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此人也是和好多命運不幸的文人一樣,沒能逃脫政局的捉弄,一生未曾重第;他曾四處流落,遊跡遍佈蘇州、杭州等地。對於這樣一位在政治上沒有太多作為的潦倒人士,上天只有賜予他不凡的文學細胞來做補償,讓他在詞壇佔得了一席之地,成為被人推崇的大家;所以吳文英能被我們熟知完全是因為他的諸多經典作品。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吳文英的詞作很多,其風格典雅婉約,可謂有著夢幻般的美妙,所以他被後世贊為“詞中李商隱”。我們知道無題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意境,都是十分縹緲朦朧而令人遐想的,比如他的《錦瑟》和《無題二首》等,而通過吳文英的作品,正好可以隱約看到李商隱的詞蘊,故而二者堪同一家之風。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今天這裡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吳文英兩首極其唯美的作品《浣溪沙》,它們分別寫春秋之朦朧情感,可謂春比秋涼,秋比春愁,其中的藝術魅力實在令人驚歎。

浣溪沙

吳文英

門隔花深舊夢遊(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墜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這是一首描寫懷人情景的小令。詞的大意為:再次來到魂牽夢繞之地,只見繁花庭院被門深隔,斜陽默默燕子愁歸。似乎看到她纖纖玉手掛起簾鉤。

柳絮無聲飄落,春在暗自流淚,雲影遮蔽了月光,顯得月兒嬌羞無比。這夜晚的春風吹過時,真覺得比秋天還要冷。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門隔深花舊夢遊”一句點出了佳人居所,與往昔對比顯得冷落空寂,顯然已是物是人非。對於這一句還有版本是將“舊”和“夢”二字調換位置,雖然只是次序不一樣,但是意思和意境卻截然不同,若為“夢舊遊”則完全是從虛處落筆而寫夢境,而我們今天分享的“舊夢遊”版則是寫實,是真實的人物活動描寫。這就有著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之感藝術染力,今昔對比使得悲從中來韻味盡出。隨後二句又寫到了燕子和作者的想象,充分體現出了內心對佳人無盡的思念。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下闕中借景抒情。柳絮紛飛春落淚,又不禁讓人想到蘇軾那句“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描寫,這柳絮不僅是春淚更代表人的愁懷。至於後面對雲和月的刻畫更足以見得萬物皆有情,與人同悲的傷感表達。所以即使是在春天也覺得“冷於秋”了,內心的寒涼才是最“冷”的境界,讀到此處真如心頭拂過秋風,不勝淒涼啊!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浣溪沙

吳文英

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鉤理纖鉤。月明池閣月來秋。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愁。西風梧井葉先愁。

水波如夜晚的銅鏡般清澈寒冷,小月的倒影如美人垂釣的魚鉤,月光灑滿樓閣,秋夜悄然來臨。燕子呢喃著商量歸去之事,它們將要與我告別了,水中紅蓮凋謝如暮春之愁景。西風吹起時那梧桐的葉子最先觸發愁懷。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上一首《浣溪沙》寫春之冷,而這首則寫秋之寒,這春秋在吳文英的筆下貌似皆是淒涼侵心的,如果說以上一首銷魂那麼這首更是朦朧有加。

詞的上闕開篇先寫如鏡的水波,其中一個“冷”字瞬間烘托出了清涼意境,後面一句“玉人垂鉤理纖鉤”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在邏輯上並不存在確切的情語,所以說在形象的層面上又進一步增添了朦朧感,其實作者只是通過選擇物象來塑造意境,進而為抒發內心的情感奠定基礎罷了。“月明池閣夜來秋”一句仔細推敲可以發現和上一首中“門隔深花”句有著同樣的體現物是人非之悲感,異曲同工而渲染有力。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在下闕中借燕子的話別來暗示人間的離別,“水畫紅減似春休”又將眼前之景同春聯繫起來,不僅勾勒了悽美景象,更表達了對青春易逝的無奈嘆息,寓意很深刻;最後將西風吹落梧葉而起愁的景語來收尾,把人物自身的愁寄託在桐葉上,情感境界就此被提升,惆悵黯然之調倍增。

吳文英極其唯美的兩首詞,心上寒是春秋寒,朦朧藝術魅力令人驚歎

這兩首《浣溪沙》可以說幾乎每句都為景語,但是一切景語本就是情語,作者通過對景的細膩描寫將蒼涼落寞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前者寫春見秋,後者拉春襯秋,皆寫出了“寒”的最高境界,也彰顯了最朦朧唯美的藝術魅力。


篇後留題:題《浣溪沙》一首,自由發揮,期待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