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牟田口廉也,日本佐賀縣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2期畢業,日本陸軍大學第29期畢業。“七七事變”時,牟田口廉也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軍銜為大佐。

1937年7月7日當天,由於駐屯軍步兵旅團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未在北京,所以牟田口廉也成為了現場的最高指揮官,並由其下達了向中國守軍開火的命令,他也就成為挑起“七七事變”衝突的罪魁。

1943年庫爾斯克與瓜島戰役結束後,軸心國喪失了戰場主動權,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德國要求日軍在印度發動場攻勢,打亂盟軍部署,獲得重新扭轉戰局機會。也為分散南方美軍的進攻。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而日軍大本營對此建議起初持反對態度,一些日軍將領認為1942年可以輕取印度直取中東,但德國卻指出攻擊印度會師中東會打亂德軍的部署,而現在英軍已經大大加強了印度方面的防禦,並準備積極反攻,而日軍由於太平洋前線吃緊,在緬甸的兵力有限,此時日軍應該在緬甸進行防禦準備,而不是前出進攻印度,所以日軍大本營起初並未理睬德軍的要求。

不過以升任緬甸15軍司令官的牟田口廉也中將,卻積極主張發動這次戰役,牟田口廉也是日本陸軍中著名的少壯派將領,接替飯田祥二郎中將升任日第15軍軍司令官以後,一直想找個機會打一仗建立一些功勳,而其手下的各師團長們更是目空一切,認為日軍強大無比英軍不堪一擊,用不著搞什麼防禦,15軍從司令官到下面的師團長都極力主張進攻英帕爾,佔領東印度的阿薩姆地區,認為用大約3個師團的兵力以及足夠3個星期食用的糧食輕裝奇襲,就可在短期內攻佔英帕爾,日軍用1個師團對付英軍1個集團軍綽綽有餘,因此拼命鼓惑南方軍司令部向大本營提出攻擊英帕爾與科希馬的建議,他們認為奪取英帕爾,不但重創英軍動搖整個印度,還可以獲得英軍儲存在英帕爾與科希馬的大量物資,彌補緬甸日軍作戰物資的不足。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1944年1月7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

在大本營下達作戰命令前,15軍就已經進行了動員,開始準備攻擊作戰所需的彈藥等物資,然而15軍上上下下普遍認定英軍不堪一擊,對物資準備根本沒有下大力氣,對後勤保障問題不僅計劃不周,而且準備不足。擔任進攻任務的第15軍,直到向部隊下達展開命令時,原定的後勤保障計劃僅完成了18%。不但如此,15軍的一些高級將領們可能是對家鄉的牛羊印象深刻,準備作戰物資時,由於軍馬一下難以徵齊,竟異想天開的用緬甸當地獲得容易的牛、羊、大象甚至猴子代替,讓這些動物馱上日軍的彈藥隨部隊出征,又馱運彈藥又可充當口糧,一舉兩得,連乾糧準備都可以省了不少。所以日軍部隊出擊時,只攜帶了1—2周口糧、1.5—2個基數的彈藥,牽了2萬餘匹馬、牛和象,數千只山羊與猴子。他們計劃用這些牲畜馱運物資併兼作食用,估計可支持一個月,至於爾後的後勤補給,只待“打下英帕爾,坐吃丘吉爾”了。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的3個師團共約10萬人的兵力,趕著作為肉食給養品的大批活牛、活羊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牟田口廉也站在欽敦江畔,口出狂言,宣稱:“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但是戰役剛開始那些被抓來的牲畜就跑沒了。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英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得知日軍渡過欽敦江的消息後,迅即親臨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部。在聽取了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軍情彙報後,蒙巴頓決定:把欽敦江以西沿邊境進行防禦的部隊,撤至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使日軍的進攻部隊遠離自己的後方基地,日本軍不僅要被迫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而且還得完全依賴很不安全的叢林運輸線。此外,盟軍的空中優勢不僅會保證可能遭到包圍的一些英軍部隊的補給供應,而且還能轟炸日軍的地面運輸隊,阻止其獲得補給品。又由於雨季即將使一些乾涸的河床變成洶湧的急流,日軍必須在雨季到來之前迅速取得勝利,否則就不得不面臨一場災難。

