人的內在反省。他們以為人心原本清明透徹,只因智巧嗜慾的活動而受騷亂與矇蔽,故應捨棄智巧嗜慾的活動而復歸於原本清淨透明的境地。

第十七章:太上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什麼是太上?就是最上等的國君,他治理天下,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國君的存在;次一等的國君,以德教化民,以仁義治民,施恩於民,人民更親近他,稱頌他;再次一等的國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懼他;最末一等的國君,以權術愚弄人民,以詭詐欺騙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輕侮他。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國君本身誠信不足,人民當然不相信他。最上等的國君是悠閒無為的,他不輕易發號施令,然而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處。等到事情辦好,大功告成,人民卻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都說:“我們原來就是這樣的。”,這裡也體現了老子對無為而治的理解。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這個思想的基本觀點是:在人的本性尚未腐敗時,他可以依道而行,且完全服從自己的本能。這時的善是無意識的善,一旦聖人的善惡,智慧之教,和政府的獎懲法則蔚成時,大道就開始廢墜。以至於使人的本性由真善而偽善,由偽善而天下亂。

老子將德治主義與法治主義做了個對比:用嚴刑峻法來鎮壓人民,這就是統治者誠信不足的一個表現,統治者誠信不足,人民自然產生“不信”的行為。如此統治者使用高壓政策而走向末途。所以老子強烈反對這種刑治主義。同樣,老子也主張德治固然好,但這已經是多事的徵兆了。

老子處身於權勢的暴虐中,腳踏於酷烈的現實上,嚮往著沒有橫暴權力的干擾,政治權力完全消解,人民自由自在的烏托邦政治。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情境是:一、統治者具有誠樸信實的素養。二、政府只是服務人民的工具。三、政治權力絲毫不得逼臨於人民的身上。

第十八章:道廢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思是說,大道廢棄以後,才有仁義;隨著智巧的出現,才產生詐偽;家庭不睦以後,才顯出孝慈;國家昏亂以後,才產生忠臣。

魚在水中,不覺得水的重要;人在空氣中,不覺得空氣的重要;大道興隆,仁義行於其中,自然不覺得有倡導仁義的必要。等到崇尚仁義的時代,社會已經不復淳厚。某種德行的表彰,正由於他們特別欠缺的緣故,在動盪不安的社會情景下,仁義、孝慈、忠誠等美德,就顯得如雪中送炭了。

第十九章:知所屬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認為,聰明和智巧傷害自然,所以棄絕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處;仁和義束縛天性,所以棄絕它人民反而能恢復孝慈的天性;機巧和貨利能使人產生盜心,所以棄絕了它盜賊自然就絕跡。這三者都是巧飾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棄絕它們,而使人有所專屬。這便是外在表現純真,內在保持質樸,減少私心,降低慾望。知識是一切憂愁煩惱的根源,棄絕一切知識,就不會再有憂愁煩惱。

《老子的智慧》: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都懂得這些人生哲學

這裡老子提出了“絕仁棄義”的思想,老子認為仁義本來是用以勸導人的善行,如今卻流於矯揉造作。有人更剽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那些人奪取職位之後,搖身一變,儼然成為一代道德大師,把仁義一類的美名放在口袋裡隨意運用。所以莊子沉痛地說:“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老子認為不如拋棄這些被人利用的外殼,恢復人們天性自然的孝慈。老子在本章中所流露的憤世之言,乃是針對虛飾的文明所造成的嚴重災害而發的。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