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wx:withlxm

小萌新年裡的一次演講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1月5日,我參加了《人物》和每日人物舉辦的「2018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直到快登臺了,我才知道這是一次頒獎典禮。最初《人物》雜誌邀請我參加“女性力量”的演講,我一口答應,因為我職業生涯中主持的第一次欄目就叫《半邊天》專門關注女性。我甚至準備了當年接受性別平等培訓時的題目來讓大家思考。但《人物》說,不,我們要聽你自己的故事……

於是我抓耳撓腮地開始準備。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這是新年之後的第一個活動。工作並不陌生,但要講那麼多關於自己,還是心裡沒底,經歷了從模糊到明晰、粗糙到精細、虛弱到自信的過程。每一件事,不認真做就是對自己的辜負,何況,這篇稿件,有好朋友的認真參與。身邊有三五知己,瞭解、理解、關心著自己,真是幸運。


以下是演講原稿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大家好,我是李小萌。

今天我站在這裡,我想,不是因為我是誰,而是因為我身上發生的轉變----發生在一個生命個體,一個女性,一個母親身上的轉變。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1. 冬眠的熊,感受到生命的躁動

而這轉變的動力,來自我的女兒。一個7歲的小姑娘。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一年前,家裡發生了件小事兒,當時我不在場。

親戚來家裡玩,離開的時候女兒不讓,親戚說得回去工作,女兒說:“你不要去上班,我們家人都不上班。”親戚跟她說:“我不上班,怎麼掙錢呢,怎麼生活呀?”女兒說:“我們家有錢,我可以給你錢。”

家人的轉述時享受的是童言無忌,我聽後卻是五味雜陳。我的人生並非如此,我也不希望我的女兒如此理解人生。

找到合適的機會,我跟女兒說:“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年輕的時候都是認真工作的人,家裡的錢是工作賺來的。我們用錢養育你,但這錢不是你的。還有一點很重要,工作並不只是為了掙錢,工作是為了讓你成為有用的人。”話說完了,我心裡的缺口反而更大了。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女兒的話,對於我,就像冬眠的熊,寒冬熟睡時,突然被生命的躁動喚醒了。我想起一個畫面,我在幼兒園等著接孩子,我站著看手機,一位媽媽,在手提電腦上,迅速地處理著工作,這個尋常的畫面在我腦海裡停留之久,顯得缺乏道理。但我忽然明白了它對於我的意味,不亞於一個嘴饞的小孩在看櫥窗裡的冰激凌。

是的,我知道,我想要工作。

而那時,我離開工作崗位已經快三年,42歲的時候,就在專業新聞節目主持人的最佳黃金年齡,我從央視辭職了。那一年離開央視的主持人中,我是唯一一個回家的。

2. 從“找工作”到“自己做”

好,我要工作,我要找工作,那第一個想法是去大機構,掙一份薪水。

有位前同事,現在是互聯網公司的高層,歡迎我重返新聞一線,也為我做了大量協調工作。我一邊心存感激,一邊也在想,以我45歲的年紀,再去做新聞現場,我身邊站的可能都是95後的年輕人,他們帶著那新鮮的氣息衝在新聞一線,我能提供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

還有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家很棒的藝人經紀公司,幫我接商演。

那天我擠地鐵去的,還早到了,我揹著個雙肩包,在公司樓下徘徊,心想,從背面看,我像一個普通的求職者,從正面看,原來是一位“中年老母親”,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負責人見面了,第一個問題我就沒能回答,她問:你是不是什麼類型的商演都能接……

這個所謂找工作的過程,前前後後持續了三個月。

100天的時間裡,我把自己折騰了一下。這樣找下去,櫥窗裡的冰激凌可就要化了。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我跟自己說,停!我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我就問了我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是我的熱情所在?。

從懷孕開始,我閱讀了大量的關於親子、育兒、成長的書,思考的問題也緊緊圍繞梳理親密關係。我朋友開玩笑說,她每關注一個育兒大V,就會發現我在她之前已經關注了。

每當身邊有朋友懷孕,我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會看,就會選十本養育類的書寄過去,心想,哪怕她只讀了其中一本,或其中一段也是好的,也可能在未來的某一瞬間能讓孩子得到正確的對待。

我想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公式: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中國的家庭=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我想知道究竟是不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如何才能不這樣?

3.我做了這些……

就像克里希那穆提說的:一旦發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你就會有能力、信心和主動創造的力量。

此時此刻,我站在這裡,走完了自由但並不輕鬆的2018年,我跟大家彙報我到底做了點什麼?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2018年

  • 創辦了公司“萌享匯”。
  • 投資了三五鋤教育。
  • 與東南衛視合作完成了《你好爸爸》一季的節目,網絡話題量達到12億,
  • 我的自媒體和雲微星璨進行了合作,兩個公眾賬號,粉絲接近10萬,
  • 我個人微博粉絲數達到1070萬;
  • 我成為了騰訊網絡素養計劃公益項目的代言人。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2019年