日軍第15軍全部渡過欽敦江後,隨即兵分三路,以第33師團和第15師團主攻英帕爾,而第31師團負責正面突擊。日軍初期的進展比較順利,3月28日,第33師團打到了距英帕爾西南約20公里的比辛布爾地區,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南部通道。與此同時,第15師團攻佔了英帕爾至科希馬之間的密宣,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北部通道。向科希馬進攻的的31師團也打到了科希馬的外圍。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面對日軍的兩個師團已對英帕爾形成南北合圍之勢,駐守英帕爾地區的只有由斯庫納斯中將指揮的英軍第4軍的英印軍第17師和第20師兩個不滿員師。斯庫納斯急電集團軍司令斯利姆派兵增援,而集團軍下轄的第15軍主力尚在300英里以外的若開地區,從地面趕到需時3個星期。蒙巴頓立即向美國人求助,請求美軍幫助空運部隊。美方很快同意了英方的請求,從3月下旬開始把用於喜馬拉雅山“駝峰航線”的45架“達科他”式運輸機借給蒙巴頓使用。美國的“達科他”確實是救命恩物,這45架運輸機滿載著第15軍之第5英印師及全部槍炮,從若開飛往英帕爾平原,協同第4軍的部隊保衛英帕爾。日軍第33師團和第15師團形成了對英帕爾的南北夾擊態勢後,4月上旬,牟田口廉也決定以第33師團為主攻部隊,逐步從東南向英帕爾推進。為了加強該部的攻擊力量,他從山本支隊調來坦克和重炮聯隊,又從新編入第15軍的第53師團調來兩個步兵大隊增援,並親臨第33師團指揮戰鬥。4月10日,日軍攻佔了英帕爾東南面的伯萊爾公路上的謝阿姆山口,英印軍被迫退守直接俯瞰著公路幹線的坦努帕爾。

牟田口廉也認為勝利已經在望,又調集了一批新銳部隊,企圖在坦努帕爾突破防線。經過一連幾晝夜的瘋狂進攻,日軍取得了一些進展,英印軍的防線被迫向後移動。此時的牟田口廉也,確實已接近於突破對方防線。但是,他的部隊經連日激戰,疲憊不堪,官兵們缺乏給養,口糧從出發時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戰鬥力大為下降。而英印軍卻大不一樣,他們每天除了獲得基本生活物資外,還能得到諸如香菸、甜酒之類的物品。英軍的第一次攻勢實際上是在1944年5月15日開始的,第17英印師第48旅楔入了日第33師團的後方,並在“鐵定—英帕爾”公路上第33號里程石處修築起工事。敵人暴跳如雷,把一切可用的部隊包括後勤部隊都一股又一股地投入了反撲。四天以後,日第15師團發動了一場瘋狂進攻,但還是被擊退了。隨後,英印軍第48旅向北推進到莫伊朗,他們經過激烈的戰鬥,在那兒設下了另一個立足點,威脅著日軍第33師團的後路。 雨季很快就到來了,地面逐漸變成得泥濘難行。為了再盡最後一次努力,牟田口廉也決定變更主攻方向,向英帕爾以北迂迴,企圖從北面打入英帕爾。為此日軍通過滑溜難行的叢林小道向前推進。

1944年6月10日,日軍第33師團和配署的第15師團一部與英印第20師在叢林裡迎面相撞,隨即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士兵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撐下和各級軍官的督促下,忍著飢餓在連綿的陰雨中拼死戰鬥。1944年6月22日,他們竟奇蹟般地闖過了英印軍的堵擊,衝出了叢林,打到了英帕爾的邊沿。不過,此時他們已經沒有力量發起攻擊了。他們經過數月一系列苦戰,打到了英帕爾英軍的家門口,卻發覺自己無力再邁進去,對日本人來說確實是件天大的諷刺。與英帕爾方面的戰況相似,日軍第31師團在科希馬方向上的進攻也成了強弩之末。

隨著雨季的到來,日軍士兵有3萬多人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軍隊的剋星——傷寒,更是蔓延猖獗。由於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雨季的叢林就像是一 座蒸氣瀰漫的綠色地獄,那些被飢餓和疾病折磨的士兵一個個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牟田口廉也感到他應當全線撤退了。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日軍大象運輸隊

1944年6月25日,進攻科希馬的日軍第31師團司令官佐藤中將和那些忍飢挨餓、疾病纏身的官兵開始沿著一條山谷小路向烏克魯爾撤退。烏克魯爾是英軍大規模強攻的焦點,因為它是日軍在欽敦江和英帕爾之間的大規模山區基地,是在戰鬥開始以後迅速修建起來的。由科希馬蜂擁而下的英軍部隊與從英帕爾向前突進的強大部隊同時出發,並在預定時刻與其會師。

