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的妻妾制度來看呂后與戚夫人的關係

古代的婚姻與現代的婚姻制度不同。現代的婚姻是男女兩個人的事,講究的是夫妻的個人感情。而古代的婚姻不是單純的指男女兩個人的性愛,甚至不是單純的指男女兩個人生育子女。而是指兩大家族通過聯姻成為親家。

《禮記·昏義》上說,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古代漢族宗法制度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與納妾制並存。意即在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下,允許把納妾製作為婚姻制度的一種補充,但古代納妾不是正式合法的婚姻行為,而是買賣行為,《唐律疏議》雲"妾乃賤流,…妾通買賣,…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禮記》上說:“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 古代納妾不能行婚姻之禮(即三媒六聘),也不能把這種結合稱之為婚姻。古代妾的孃家與夫的家族是沒有姻親關係的。

從古代的妻妾制度來看呂后與戚夫人的關係

妻妾

在古代漢族宗法家庭中,一個男人只能有一個合法的配偶,這個合法配偶就是他的妻子,妻子的身份是唯一的。古代的禮法和刑法上都禁止多妻。。

《左傳·桓公十八年》:

"並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也就是說就是國君也不能有兩個妻子。

"一室之中,豈容二妻"(《禮記·郊特牲》),

"禮無二嫡"(《晉書·禮志中》)。

古代有了妻子再娶妻子叫停妻再娶是犯法的。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中國傳統社會嚴格禁止一夫多妻,《唐律》中已有對“有妻更娶妻”的懲處規定,明律則規定“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後娶之妻)離異(歸宗)”,(注:《大清律例通考》卷10《戶律婚姻·妻妾失序律文》。)這條禁令在清入關之後纂修的大清律中,已被全盤接受下來。而妻子在家裡的地位與丈夫是對等的,如果說丈夫是家庭的男主人,那妻子就是家庭的女主人。《白虎通義》對此解釋道:"妻者何謂,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下至庶人,其義一也;妾者,接也,以時接見也。"

從古代的妻妾制度來看呂后與戚夫人的關係

呂后

而妾雖然有為夫提供性服務,有替妻生育子女的職責。但在家中享受不了妻的地位和待遇。在家中妻的身份是主人,妾的身份是奴婢。夫與妾在名分上也不能稱之為夫妻。"妾者,接也,言得接見君子而不得為伉儷也。妾生子在家中的地位也低於嫡子,不得享有優先的宗祧繼承權。而且妾只是所生子女生物血緣上的母親,而嫡妻才是所有庶子女宗法名義上的母親。庶子女要以父親的嫡妻為母,即嫡母。嫡母在古代是重於生母的。也要以嫡母的孃家為自己的外家,而不能以生母的孃家為外家。參見《紅樓夢》裡的探春。妻的家族算是夫的家族的親家,而妾的家族不算夫的家族的親家。

古代妾只能稱呼夫為家長,夫之妻為女君。《釋名·釋親屬》:“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古代女子給人作妾,整個家族都會覺得不光彩。

時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謂後曰:“卞氏女佳。”後曰:“籓三世後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晉書》)可見就算是給皇帝做嬪妃,那也是卑位。

後雖貴幸,而恆有憂色。帝問其故,對曰:“妾有妹,中者已適長沙王褒,餘二妹未有所適,恐姊為人妾,無復求者。”(《晉書》)可見姐姐給人做了妾,妹妹都不好嫁人。

古代男子娶妻是很慎重的,必須三媒六聘。而納妾是很隨意的,妾可買,可討,可以由父母或友人相送。呂后是高祖劉邦的結髮之妻,由呂公許配給劉邦。高祖呂皇后,父呂公,單父人也,好相人。高祖微時,呂公見而異之,乃以女

妻高祖,生惠帝、魯元公主。高祖為漢王,元年封呂公為臨泗侯,二年立孝惠為太

子。

後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太子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己,

常欲廢之而立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呂

後年長,常留守,希見,益疏。如意且立為趙王,留長安,幾代太子者數。賴公卿

大臣爭之,及叔孫通諫,用留侯之策,得無易。(《漢書》)呂后作為高祖的嫡妻,儘管年老色衰失寵了,但還是被立為漢王后、皇后。兒子也因為是嫡長子而被立為太子。但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定陶戚姬是劉邦晚年的寵妾,是僅次於皇后的夫人。妻、妾雖然名分不同,但終究是同侍一夫。妻妾之間的矛盾是再所難免會產生的。

從古代的妻妾制度來看呂后與戚夫人的關係

妻妾之別不僅在民間涇渭分明,在皇宮中也同樣毫不例外。比如晉武帝的寵妃胡芳得寵到了有著“亞後”的待遇,但她的父親胡奮在遇見皇后楊豔的父親時,仍舊只能恭恭敬敬地說道:“我的女兒不過是給你的女兒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在後宮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樣敢在提到武惠妃時毫不客氣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執巾櫛者也”,直接對皇帝說你心愛的女人不過就是一個伺候你的下人

古代娶妻娶德,娶妾娶色。但論德光看外表看不出來,所以古代娶妻講究的是門第相當。當年的劉邦,是一個富裕中農出生。而呂后也是一個富家小姐,所以,呂后與當年的劉邦可謂門當戶對。婚後,兩人也曾甜蜜一時,並生下了一對兒女。呂后年輕時能在家照顧公婆,撫育子女(包括非親生的),甚至能下田幹活。也算是個賢惠稱職的妻子。後來,隨著劉邦的造反事業越做越大,呂后也經歷了牢獄之災,甚至淪為戰俘。生活的磨練,使得呂后變得剛毅。

從古代的妻妾制度來看呂后與戚夫人的關係

戚夫人是劉邦的愛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但她畢竟是妃妾。所以她的兒子沒有皇位繼承權。但是她不甘心。當時呂后年長失寵,與劉邦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戚夫人趁機在劉邦面前大吹枕頭風,希望劉邦能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由於漢初複雜的政治形式,劉邦也希望通過廢太子來抑制呂氏的勢力。兩人一拍即合。呂后作為年老色衰的原配,既然已經失去了丈夫的寵愛,自然不能再讓自己的兒子失去儲君的地位。如果自己的兒子失去了儲君的地位,那自己連同自己的子女甚至自己的家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呂后作為劉邦的原配,勞苦功高。再加上,呂氏集團也是漢初功臣集團的組成部分。所以,劉邦廢太子遭到了功臣集團的反對。廢太子的事情失敗了,但呂后與戚夫人之間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