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二戰中,美軍有這樣幾把步槍,最出名的是M1加蘭德步槍,而在加蘭德步槍大面積裝備之前,美軍用的是M1903春田步槍和M1917恩菲爾德步槍,馬潤參戰初期,已經和鬼子打起來的時候,手裡還拿著M1903在叢林裡和日本兵對著拉大栓。而同時,陸軍已經全面換裝加蘭德了,缺乏半自動步槍的馬潤又弄來了M1941約翰遜步槍,就是順溜的那一把。後來美軍又列裝了一把新的卡賓槍,M1卡賓槍。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二戰美軍使用的步槍

這些步槍是美軍二戰中用到的幾把主要步槍,今天咱們從這個M1卡賓槍開始扯一下,據說這把小短槍,當年都打不穿棉服。

當加蘭德步槍開始服役之後,到二戰之前,美國陸軍軍械所收到報告,裡面說,加蘭德步槍太長太重,並不適合一些部隊使用,比如一些炮兵、後勤兵、電臺兵等,這些人拿著加蘭德實在是太礙事了。美軍準備給這些士兵換一個新武器,但是當時的湯姆遜衝鋒槍也太重了,加蘭德步槍有4.3公斤,湯姆遜衝鋒槍4.8公斤,使用上也是不方便。而美軍的M1911手槍射程又太近,火力也不夠。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美國陸軍下發了關於新式槍支的需求,要求設計一款緊湊型輕便的防禦武器。具體時間:新的槍支重量要在M1加蘭德和湯姆遜衝鋒槍的一半,在5磅左右;要求具備半自動和全自動的射擊方式(後來要的太急,這個需求作廢了);要求有效射程在300碼;還要給傘兵部隊專門生產出有摺疊槍托的型號。

這個需求發出去之後,柯爾特公司、溫徹斯特公司等11家都參與了研發,共同競爭新的槍型。

1940年,溫徹斯特的工程師馬歇爾·威廉姆斯在美國的M1905半自動步槍使用的.32槍彈的基礎上,改進出了.30卡賓槍彈。.32槍彈的彈頭重量是165格令,初速度是424m/s,而.30槍彈的彈頭改成了圓頭彈,重量也降低到了110格令,初速度提升到了606m/s。

順便提一句,這個.30卡賓槍彈往往會被歸入中間威力彈中,但是其特性又是和中間威力彈相差很多,屬於是手槍彈和真正的中間威力彈之間的一款子彈。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而與此同時,M1卡賓槍的設計也在進行中。在此之前,溫徹斯特公司的設計師埃德·布朗寧設計了一款M2步槍,但是很遺憾,埃德·布朗寧在1939年9月去世了,這槍,其實還沒設計完。布朗寧去世之後,溫徹斯特公司又找來了馬歇爾·威廉姆斯,這貨早年間設計過一款短行程活塞,他把短行程活塞加在了M2步槍中。

1940年,海軍陸戰隊測試他的新槍的時候,遇到了問題,在沙地條件下故障高,原罪在M2的偏移式閉鎖。為此,威廉姆斯將加蘭德的旋轉式槍機和操作杆加了進去,還是使用原來的短行程活塞導氣。

當溫徹斯特公司拿著他的M2步槍過去軍械所的時候,這個時候其他公司的槍基本都被淘汰了,要麼是可靠性不行,要麼是重量差的太多。而軍械所對於M2的設計還是比較滿意,但是這個時候,這把槍的重量還是有點高,達到了7.5磅,但是軍械局認為,這個重量可以降低到5磅左右的。經過幾次優化,這把槍,終於在1941年10月正式定型了,就是M1卡賓槍。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M1和摺疊槍托的M1A1

