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

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2015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477-1523-9

著者:高宇 文化作家,自由撰稿人,“宜興青瓷製作技藝”傳人,無錫江南青瓷社文化統籌;著有《瓷裡看中國:一部地緣文化史》

本書提要:

這本書以“文化”為主線講歷史、講玉。但“文化”不是簡單的逸聞故事、繁文縟節。它以人的思想迭變為骨,以人的行為傳承為肉,或以文字、或以心口、或以器物,代代相延。歷史這部長劇,英雄也好、草根也罷,都只是龍套,“文化”才是決定它樣貌的導演。本書就以這種視角解構歷史,再用玉之一物,來把解構出的這個不一樣的歷史呈現給讀者。因此,本書講歷史卻不說故事,講玉卻不談鑑定。但喜歡歷史的讀者,可以從中管窺歷史的本相而打開一個新的視野;喜歡玉的讀者,亦可以從中認識真正的玉文化而獲得品玉的“眼力”。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玉之緣

  • 第二節 典籍裡的中華

一、兩個文明體系

在文明史的範疇裡,西方一方面沒有那麼多的古代文獻可用,另一方面在科學體系下形成了現代考古學,因此文明史的書寫就是以考古學為支撐,以多種現代學科來構建的。中國近一百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向西方體系靠攏(姑且不論這種靠攏是否正確,這個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但畢竟我們還有海量的文獻、典籍傳承,因此在我們的文明史認識中,實際形成了兩個體系的並存:一個是由典籍和古文化傳統支撐的文明史體系;一個是由現代考古學和社會學、史學支撐的文明史體系。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南宋黃善夫家塾刻本《史記》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北宋刻遞修本《漢書》

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古代,可能這個古代來自長期對歷史的學習,但更可能的是,這個古代只來自於看過的一齣戲、一套連環畫甚至是一部評書。這就是我們說的那個由典籍和古文化傳統支撐的文明史體系。中國的古代社會一直是一個二元的社會,不是廟堂就是江湖,缺乏多樣性和中間狀態,因此實際分裂成了兩個文化體系:一個是正規的為國家承認的文化體系;另一個是民間的,不為國家承認的文化體系。前者由文化階層和汗牛充棟的書籍構成,後者由白丁和民間文藝構成。說白了就是文人讀書、老百姓聽曲,結果殊途同歸,乾的都是傳承中華文化的大事。

這也是中國文化裡的一個很奇特的現象:與西方一樣,中國古代也是一種文化壟斷的模式,只有佔據人口極少數的人擁有識字權可以掌握文化。這一批人形成士大夫階層,反過來又加強了對文化的壟斷。因此中國古代從文化來分基本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文人,一種是文盲和半文盲。但中國自古形成了統一的道德社會,即使目不識丁的老百姓,也接受並恪守著與文化階層相同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範,從而整個社會思想高度統一、結構穩定。在文化壟斷的情況下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原因就在於上面說的兩種文化體系互為表裡,民間文藝雖然是文人看不起的村歌俚曲或者卑詞小戲,但它們的核心思想都是聖人之教,它們說穿了都是國家典籍的通俗變體。所以聽著小曲、看著小戲長大的人心裡的忠孝仁義,和日誦《論語》的士子心裡的忠孝仁義是一樣的。也因此中華民族才有了幾千年一以貫之的文化凝聚力,才根脈不絕沒有亡國滅種。

二、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是中華傳統典籍的最簡練歸納,中國文明史的血脈就是它們。前秦時代的圖書因秦始皇焚書坑儒而所剩無多,經過西漢初期對天下書籍的徵集才有了一定的恢復但很不繫統。儒家在成為國家意識形態後,就必須對文化典籍進行系統構建了。因此古代第一次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始於公元前26年西漢成帝時,由劉向、劉歆父子先後主持,內容包括搜輯、校勘、分類、編目等,最終編成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目錄《七略》。《七略》將當時搜輯整理的典籍分為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詩賦六大類,加上概論性質的輯略,總題《七略》。

漢代以後,各種官修,私撰的古籍分類目錄不斷湧現,分類方法也不斷有所改進。西晉荀勖的《晉中經簿》將六略改為四部,即甲部錄經書(相當於六藝),乙部錄子書(包括諸子、兵書、數術、方技),丙部錄史書,丁部為詩賦等,這就奠定了四部分類的基礎。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書目》根據當時古籍的實際情況,將史書改入乙部,子書改入丙部,這樣,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已略具雛形。四部體制的最終確立,體現在《隋書·經籍志》中,這部實際上由唐初名臣魏徵所編的目錄,正式標註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並進一步細分為40個類目。隋朝以後圖書分類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類。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清代文津閣藏《四庫全書》

《琢磨歷史:玉里看中國》連載(五)

四部分類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