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调查:常州耕地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十连降”

华讯网常州1月2日电(杨黎 通讯员:李宁)今日,从常州市物价局成本分局传来消息,为了解2019年农民种植意向情况, 近期该局组织开展对金坛、溧阳两地共19个农调户种植意向进行抽样调查。汇总数据显示:耕地及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粮食作物、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同比下降,油料作物、其他农作物播种有所增加。

权威调查:常州耕地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十连降”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基本情况

为提高样本代表性,我市调查户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增加了4户规模户,并更换了9户普通调查户。据调查,2019年户均耕地面积63.02亩,比2018年减少0.95亩。受耕地面积减少和休耕等因素影响,预计户均播种面积121.44亩,同比下降4.54亩。从比重上看,粮食作物依然是我市主要农作物,占户均播种面积98.83%,其次是油料作物,占户均播种面积0.93%。从增减变化情况来看,受种植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播种呈现“粮食、蔬菜瓜果减,油料、其他作物增”的态势。

二、各类农产品种植意向变化情况及原因

(一)粮食作物。

2019年粮食作物预计户均种植面积为120.02亩,同比减少4.72亩,减幅为3.78%。分地区情况为:金坛地区耕地面积平稳,预计明年户均粮食播种面积88.25亩,同比减少0.27亩,减幅0.31%。减少的原因是明年调查户部分改种苗木和油菜籽;溧阳地区由于规模户部分休耕和减少承包土地等原因,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预计明年户均粮食播种面积为155.31亩,同比减少9.67亩,减幅5.86%。

1、稻谷减0.62%。全市稻谷预计户均播种面积61.12亩,比上年实际减少0.02亩。其中:籼稻有三户种植,预计户均22.63亩,同比增加1.58亩,粳稻预计户均播种面积为36.6亩,同比减少2亩。近两年,最低收购价下调,粳稻收益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散户就留一些土地种些口粮,规模户也计划将一部分土地休耕拿补贴,总体趋势上稻谷呈逐年递减趋势。

2、小麦减6.8% 。全市小麦预计户均播种面积为58.84亩,同比减少4.29亩。本年小麦遭遇不利气候,造成部分农户赤霉病情况严重,小麦种植现金收益已经连续两年为负值,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幅下降,如溧阳规模户殷阿富宁愿将四分之一的土地休耕拿补贴,也不愿意种植。

3、豆类略增、薯类略减。全市户均种植大豆、薯类分别为0.04亩、0.02亩,比去年实际种植分别增加0.01亩、减少0.02亩、。大豆和薯类大多利用零散的边角地和坡地种植,基本为自食自用,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但农户会相应选择需求的品种适当调整。

(二)油料种植。

我市油料作物预计户均播种面积为1.13亩,较上年增加0.14亩。油料的种植品种全部为油菜籽,今年油菜籽价格有了回升,但其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现如今调查户也只是利用零星地块种植一些满足了自食自用和馈赠亲朋好友而已,播种面积占比不高,变化也是根据自身意愿调整。

(三)经济作物。

1、蔬菜和瓜果种植降8.83%。预计户均果蔬种植面积为0.08亩,同比减少0.01亩。农户种植蔬菜主要是满足自食自用外,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农户种植面积基本稳定。

2、其他农作物面积上升。全市户均种植其他农作物面积0.21亩,同比增加0.05亩。其他农作物增加主要是今年河头点农调户汤国林增种了1亩苗木,苗木虽生长周期长,但能给农户带来较大收益。

三、粮食种植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农户种植意向的调查,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粳稻、小麦仍然是该市农民的“口粮”,经济收入则靠“打工”为主。但就其目前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政策来看,2019年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再次下调3元,单纯依靠敞开收购、依靠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机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随着物价上涨,在劳动力和农资逐年攀升的状况下,一旦产量和价格没有同步递增,必然带来收益的减少,而进一步挫伤种植积极性;此外,当前“靠天吃饭”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市的粮食生产近两年来一直在逆境中挣扎,如小麦连年遭遇天灾,种植收益持续亏损。因此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确保口粮的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确保口粮安全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一是要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是适应我国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发展阶段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价格支持政策。二是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农业耕地面积,并解决好种粮大户的租地成本和种地补贴问题,稳定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二)推广科研成果,提供技术支持力度。加快优良粮食品种繁育和推广,筛选、更新、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提高优良品种的普及率。同时,地方政府要重视病虫害预警工作,规范开展田间调查,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科学开展分析会商,及早判断流行趋势,做到准确掌握病虫害动态情况,及时发布预报并提出科学应对措施。

(三)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化肥农资价格。进一步加强农资经营和市场价格的监管。通过对化肥、农药、柴油需求总量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适度控制农资价格的上涨对种粮成本的影响,保证种粮农民利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创造就业机会,多途径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使农民能够合理安排务工时间和农业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权威调查:常州耕地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十连降”

权威调查:常州耕地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十连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