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出家当和尚,为何一定要剃光头?

凡是出家当和尚,为何一定要剃光头?

中国有两大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一个是外来的佛教,一个是中国本土的道教,这两个教派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区别,出家当和尚的一定要剃光头,而道教则是长发带冠。

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传说中在古印度有一个叫做悉达多的王子不想当皇帝,一心想着修行,解除终生的苦难,在做了多年的苦行僧之后,悉达多选择在一棵菩提树悟道,突然有一天悉达多就领悟了世间万法,开始收徒传播教义,此后人们开始以释迦牟尼来形容这位释迦族的贤人,世间从此有了佛教和佛祖。

释迦牟尼修行是为了寻找如何解决人们苦难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的所有基本教义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现实存在的苦难而存在的。释迦牟尼认为想要修炼成佛,必须斩断和凡间的所有联系,这样才能没有烦恼和痛苦,才有可能修炼成佛,才能最终获得幸福。

再加上当时古印度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剃去头发,因此佛教的剃发即代表要斩断尘缘,也代表了就此修行,舍弃荣华富贵的决心,当时释迦牟尼收徒的时候就亲自剃去了五个弟子的头发。

东汉年间,佛教传到了中国成了汉传佛教,但是佛教的核心宗旨是不会改变的。中国的佛教是从皇家贵族开始信仰,因此传播的很快,佛教最重要的标志剃度当然也被中原文化吸收,成了有别于中原本土宗教道教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我国古代历史一直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损毁”,头发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汉传佛教就是要人们切断和凡间的亲情,去除三千烦恼丝,也就是去除了凡间的错误,去除了凡间的牵挂和曾经的怠慢之心,至此以后只是一心想着修行。

剃头因此成了加入佛门必须经历的一种重要的仪式,而我们一直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和尚头上的戒疤是后来才有的,据说是在元朝由一位名叫志德的高僧发明的,并且从此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汉传佛教的一个特点。而中国的道教来源于中原本土的文化,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信的是修炼成仙,并不要求舍去凡间的一切,当然也就没有剃发的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