  • 《你好媽媽》預計春天開播,
  • 在丁香媽媽平臺開通小萌《媽媽讀書會》,
  • 還會關注母語教育。

非常瑣碎,也沒什麼很酷的商業模型,我僅僅是完成從“找工作”到“自己做”。但,有一條線沒有斷,那就是,我在求解那個我並不喜歡的那個公式:中國的家庭=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4.從“喪偶式育兒”到《你好爸爸》

我先從“缺席的爸爸”下手了。

人民日報的微博,曾經發過一個視頻,採訪了5-50歲的男性,請他們講自己的父親,視頻中都是美好的字眼:愛、勇敢、陪伴。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可再看近萬條的中國網友的評論,絕大部分是負面描述,感覺我們的父親,不是缺位,就是錯位。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於是,我和東南衛視合作了的十二期訪談《你好爸爸》。走訪了十二位名人爸爸和上百位的素人爸爸。我希望通過訪談讓大家認識到,父親角色一旦缺失,對人一生的影響有多麼深刻。我希望爸爸們能反思,甚至懺悔,要把媽媽們從“喪偶式育兒”的怨念中解放出來。我希望爸爸也像媽媽一樣,餵奶洗澡陪玩,一樣不差。

然而隨著採訪的展開,我發現,採訪的結果和我預設的立場不太一樣。我的對爸爸們怨念,轉變了,轉變為對父親角色的思考。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無論夏雨、王凱、潘長江、夏克立、錢文忠,還是那上百位的素人嘉賓,他們給我描繪的一個理想的父親形象,和我之前所想不同——父親的存在,不一定非要朝朝暮暮,而是在孩子重大時刻的“在場”,或者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或者引領他走出寬闊的人生。

就像我最近在讀的一本小說《走出荒野》裡說的:“父親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孩子成為戰士,給他們自信,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御馬衝鋒。如果你沒有從父親那裡學會這些,就得自己學習成長。”

《你好爸爸》讓爸爸和孩子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讓媽媽更加了解他們。我發現,我變成了一個橋樑,讓群體和群體之間,個體和個體之間,有了換位思考和溝通的可能性。

媽媽們聽到這樣的說法,也許會覺得不公平。面對成長,憑什麼爸爸只需在重要時刻出場,而媽媽卻是分分秒秒、耳鬢廝磨,在養育孩子時消磨自己的耐性和青春,這不是性別歧視嗎?

不久前,我遇到北京四中的一位語文教師,他很謙和地跟我說:“小萌,你做的你好爸爸,角度很新,也算用心良苦。但是,不能否認的現實是,衝在家庭養育第一線的還是媽媽們。就拿我們學校來說,母子關係,從初一開始緊張,到初三基本就是白熱化了。”我問:“那您覺得問題出在哪?”他說:“問題出在媽媽的溝通上。你要是能做個你好媽媽,真能幫到很多人。”

這位老師的提議,讓我很觸動。

就好像,有人對美食著迷,就做了美食紀錄片,有人對說話著迷,就做了脫口秀,我對關係著迷,對關係的本質著迷,就以父親的角色為起點,開始了我的事業的旅程。個人的情感,個人的困境,個人的事業,第一次與更多的家庭連接,與對他人的關切連接。這是我從未體會到的力量感!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那麼,該如何幫到媽媽們?

人類是胎兒期最長的哺乳動物,因為我們即便出生了,還會保持胎兒狀態1年甚至更長。我們依然需要一個像子宮一樣安全溫暖的環境。媽媽,顯然是充當這個“容器”的最方便的人選。

所以,在生命的初始階段,媽媽對孩子是“容器一般的抱持”,放下自己,放下對錯,全面響應你的孩子,母親將全部身心傾注在孩子身上的這種專注,給予孩子基本安全感。那麼隨著孩子長大,母親又該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安放我們的母愛?我於是把原本計劃的《你好爸爸》第二季暫停下來,在今年春天,先推出《你好媽媽》第一季,探討什麼是對孩子最恰如其分的母愛。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還記得上一次哭,是去年5月,我參加了在西班牙的長途騎行,結束之後,在一個給徒步、騎行者準備的祝福儀式上,我雙手保肩,輕輕撫摸自己的臂膀,默默地對自己說:“一路走來,你辛苦了。”兩行眼淚猝不及防地流下。

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慰,一種觸及靈魂的安慰。在這一年的打拼當中,我慢慢發現,作為女性,相比經濟上的獨立,精神上的獨立更重要,就連安慰,也不期冀於別人。為母七年,努力接近母愛的本質,而這母愛的力量竟然也關照了我自己,從扮演孩子的容器,成長為了容納自我的容器。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這是我的2018。今天與您分享,瑣碎但充實,這一年,我再一次主動選擇。而我的改變,我的勇氣,卻是我女兒用她天真無邪的聲音告訴我的,她讓我看見了自己,真實地面對自己。

在我的演講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再來一起審視這個公式:

中國的家庭=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都說,2019年,經濟會困難,大家銀行賬戶的數字的增長也會放緩。但我想,這正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慢下來,看看自己,看看身邊。我現在,要把這裡面的三個形容詞隱去:缺位的,焦慮的,失控的。

在新的一年裡,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家庭關係。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我相信,“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

謝謝大家。

從“報道新聞現場”到“重新定義中國家庭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