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邪恶往事(二)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通过9·18事变,正式开始了侵华战争。在战事开始之后,日本军医学校也完成了战时体制的转移。当时日军战场上的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死于传染病的士兵比战死的士兵要多很多。据统计,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兵死亡率只占总死亡率的22.8%;而且对霍乱、伤寒、痢疾等疾病既不能预防,治疗上也是有心无力,得了传染病就被拉走等死了。日本军医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开始玩了命的生产各种传染病的疫苗。石井四郎这时展示出了作为一个医者的才华,为了生产预防痢疾的药片,他设计发明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并申请了个人专利的“石井式培养罐”。

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邪恶往事(二)

(1929年的日本军医学校)

1932年4月,石井四郎经过疏通,在日本军医学校内建立了防疫研究室,地点就在军医学校防疫部的地下室。在《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中,有如下记载:“有鉴于9·18事变之前的世界形势及我国医学界的现状,本校深感有关战场疫病预防的研究已刻不容缓。虽有部分人员正在研究,适逢此次9·18事变突然爆发,战场疫病预防法的研究已经成为越发紧迫的国防上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校已获上级批准,于1932年4月对防疫部部分地下室进行改造,以应急性地设立防疫研究室(主任为二等军医正梶冢隆二)。”表面上看这是个战场预防传染病、防范疫情的部门,但石井四郎朝思暮想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终于成立了。而且这个部门的预算并没有在军医学校的预算中,另由临时军费中支出。研究室成立以后,石井四郎又发明了一个东西“石井式滤水机”并获得了专利,这个东西为侵华的日军在战场上提供了急需的清洁水源,也令他声名鹊起。

在《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中有一个记载应该引起大家注意,在1932年8月,石井四郎去中国东北出差了,跟他一起去的还有学弟、日后的主要帮凶增田知贞。这是现在有据可考的石井四郎第一次去东北。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石井四郎又去了中国东北,而且一待就待了半年,一直到1934年的3月下旬才回日本。

那么,石井四郎去东北具体是去哪里了呢?有一个叫做浅见淳的军医,曾经做过石井四郎的学生,对石井四郎比较熟悉,当时正在哈尔滨以南背荫河地区守铁道,曾经看到过石井四郎以“东乡一”的名字在背荫河一带晃悠。而且同石井四郎一同行动的人员都用假名,并自称“东乡部队”。

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邪恶往事(二)

(背荫河在平房区东南方向)

东乡部队在背荫河地区的活动,现在资料很少,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当地的老乡亲们称呼东乡部队所在地为“中马城”,是因为当时在这修造建筑时监工是个日本人,姓“中马”。现在能说明白的就是“东乡部队”并不是一支“正规军”,而是一支“杂牌军”,没有正式番号,没有正式编制,也不能示人。因为天皇还没批呢(日军自称皇军,建一支军队必须当时的裕仁天皇批准才行)!

1933年-1935年之间,还使用过“加茂部队”这个名称,究其原因自然是石井四郎是加茂人。在731部队还是“东乡部队”在背荫河活动时,已经有大量千叶县加茂村的村民在部队里打工、服役了。在上一章我已经说过,加茂是个相对封闭、保守、落后的村字,经济情况也不好。石井回乡在老家大量征召加茂村民到东北打工,给的工资非常高,比在日本国内打工要高好几倍。有很多加茂村民通过给石井四郎打工赚了不少钱,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在石井的老乡们“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后,不管是打杂的、做饭的、烧锅炉的,石井四郎还都会给予一次性退休金,说白了就是封口费,意思就是别把这些烂事说出去。此外还要发一枚勋章,叫做“勋八等旭日勋章”,因为保密,731部队给的勋章是一张白纸,不能写明干什么了。这是在战后很多年里731部队的取证非常困难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加茂村民看来,石井四郎是为他们做了“好事”的人,帮助他们摆脱贫穷。他们自然不会出卖自己的“恩人”。

而且在这个731部队的“幼兽时期”,这些军医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了。在得到勋章和一次性退休金的老乡里,有一个叫做瓜生荣二的(好“二”的名字),他得到的一次性退休金比别人都多。为什么呢,因为被人给揍了,据他家亲戚说,瓜生荣二在实验对象逃跑时,脑袋瓜子挨了一记重击,所以多给点钱,起到安抚之意。这件事情是1934年9月,16名在押”犯人“逃跑(真为他们高兴),其中12人跑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去了(这也是现在已查明的731部队历史中唯一一次成功的逃亡)。这个瓜生荣二后来又去了平房,在特别班里面当差了(当时怎么就没把他揍死呢!)。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在东乡部队背荫河地区活动时,已经开始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了。

1955年中旬,石井四郎的老师清野谦次去世,石井四郎跑过去参加追悼会。在追悼会上还不忘发表长篇大论对自己在战时的做为大加吹捧、粉饰功过。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证据可以令人追溯。说什么“在日本国内和中国设立了324个医学研究所,结果是传染病和死亡率直线下降。国家欣喜,支持继续搞。这样就在哈尔滨建造了有丸之内大厦14倍半那么大的综合医学研究所,飞机场、铁路什么都有,就像美国的洛克菲勒研究所一样。”人家洛克菲勒研究所是治病救人,为人类的医学和科学事业做贡献。他石井四郎的“研究所”是杀人工厂,天天祸害人,能是一个东西么?总之,石井四郎在这里所说的研究所便是731部队在平房的特别军事区。

1936年,日本天皇裕仁颁布敕令,终于给了“东乡部队”名份,正式名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1941年正式确定番号为“满洲第731部队”。731部队中的平房大本营1936年就开始建造,其外围建筑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劳工,都是从附近的屯里摊派的,不去干活也不行。但是其核心设施石井四郎就只信任加茂村民了。“口字楼”和“特别监狱”都是一水儿都是由加茂村的雇员施工,不用中国老百姓。

1938年6月,根据日本关东军1539号命令,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正式进驻平房特别军事区。平房特别军事区占地120平方公公里。其中核心区域6.1平方公里。里面的设施极其现代化,所有的马桶都是抽水马桶,而且居然是24小时供应热水。从那时开始,从吉林拉法开往哈尔滨的火车到了双城的周家站必须拉上窗帘,到了哈尔滨的孙家站才能把窗帘拉开。火车上有日本宪兵,谁敢拉开窗帘,那就倒了血霉了,等待着这个不幸的人的命运,很有可能就是解剖台和焚尸炉了。

731部队这个邪恶的怪物,终于张开了它那恶臭的、充满细菌的血盆大口,开始吞噬众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