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睡覺打呼是一種病!

你知道嗎,睡覺打呼是一種病!

撰文 | 周靜穎

製版 | 趙利

在中國,31.2%的人存在著嚴重的睡眠問題

我國約2億人打鼾,5000萬睡眠中有呼吸暫停

有失眠經歷的高達16.8%,且上升趨勢明顯

每晚睡眠不足4小時的成人,死亡率增加180%

睡眠不足的人群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

經常失眠的人發生抑鬱的幾率是正常人的5倍

全球每天約有3000多人的死亡與打呼嚕有關

……

我們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打鼾是生活中常常會發生的事,但有些人打起鼾來總有些不同尋常:他們的鼾聲特別響亮,還時斷時續、極不規則,有時甚至會從睡夢中驚醒,感到憋悶,甚至第二天還會頭痛。很多人不知道,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打鼾,而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睡眠呼吸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你知道嗎,睡覺打呼是一種病!

打呼也是病,還會要人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簡稱OSAHS)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狹窄或阻塞,使睡眠期間因上呼吸道變狹窄或阻塞,導致反覆呼吸短暫停止的疾病。

睡眠呼吸暫停的主要症狀是大聲打鼾、疲勞和日間嗜睡。其他症狀包括:睡眠不安寧、因窒息或憋氣而醒來、早晨頭痛、口乾或咽痛、頻繁起夜、醒來後感覺精力未恢復或昏昏沉沉、難以清晰思考或記住事情。一些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沒有症狀,或不知道自己有症狀。他們可能認為感覺疲勞或經常打鼾是正常的。

由於呼吸暫停,會導致機體在睡眠狀態下長時間缺氧,從而加重心血管負擔,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腦卒中、性功能減退等一系列問題,甚至出現夜間猝死。另外,由於夜間睡眠很淺,休息不好,白天的時候就會精力不濟,無法保持警覺,有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因此OSAS是一種有潛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睡眠疾病患病率高,併合症多發,對健康危害嚴重,引發學界的極大關注。好在,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改善睡眠。其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因其痛苦小、效果好而受到患者的歡迎。

你知道嗎,睡覺打呼是一種病!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主要通過鼻罩、面罩等對人的氣道持續進行正壓通氣,相當於通過向氣道內施加壓力,達到幫助患者呼吸的效果。通過對患者的觀察研究證實,接受正壓通氣治療4周以上的患者,其3-4期睡眠以及快速眼動期睡眠的數據均優於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就是說,這部分患者的睡眠質量更好。另一方面,接受治療的患者白天嗜睡、情緒變化等均有所改善,社會交往也更加順利。

無創通氣治療雖然效果顯著,但並不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的萬靈藥。應用這類治療需要遵循嚴格的臨床路徑:首先通過臨床表現判斷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隨後,還需根據睡眠呼吸監測來進行確診,並確定患者的嚴重程度。對治療時使用的壓力數值需要經過準確的測定和調試,通常需要在患者睡眠時調整壓力,並對患者的睡眠情況進行監測,從而找出最合適的數值。

改善生活方式,治本方能治標

雖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已經有了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患者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善依舊至關重要。很多打呼嚕嚴重的人都有一些共同點:肥胖,缺乏運動、有鼻咽部疾病等。因此,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及時治療鼻炎、扁桃體肥大等疾病,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發生。

睡眠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健康的一塊基石。良好的睡眠能讓我們的白天過得神清氣爽,更能改善我們的健康。因此,當發現身邊有人呼嚕聲震天,請提醒TA 關注自己的睡眠和呼吸。

參考文獻:

[1]. Marin JM,Carrizo SJ,Vicente E,et al.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m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hypopnoea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n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2005,365:1046-1053.

[2]. Steiropoulos P,Tsara V,Nena E,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on serum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Chest,2007,132:843-851.

[3]. 陸華東, 馮學仁, 華鋒, et al.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患者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後近期生活質量研究[J]. 中國臨床保健雜誌, 2016, 19(4):349-3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