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明全球副總裁:肉雞一條龍業務可實現對成本、需求等的有效控制

建明工業全球副總裁Andrew Yersin博士在“2018北方白羽肉雞全方位營養技術論壇”上分享了美國肉雞一條龍業務的發展歷程,認為通過對成本、需求等的有效控制,垂直一體化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建明全球副總裁:肉雞一條龍業務可實現對成本、需求等的有效控制

Yersin博士介紹稱,美國在上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了肉雞一條龍的發展,彼時主要是飼料廠購買孵化場,併為肉雞場提供合同生產,以確保其肉雞料的銷路。接下來的20年是養殖企業併購加工廠以實現進一步的整合;從70年代起,全行業的整合開始。到了80年代,美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快速增長;2010年以來,其行業產品組合日益多樣化,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

經過約70年的發展,美國目前共有35家經其農業部認證的“垂直一體化”肉雞企業,有約2.5萬家庭農場與這些企業簽訂了生產合同。這些一條龍企業的肉雞有95%是通過合作農場生產的,僅有5%屬於自產。

美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肉雞產業,2017年的肉雞產量接近90億隻。前四大生產商佔據了約一半的市場份額,即泰森食品(約20%)、Pilgrim's (約15%)、Sanderson Farms(約8%)和Perdue Foods(約7%)。該國雞肉產量的約16.5%用於出口,2017年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地是墨西哥、加拿大和香港。

Yersin博士指出,相比於之前,垂直一體化業務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這對利潤率相對較低的業務尤為重要。同時,一體化業務只有一個利潤中心,使其能夠專注於管理成本以優化利潤。此外,整個組織目標一致,並具有投資於專門設備和資源的能力。

建明全球副總裁:肉雞一條龍業務可實現對成本、需求等的有效控制

以飼料廠為例,Yersin博士稱,僅專注於生產禽料的工廠可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因為此類工廠只需少量的配方,用於調整配方的停機時間得以減少。單一種類飼料所需的原料更少,也便於進行替代。

相比之下,商品飼料廠通過銷售飼料獲利,需要多個配方來滿足不同動物/客戶的營養/標籤要求。飼料廠還需投入更多的客戶服務,而對於產品質量的評定往往都是基於客戶的認知。

“當然這裡不是討論孰優孰劣,每一種業務模式自有其存在的基礎。”Yersin博士強調,“我們希望為中國肉雞產業的發展提供某種美國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