到了這會兒,M1卡賓槍有了,槍彈也有了,就是前邊那個.30卡賓槍彈(7.62*33mm)。這把槍威力其實很一般,其子彈的初速度只有607m/s,槍口動能只有1311J。而同時期的加蘭德步槍使用的M2型.30-60輕尖彈的槍口初速有853m/s,槍口動能在3800J以上。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在二戰的戰場上,M1卡賓槍的戰績還是不錯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戰場上裝備的數量非常多,他們的班長什麼的很多都是拿著M1卡賓槍的。馬潤在叢林裡行進,這卡賓槍非常方便,馬潤的評價是:短小、輕便、火力猛。在叢林中,和鬼子遭遇,完全可以打穿鬼子的鋼盔。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但是,馬潤又發現,這槍的穿透力不行、停止能力不行。這個M1卡賓槍的有效射程雖說是300碼(270米),但是實際上是遠遠達不到,其彈頭在180米的距離上存能就非常低了,就開始嚴重下墜了,你打270米的難度是不小的。而且他這個槍彈是圓頭彈,初速度一般,穿透力不行,命中之後,翻滾的效果也不怎麼樣,停止能力很差。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原本,軍械局在下發的需求中有一項是要求,這把槍要具備全自動射擊能力,可以在全自動和半自動之間切換,但是後來由於仗打的緊,要求快速生產,這個全自動射擊能力就被省略了。

但是戰爭後期,德軍拿出了自己的突擊步槍STG44,大量裝備了部隊,美軍的火力嚴重受到了壓制,原本加蘭德的半自動射擊能將德國兵壓制住,但是德國人拿了突擊步槍就沒辦法了,而且湯姆遜衝鋒槍距離遠了也夠不著人。這會兒,軍械所的人拿著槍過來了,你看這槍能不能加上全自動的射擊方式?順便再給我弄個30發子彈的彈匣。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於是乎,一組全自動的套件生產出來了,其實就是增加了幾個零件,通過機匣上面的一個切換杆切換全自動射擊方式和半自動射擊方式,新的卡賓槍被命名為M2卡賓槍,開啟全自動射擊模式的時候,射速能夠達到750發每分鐘。和M1卡賓槍相比,M2還加了刺刀座。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全自動模式射擊的M2卡賓槍,射程要比其他的衝鋒槍要遠得多,這點上,有點類似於後來的突擊步槍了。但是,這把槍真正大規模生產的時候,已經是1945年4月了,這會兒歐洲的戰事基本完事了,在歐洲基本沒怎麼用上這把槍,到太平洋戰場上也沒怎麼用得上。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15發的彈匣和30發的彈匣

而1943年的時候,T120紅外瞄準鏡研發成功了,上面是紅外探射燈,下面是瞄準鏡,後面還有個電池。原理是通過那個紅外探射燈射出紅外光線照射目標之後,將圖像呈現在瞄準鏡上。

等成功之後,美軍琢磨,加在M2卡賓槍上試一試,於是新款的可夜視的M3卡賓槍就誕生了。和M2卡賓槍相比,M3卡賓槍沒有機械瞄具,槍口加了一個喇叭形狀的消焰器,避免夜間被敵方鎖定,有效射程是125碼。但是這把槍也有缺點,它的電池蓄電量太低,容易沒電,而且,雨天霧天,其瞄準具的能力會大幅降低。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二戰後期的太平洋戰場上,這把帶著夜視儀的M3卡賓槍就投入了使用,1945年的沖繩戰役是這把槍首次投入使用。使用的時候,往往是一個兩到三人的小組操作,互相提供支援。在沖繩戰役中,夜間的時候還可以防止日軍向美軍營地滲透。沖繩戰役中,M3卡賓槍造成的日軍傷亡還是非常高的,有說法是殺傷達到了所有步槍卡賓槍的30%。

炮兵:加蘭德太重,換個新槍吧。指揮官:給你一把卡賓槍,苟住了

M3這把槍,咱們當年也繳獲過幾把,在當時,這把槍完全可以用現代的一個詞彙來形容:高-大-上。

M1、M2卡賓槍在美軍中一直使用到了1970年,才完全退出現役。即便美軍有了M16,美軍的一些安全部門,一些後勤部門,還是有少部分裝備M1、M2卡賓槍的。而越戰期間的M1、M2卡賓槍更多的則是提供給了南越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