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睡觉打呼是一种病!

你知道吗,睡觉打呼是一种病!

撰文 | 周静颖

制版 | 赵利

在中国,31.2%的人存在着严重的睡眠问题

我国约2亿人打鼾,5000万睡眠中有呼吸暂停

有失眠经历的高达16.8%,且上升趋势明显

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的成人,死亡率增加180%

睡眠不足的人群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

经常失眠的人发生抑郁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

全球每天约有3000多人的死亡与打呼噜有关

……

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打鼾是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事,但有些人打起鼾来总有些不同寻常:他们的鼾声特别响亮,还时断时续、极不规则,有时甚至会从睡梦中惊醒,感到憋闷,甚至第二天还会头痛。很多人不知道,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打鼾,而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睡眠呼吸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你知道吗,睡觉打呼是一种病!

打呼也是病,还会要人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SAH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睡眠期间因上呼吸道变狭窄或阻塞,导致反复呼吸短暂停止的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症状是大声打鼾、疲劳和日间嗜睡。其他症状包括:睡眠不安宁、因窒息或憋气而醒来、早晨头痛、口干或咽痛、频繁起夜、醒来后感觉精力未恢复或昏昏沉沉、难以清晰思考或记住事情。一些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没有症状,或不知道自己有症状。他们可能认为感觉疲劳或经常打鼾是正常的。

由于呼吸暂停,会导致机体在睡眠状态下长时间缺氧,从而加重心血管负担,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卒中、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另外,由于夜间睡眠很浅,休息不好,白天的时候就会精力不济,无法保持警觉,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因此OSAS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睡眠疾病患病率高,并合症多发,对健康危害严重,引发学界的极大关注。好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睡眠。其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因其痛苦小、效果好而受到患者的欢迎。

你知道吗,睡觉打呼是一种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主要通过鼻罩、面罩等对人的气道持续进行正压通气,相当于通过向气道内施加压力,达到帮助患者呼吸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研究证实,接受正压通气治疗4周以上的患者,其3-4期睡眠以及快速眼动期睡眠的数据均优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好。另一方面,接受治疗的患者白天嗜睡、情绪变化等均有所改善,社会交往也更加顺利。

无创通气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并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万灵药。应用这类治疗需要遵循严格的临床路径:首先通过临床表现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随后,还需根据睡眠呼吸监测来进行确诊,并确定患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时使用的压力数值需要经过准确的测定和调试,通常需要在患者睡眠时调整压力,并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找出最合适的数值。

改善生活方式,治本方能治标

虽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患者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善依旧至关重要。很多打呼噜严重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肥胖,缺乏运动、有鼻咽部疾病等。因此,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及时治疗鼻炎、扁桃体肥大等疾病,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

睡眠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健康的一块基石。良好的睡眠能让我们的白天过得神清气爽,更能改善我们的健康。因此,当发现身边有人呼噜声震天,请提醒TA 关注自己的睡眠和呼吸。

参考文献:

[1]. Marin JM,Carrizo SJ,Vicente E,et al.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m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hypopnoea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n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2005,365:1046-1053.

[2]. Steiropoulos P,Tsara V,Nena E,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on serum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Chest,2007,132:843-851.

[3]. 陆华东, 冯学仁, 华锋, et al.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近期生活质量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 19(4):349-3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