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了凡四訓.2

連載︱了凡四訓.2

連載︱了凡四訓.2

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餘敬禮之。語餘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

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

餘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

試其數,纖悉皆驗。餘逐起讀書之念,謀之表兄沈稱,言:“鬱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

餘逐禮鬱為師。

連載︱了凡四訓.2

袁黃請教老人的姓名與家鄉。老人回覆:“我姓孔,是雲南人,宋朝邵康節先生所精通的皇極數,我得到他的真傳。照註定的數來講,我應該把這個皇極數傳給你。”

連載︱了凡四訓.2

袁黃將孔先生請回了家裡,並將與孔先生相遇及孔先生對自己說的話告訴了母親。

母親聽完後囑咐袁黃,要好好對待孔先生。

連載︱了凡四訓.2

孔先生便住在袁黃家裡。袁黃一直很好奇孔先生的皇極數,有一天請孔先生替他算一下最近幾天會發生什麼事。

孔先生算了之後,回覆袁黃:後天傍晚,家裡會來客人。

連載︱了凡四訓.2

第三天還沒到傍晚,袁黃就早早站在門口觀望遠處,期待驗證孔先生使用皇極數推算是否準確。

到了傍晚,表哥沈稱走進了袁黃的視線。

袁黃心中很震驚!


未完待續

連載 / 了凡四訓

排版 / 丹增龍多

漫畫 / 刺桐小組


袁了凡,本名袁黃,字坤儀。江蘇吳江縣人,是明神宗萬曆十四(公元1586年)進士,曾做過寶坻知縣,對星象律、水利、理數、兵備、政治、勘探等都有一定造詣。

《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在六十九歲時所作的戒子家訓。因此,這篇家訓作為立命、修身、治世的教育經典,是了凡先生一生道德學問的涵養和凝聚,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講述瞭如何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了凡先生家居生活非常儉樸,可是卻和夫人一起,在家境允許的範圍內,力行佈施;他個人修身是每天反省改過,誦經持咒,參禪打坐,不管公私事務再忙,早晚訂課從不間斷;在清心寡慾、無慮無求中祈天立命。就是在這種修德養性的過程中,了凡先生為了教育兒子,積澱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四篇短文,當時命名為《戒子文》《訓子文》。後來有識之士為了啟迪世人,遂改為《了凡四訓》,這就是後來廣行於世的《了凡四訓》的由來。

了凡先生此作旨在訓導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謹慎種種的效驗。

弘素文化以原創漫畫形式連載《了凡四訓》,傳播善知識,願能利益到更多的人,讓大家歡喜。

連載︱了凡四訓.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