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龔亞玲是銀都第52期影視表演高班的“小師姐”,她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劇團大院裡長大的孩子。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可能受成長環境薰陶,表演藝術對於她來說,似乎少了幾份神秘色彩,她分享的銀都課堂感受,總是把個人情感深深藏在了滿滿乾貨背後。這份沉靜,是因為父母從小不支持自己學表演呢?還是因為初心未改的執著帶來了成熟?讓我們看看“小師姐”自己怎麼說。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我記得上第一節臺詞課,夏宗平老師問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學這門藝術的初衷是什麼,這也是我無數次問自己的問題。

每當我在上海街頭、路旁遇到影視劇組忙於佈置拍攝現場時,我都會駐足觀看。這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情形,讓我感到內心的每個細胞都在跳動。小時候我成長在劇團大院,長輩們排練和裝箱出發的情形,對我來說印象太深刻了!我想我是喜歡影視表演的,但卻從來沒有鼓足勇氣跟父母說:“爸媽,我想學表演”,因為我知道父母那代人,不希望自己孩子也吃這份練功的苦。

隨著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我越來越發現,語言水平、溝通能力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一次機緣巧合,我得知銀都藝校可以讓我完成學習表演的夢想,也能在臺詞課程中學習到語言,於是我毫不猶豫的來到了這裡。

如今我已是影視表演高班的一名學員,但是剛來銀都時的學習體驗,仍然記憶猶新。

擔任表演課的上戲教授趙國斌老師,教會了我們如何解放天性,如何動腦創作,如何推敲人物的特點。每次小練習,我都會主動積極參與其中,感覺課堂充滿了趣味性。老師每次的點評都一針見血,字字珠璣,讓我受益匪淺。

臺詞課是我最緊張的,因為我學號是1號,每次都由我先說。從平翹舌、前後鼻音的訓練,到發聲、站姿、用氣的訓練,再到朗誦短文、朗讀詩歌的訓練,感覺就連生活中的說話,都有了微妙的改變,這種改變真的讓我喜出望外。原來ne、le的發音是有區別的,原來前後鼻音的差異是這麼大的,原來聲音是從丹田運氣開始的,原來我很多表達感情的語氣是沒有發出聲音的……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形體訓練】

形體課老師餘忠教授更是一個對我們既和藹可親又嚴肅要求的教授。以前我以為形體課就是教我們某種舞蹈,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形體課是為了配合表演塑造人物形象的一門學科,一根脊椎的伸曲就能表現出各種形態,一個腳尖和膝蓋的扭轉就能讓你的體態發生微妙變化,這種訓練讓我掌握了跌、撲、翻、滾、打等技巧性的技能,更讓我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期待。

我真的很慶幸,遇到這麼好的三位老師。他們不僅授課專業,而且也教會了我們一個表演者對待藝術應有的態度和信念。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擔任義賣活動主持人】

上半年,銀都藝校組織了“愛的奉獻”義賣活動,在老師的鼓勵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參加了活動。雖然活動剛開始也有點緊張,但慢慢的明顯覺得自己敢說話了。在銀都學習讓我感覺自己有了質的改變。

看到這裡,銀都君忍不住想說,一個人的初心,在合適的時間,一定會爆發出強大的能量。龔亞玲“小師姐”慶幸她遇到了良師,我們則十分慶幸,她保持了一顆初心未改,終於等來了自己夢想開花的那一刻。如果你也有一個未完成的夢想,記得一定不要放棄哦!

最後,請查收亞玲師姐送給大家的暖心寄語吧!


從劇團大院到銀都舞臺,“小師姐”的藝術初心未改


【表演片段自習中】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喜歡銀都給予我的自信信。我相信,只要堅持每次多學一點、多想一點、多練一點,就能離更好的自己近一點。真心希望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如果和我一樣喜歡錶演,那就來加入我們吧!加入銀都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