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漫談(十二):儒家思想的精華之平等思想

國學教育漫談(十二):儒家思想的精華之平等思想

剛剛寫下這個題目就有朋友說,馬老師,你也太能忽悠了吧,孔孟思想一直是提倡等級觀念的是為奴隸主階級統治服務的。怎麼可能提出平等思想呢?我說,朋友,不是我忽悠,是你被別人忽悠了。老人傢什麼時候提倡過等級觀念?關於這一點,本人已經在前文加以上論述,就不在贅言。本文只是簡論一下儒家思想的精華之平等思想。

首先,我們該弄明白平等的概念是什麼,平等概念的外延是什麼?平等是指社會主體在社會關係、社會生活中處於同等的地位。《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中就對概念的外延做了明確的闡述:“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可見平等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而是指個人權利與尊嚴上的對等關係。

儒家的平等思想首先體現在孔老夫子的教育思想上。“有教無類”,使中國的教育進入了平民教育時代,每一個人都有了受教育的自由和權利。而這份自由和權利是追求幸福的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這種教育思想的實施。不僅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也打破了國家的界限,還打破了夷狄與華夏之大防。三千弟子從各個國家匯聚到曲阜,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等,也有來自平民家庭的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還有來自“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等。“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儒家的平等思想還體現在治政上。在《論語・季氏》篇,孔子提出了有名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思想。注意,這裡的“均”是公平的意思,絕不是平均的意思。“均”應該是“各得其分”,即按公平的原則進行分配,體現的正是平等的思想。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也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體現的也正是這種公平思想,這和儒家思想中的平等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還有孔子推崇“中庸”精神,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什麼是“中庸”?《中庸》首章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儒家看來,只有不偏不倚,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尤其是儒家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更可以看做是平等思想的宏偉藍圖,每個人的尊嚴和幸福都有著基本的保證,至今可以為我們實現理想社會提供著借鑑。

最能代表儒家平等思想的還是孔老夫子的那句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不但成為“仁”的思想的最好註解,也多次受諸多的西方先賢引用,成為當今世界文明的奠基思想之一。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要把他人的權利和尊嚴放與自己的權利和尊嚴放到對等的位置是上,無論你是君主還是臣子,官員還是百姓,長輩還是晚輩,師長還是學生,丈夫還是妻子,男人還是女人……沒有國家之分,沒有種族之別,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實際上也提醒統治者不能為所欲為,你在社會地位上比別人高,不等於你在人生尊嚴上比別人高,不等於你就比別人有法律限制外更多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實際是還體現了現代自由觀:在現代觀念中崇尚個人自由,但自由的邊界在於不侵害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著法律賦予的自由權——在這點是也是人人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它體現了人類高貴的理性精神。如果在人際關係中大家都能遵守這一原則,則天下自然太平無事。推而廣之到組織與組織、國家與國家也莫不如此。這完全符合現代文明的理念,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中的平等思想是其思想的精華之一,這個思想為我們現代文明開了一個好頭兒,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好好地繼承這筆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