1944年6月22日,兩支隊伍好比鋼鉗的兩隻鉗牙,在109里程石處將日軍鉗住。被鉗在鉗口裡的是日軍第15師團和在烏克魯爾的印度國民軍的一個旅,好幾支日軍縱隊沿著各條通道,向日軍的主要基地狼狽逃竄。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後來回憶當時日軍的狼狽情形時說:“我旅置身於那些隨帶著大量傷病員撤退的日軍部隊及其最近的目的地——烏克魯爾之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 1944年7月2日午夜,經東京大本營同意後,日本南方軍司令部正式下達了停止“烏”號作戰的命令。為了好聽一些,該命令將這次行動冠以“退卻作戰”的名義。日軍所謂的“退卻作戰”,實際上是一場真正的大潰敗。當英軍沿著鐵定公路向欽敦江追擊推進時,他們見到了戰敗者的全部情景:“到處是赤腳露體的屍體,士兵像骷骸一樣躺在泥地上;行駛中遭到轟炸的運輸車和燒燬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滿地都是的槍支彈藥和軍事裝備。”印度國民軍日軍為了不給緬甸人留下慘敗的印象,特意在江西岸短暫休整了一下。一些人看見日軍昂首挺胸的模樣,還以為他們打了勝仗。

第31師團長佐藤幸德在發給空軍同僚的電報中說:(一個月來)我們沒有得到一發子彈、一粒糧食的補給。只能依靠奪取敵人的彈藥糧草來繼續攻擊。……敵人不要說是彈藥糧草了,他們的武裝兵員都在我眼前降落。對此只能是感慨!感慨!由於完全沒有補給,部下成批餓死,15軍所有將領一致要求撤退,於是牟田口說了一句震鑠古今的名句: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素食的。你們被無數的熱帶植物所包圍,居然說自己缺乏食物?!

忍無可忍的佐藤帶頭抗命撤退,不光31師團,其他的師團也一起抗命,後來佐藤還在軍法會議上大罵牟田口。牟田口大怒,當場撤了3個師團長的職,還把司令部的手下集中起來,流著眼淚訓話:諸位,佐藤師團長違背軍令,擅自拋棄了柯希瑪戰線。因為沒有食物無法戰鬥,就擅自撤退。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皇軍嗎?皇軍即便沒有了食物,也必須繼續戰鬥的。沒有武器彈藥和食物就不能打仗?這決不能成為正當的理由!……沒有子彈的話,不是還有刺刀麼?沒有刺刀的話,還有拳頭呢。沒有拳頭的話,可以用腳踢的。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麼?……不要忘記日本男子應該有的大和魂!日本是神州,神靈必定會保佑我們的……)由於牟田口的訓話時間長達1個多小時,營養失調的下屬們因貧血而接連倒下。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在抓魚的日軍

而在作戰顯然已經失敗之後,牟田口司令官來到了15軍司令部,當著眾多參謀的面,以小聲對藤原參謀說了這樣一段話:藤原,這次作戰死傷了那麼多部下,損失了那麼多武器,作為司令官,我應該負起責任。如果我切腹自殺的話,是不是可以求得天皇和眾多陣亡將兵的原諒呢?我想聽聽你的意見,請毫無保留地說出來。藤原參謀看都沒有看司令官一眼,以激昂的語調說道:自古以來,口頭上喊著要死要死的人從未有過真正想死的。如果司令官和我商量關於自盡的事情,作為下屬幕僚,在形式上我不得不制止您……只是,如果您真的感受到了作為司令官的責任,想要以死謝罪的話,那麼請在沒人的地方悄悄地切腹,誰都不會阻攔您。請您毫無牽掛地自盡好了。

根據統計,日軍傷亡達6萬多人,英印軍傷亡僅1.6萬人。此時,中國遠征軍也在緬甸發起反攻。之後,日軍再無能力進攻印度本土。至9月初,日軍第15軍在欽敦江西岸已沒有一兵一卒,半年前他們越過欽敦江發起的英帕爾戰役,就這樣以徹底失敗而告終。在日本歷史學家半藤一利和保阪正康所著的《昭和の名將と愚將》一書中將牟田口廉也形容為愚將中的愚將。

抗戰時,日本在盧溝橋現場指揮官,是什麼下場

戰後,牟田口被盟軍以戰犯身份逮捕,不過沒有被起訴,後被釋放。他在東京開了一家料理店“成吉思汗飯館”。雖然裝作與自己無關,但英帕爾一直是牟田口的一塊心病,在受到媒體採訪時,他絕不放過任何為自己辯解的機會,甚至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在就盧溝橋事件請他做談話錄音時,還強烈要求增加關於英帕爾作戰的內容。每當有舊部下去世,牟田口都會趁機在葬禮上散發為自己辯解的小冊子,而如果有英帕爾作戰戰死者家屬專門來找他,牟田口要麼託病不見,要麼提前溜走。

英軍在戰後總結這場戰役時寫道:“由於對後勤供應需要的估計不足,由於對英軍部隊戰鬥素質的估計過低,這就導致了日軍的毀滅。”日軍在戰後總結這次場戰役失敗的教訓時也承認,對後勤保障重視不夠是造成這場劫難的重要原因,他們在英帕爾是打了一場“忽視後勤的無謀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